打字猴:1.702978407e+09
1702978407
1702978408 如果说列宁前面对斯大林与托洛茨基的评价,是一种毁誉参半保持平衡的评论,那么,这里的建议,使天平一下子倾向托洛茨基了。加之列宁写的几篇最后书信和文章,四篇含有严厉批评斯大林的内容,而最厉害的是对工农检查院的批评。工农检查院在1919年3月至1922年4月期间是由斯大林领导的。可想而知,斯大林是何等惶惶不可终日了。
1702978409
1702978410 到了列宁发现斯大林粗暴辱骂其妻子的事后,立即叫来速记员,口授下面这封信:
1702978411
1702978412 尊敬的斯大林同志:
1702978413
1702978414 您竟然粗暴地要我妻子接电话并辱骂了她。尽管她向您表示同意忘记您说的话,但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还是从她那里知道了这件事。我不想这样轻易地忘记反对我的言行,不言而喻,我认为反对我妻子的言行也就是反对我的言行。因此,请您斟酌,您是同意收回您的话并且道歉,还是宁愿断绝我们之间的关系。
1702978415
1702978416
1702978417
1702978418 顺致敬意!
1702978419
1702978420
1702978421
1702978422 列宁
1702978423
1702978424
1702978425
1702978426 1923年3月5日[18]
1702978427
1702978428
1702978429
1702978430 这里连“断绝关系”这样严厉的话也说出来了。所以问题就不只是“调开”的问题,而且已经进而要“公开进攻”,“投掷炸弹”了(列宁秘书福季耶娃转述列宁的话[19])。
1702978431
1702978432 从1922年12月21日以来,列宁曾多次写信给托洛茨基,请他在中央全会为外贸垄断等问题进行辩护,纠正斯大林等人的观点及决定。在给斯大林信的同一天,又口授了另一封信,在格鲁吉亚的问题上请求托洛茨基为其辩护:
1702978433
1702978434 尊敬的托洛茨基同志:
1702978435
1702978436 我请您务必在党中央为格鲁吉亚那件事进行辩护。此事现在正由斯大林和捷尔任斯基进行“调查”,而我不能指望他们会不偏不倚。甚至会完全相反。如果您同意出面为这件事辩护,那我就可以放心了。如果您由于某种原因不同意,那就请把全部案卷退还给我。我将认为这是您表示不同意。
1702978437
1702978438
1702978439
1702978440 致最崇高的、同志的敬礼!
1702978441
1702978442
1702978443
1702978444 列宁
1702978445
1702978446
1702978447
1702978448 1923年3月5日[20]
1702978449
1702978450
1702978451
1702978452 这样看来,让“现在最有才能的人”、公认的天才,当时仅次于列宁的、无可争议的领袖托洛茨基接班,是顺理成章的推荐,但列宁没有推荐,也不想作这样的推荐。列宁与托洛茨基齐名,国内当时悬挂领袖像,只有列宁与托洛茨基(个别场合还有季诺维也夫)。国外更是把列宁与托洛茨基相提并论,因此不必多此一举。二是虽然列宁是十月革命的总决策人,但“起义的全部实际组织工作”都是在托洛茨基的领导下进行的(斯大林语)。而在国内战争中,托洛茨基叱咤风云,扭转乾坤,功勋盖过其他人,把斯大林从总书记职位调离之后,再否定托洛茨基的继任几乎是不可能的。谁料,却生出许多节外之枝。列宁的《给代表大会的信》,实际上是列宁准备给党的第十二次代表大会的信,是列宁为防备自己因病不能出席代表大会而采取的措施。这批信列宁嘱咐作为绝密文件保存,但12月23日口授的文件当天却送达斯大林。为此列宁特别对秘书重申了保密规定。然而不久,政治局多数人就已经知道列宁调离斯大林的建议了[21],从而使斯大林等人早有准备。同时,列宁又规定对信、文件进行密封,除了他本人可以启封外,在他死后则由其夫人克鲁普斯卡娅启封。1923年3月5日,列宁病情急转直下,随后丧失言语功能,已完全不能令人转交即将在4月份召开的十二大,不过,毕竟政治局是知道列宁给代表大会写了信的,所以1923年2月22日,托洛茨基说明,他“始终坚持印发这封信(得到加米涅夫同志的赞成)。”[22]政治局的多数委员认为不能印发列宁的信,这样一来,只能延迟到十三大。因此十二大前后的中央全会、党代表大会并不知道有这封信。
1702978453
1702978454 在处理列宁遗嘱的手法上,严重违背党章,即斯大林、加米涅夫等人采取政治局少数人取代中央委员会、取代党代表大会的方式。“总书记斯大林同志的助手”巴扎诺夫,曾亲身经历了十三大,他对列宁《信》的命运的叙述,比托洛茨基准确、权威。他是这样说的:“1924年5月21日,即十三大举行的前几天,召开了中央全会特别会议,宣读列宁遗嘱。”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操纵全会以举手表决方式,批准斯大林继续担任总书记,全会还决定不在代表会上宣读列宁的遗嘱,“只把内容介绍给各代表团团长,由他们向各代表团传达。会议这一决议故意说得含糊不清,从而使代表团团长可以简单地向代表们说一下要点,而不必逐字逐句传达,‘列宁遗嘱’就这样悄悄地解决了。”[23]
1702978455
1702978456 本来应该“印发”给党代表大会每一个代表的信,却变成“对中央全会特别会议”的“传达”,同时还宣布:“任何人均不得记录”,此其一;其二,本该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表决的,却简化为举手表决;其三,本来该原原本本地传达,却变成简要地说一些要点;其四,传达中还加解释:斯大林同志愿意检讨与改正等等。这里可以看出,少数人是如何取代政治局与中央全会的,而中央全会又是如何取代党代表大会的。而托洛茨基推辞不在十三大作政治报告,不同意撤换斯大林,又帮了斯大林一把。斯大林的宝座就是这样保住的。有了不受监督的最高权力,就有了一切,一切的一切都好办了。1925年1月,托洛茨基的军权被解除,1925年5月被任命为租让委员会主席,1928年1月被流放……直至被斯大林派人暗杀。
[ 上一页 ]  [ :1.70297840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