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2979267
[3] 《斯大林全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702979268
1702979269
[4] 《斯大林全集》第7卷。
1702979270
1702979271
[5]按斯大林第一种说法,1932年,即“一五”计划结束时,工业化时期结束了。他在1933年1月作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总结》报告中说:由于第一个五年计划四年完成,“这一切就使我国由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因为工业产值的比重和农业产值的比重相比,已经由五年计划初(1928年)的48%提高到五年计划第四年度(1932年)末的70%”(《斯大林全集》第13卷)。但到了1946年斯大林在谈到苏联由落后国变成先进国,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之事时,称这是“一个飞跃”。在他看来,“这个历史性的转变是从1928年即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头一年开始,在三个五年计划期间实现的。”他还进一步明确说:“我们国家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一共只花了十三年左右的时间。”(见《斯大林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1702979272
1702979273
[6]后来斯大林把生铁产量指标提高到1700万吨,钢产量规定为1040万吨。
1702979274
1702979275
[7]参见陆南泉主编:《苏联经济简明教程》,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1年版。
1702979276
1702979277
[8]陆南泉等编:《苏联国民经济发展七十年》,机械工业出版社1988年版。
1702979278
1702979279
[9] 《斯大林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1702979280
1702979281
[10] 《斯大林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1702979282
1702979283
[11] 《斯大林文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702979284
1702979285
[12]参见陆南泉等主编:《苏联兴亡史论》,人民出版社2004年修订版。
1702979286
1702979287
[13] 《布哈林文选》中册,东方出版社1988年版。
1702979288
1702979289
[14] 《布哈林文选》中册。
1702979290
1702979291
[15] 《布哈林文选》中册。
1702979292
1702979293
[16] (苏)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王逸琳等译:《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史》第3卷,三联书店1982年版。
1702979294
1702979295
[17] 《斯大林全集》第11卷,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
1702979296
1702979297
[18] 《布哈林文选》上册,东方出版社1988年版。
1702979298
1702979299
[19]参见《赫鲁晓夫言论》第9集,世界知识出版社1965年版。
1702979300
1702979301
[20] 《勃列日涅夫言论》第3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1702979302
1702979303
[21] (苏)米 · 谢 · 戈尔巴乔夫著,苏群译:《改革与新思维》,新华出版社1987年版。
1702979304
1702979305
[22]参见(苏)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周邦新等译:《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史》第5卷,三联书店1984年版。
1702979306
1702979307
[23]参见左凤荣著:《致命的错误——苏联对外战略的演变与影响》,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年版。
1702979308
1702979309
[24]参见李宗禹等著:《斯大林模式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
1702979310
1702979311
[25]米 · 谢 · 戈尔巴乔夫著,徐葵等译:《对过去与未来的思考》,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1702979312
1702979313
[26]参见(苏) 《十月》杂志,1988年第4、5期。
1702979314
1702979315
[27]姜长斌主编:《斯大林政治评传》,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版。
1702979316
[
上一页 ]
[ :1.70297926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