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2981308e+09
1702981308
1702981309 四是严重伤害了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的利益,使农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动摇了国民经济的基础。斯大林不是把农民当成同盟者,而是当成“最后一个资本主义阶级”,把农民变成了革命对象,通过农业全盘集体化,消灭了个体农民,把农民完全纳入国家的指令性计划体系之中。剥夺农民的僵硬的集体农庄制度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阻碍了农业的发展。据统计,1950年苏联的谷物(注意,是谷物,而不是粮食)总产量为6480万吨,1913年沙俄时期则为7250万吨,同期苏联肉类年产降为490万吨,而沙俄时期为500万吨;人均谷物由540公斤降为447公斤,畜产品由31公斤降为27公斤。[22]实践证明,在俄国这样的农民国度里建设社会主义,否定和离开与农民的联盟,视农民为“异己”阶级,必然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农业的无效率和落后,制约了苏联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日用品的不足成了苏联社会主义的一大特色,影响了民众对社会主义的信心。
1702981310
1702981311 总之,斯大林的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与实践都被证明是不成功的,背离了社会主义民主制的原则。有人说苏联的悲剧在于斯大林没有把社会主义与民主结合起来,是有道理的。
1702981312
1702981313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第2版,第1卷。
1702981314
170298131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第2版,第1卷。
1702981316
1702981317 [3]《斯大林选集》上卷,第219页。列宁在1918年秋写的《无产阶级革命和叛徒考茨基》一文中说过:“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是由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采用暴力手段来取得和维持的政权,是不受任何法律约束的政权。”见《列宁选集》中文第3版,第3卷。
1702981318
1702981319 [4]《列宁选集》中文第3版,第3卷。
1702981320
1702981321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第2版,第4卷。
1702981322
1702981323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第2版,第3卷。
1702981324
1702981325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第2版,第3卷。
1702981326
1702981327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第2版,第3卷。
1702981328
1702981329 [9]《列宁选集》中文第3版,第3卷。
1702981330
1702981331 [10]《列宁选集》中文第3版,第4卷。
1702981332
1702981333 [11]《列宁选集》中文第3版,第4卷。
1702981334
1702981335 [12]《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38卷。
1702981336
1702981337 [13]《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36卷。
1702981338
1702981339 [14]《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42卷。
1702981340
1702981341 [15]《列宁选集》中文第3版,第4卷。
1702981342
1702981343 [16]《列宁选集》中文第3版,第4卷。
1702981344
1702981345 [17]《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42卷。
1702981346
1702981347 [18]《斯大林全集》第7卷。
1702981348
1702981349 [19]《斯大林文集》。
1702981350
1702981351 [20]《斯大林文集》。
1702981352
1702981353 [21]《列宁选集》中文第3版,第3卷。
1702981354
1702981355 [22]周荣坤、郭传玲主编:《苏联基本统计数字资料手册》,时事出版社1982年版,第7
1702981356
1702981357
[ 上一页 ]  [ :1.70298130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