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2981593e+09
1702981593
1702981594 [11]周尚文、叶书宗、王斯德著:《苏联兴亡史》。
1702981595
1702981596 [12]指1774年、1793年、1795年和1939年总计4次瓜分。——作者注。
1702981597
1702981598 [13]转引自Верт Н. История советского государства. 1900—1991: Пер. сфр. -2-еизд. М., 1994. С. 292.
1702981599
1702981600 [14](俄)德 · 安 · 沃尔科戈诺夫著,张慕良等译:《斯大林》中册,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年版。
1702981601
1702981602 [15]外交学院编:《现代国际关系史参考资料》(1939—1945),1957年。
1702981603
1702981604 [16]外交学院编:《现代国际关系史参考资料》(1939—1945)。
1702981605
1702981606 [17]外交学院编:《现代国际关系史参考资料》(1939—1945)。
1702981607
1702981608 [18]外交学院编:《现代国际关系史参考资料》(1939—1945)。
1702981609
1702981610 [19]外交学院编:《现代国际关系史参考资料》(1939—1945)。
1702981611
1702981612 [20]外交学院编:《现代国际关系史参考资料》(1939—1945)。
1702981613
1702981614 [21]苏联外交部编:《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苏联为争取和平而斗争》(1938年9月—1939年8月)文件和材料。
1702981615
1702981616 [22]即德国同日本结盟,苏德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作者注。
1702981617
1702981618 [23]《世界历史》1998年第5期。
1702981619
1702981620 [24]当时的中国并未承认外蒙独立,更不承认日本支持下成立的伪满洲国。 ——作者注。
1702981621
1702981622 [25]周尚文、叶书宗、王斯德著:《苏联兴亡史》。
1702981623
1702981624 [26](俄)德 · 安 · 沃尔科戈诺夫著,张慕良等译:《斯大林》中册。
1702981625
1702981626
1702981627
1702981628
1702981629 苏联真相:对101个重要问题的思考 [:1702975838]
1702981630 苏联真相:对101个重要问题的思考 32.如何评价斯大林的“东方战线”?
1702981631
1702981632 左凤荣
1702981633
1702981634 1939年9月1日,德国以闪电战进攻波兰,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战争爆发之初,苏联并未卷入,苏联利用西方战事正酣,无暇东顾之机,向西方扩张,建立所谓“东方战线”。斯大林之所以没有把主要注意力放在加强国内防御上,而是力图通过扩大地盘,靠侵犯弱小国家的领土主权增强自身的防御纵深,有深刻的思想根源。建立“东方战线”的做法虽然短期内扩大了苏联的领土,但其消极后果也是十分明显的。
1702981635
1702981636 通过世界革命,扩张领土是斯大林的重要战略目标
1702981637
1702981638 斯大林20年代提出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并不是放弃了世界革命的大目标,而是变得更加现实,他不是空喊世界革命,而是在等待时机。斯大林始终是坚定的输出革命派,1920年他积极推动红军向华沙进军,1923年在列宁病重期间,他又同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等人搞了德国汉堡起义,花掉了新经济政策实施两年来积蓄的黄金储备。斯大林不能理解列宁思想的变化,1924年他提出“一国社会主义理论”时,就强调:“社会主义在一个国家内胜利不是独立自在的任务。在一个国家内胜利的革命不应当把自己看做独立自在的东西,而应当看做用以加速世界各国无产阶级胜利的助力和工具。因为革命在一个国家(这里说的是在俄国)内胜利不仅是帝国主义不平衡发展和日益崩溃的产物,而且是世界革命的开端和前提。”斯大林认为,只有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特别是发达国家的革命胜利,才能最终保障苏联社会主义的长治久安,即“最后胜利”。因此,苏联的发展战略不是建立在发挥本国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推进世界革命的基础上。推进世界革命是斯大林所追求的始终不渝的大目标。认识不到这一点,便不能理解,为什么斯大林始终强调发展重工业和抓阶级斗争,战前如此,战后依然如故。
1702981639
1702981640 斯大林十分强调苏联的发展战略要立足于对其他国家的革命进行援助,“获得胜利的国家所给予的这种援助的特点不仅在于它加速其他国家无产者的胜利,而且还在于它促进这个胜利来保证社会主义在第一个获得胜利的国家内的最后胜利”,十月革命是“世界革命的第一阶段,它是世界革命进一步发展的强大基地”[1]斯大林说:“社会主义在一个国家的胜利并不是目的本身,而是发展和支持其他国家革命的手段。”[2]1925年3月,在谈到苏联共产党的任务时,斯大林说:“对苏联来说,这意味着集中一切力量来进一步发展工业,来加强国防力量和集全世界各国的革命力量去反对帝国主义。”[3]可见,斯大林强调发展重工业、加强国防建设,很大程度上就是为其推动世界革命的战略服务的。苏联把自己当成世界革命的基地、中心,把苏联的国际战略建立在推进世界革命上。为了保证苏联社会主义的最后胜利,一俟时机成熟,斯大林便要用苏联的实力去扩大社会主义的地盘。
1702981641
1702981642 斯大林把推进世界革命作为外交的最高目标,但他并不是支持一切革命,只是把世界革命当成借口,只做有利于扩大苏联国家利益的事。斯大林把苏联看成是世界革命的基地,认为维护苏联的利益,扩大苏联的版图,是与世界革命的利益一致的。其实质是大俄罗斯沙文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是对沙俄扩张传统的继承。
[ 上一页 ]  [ :1.70298159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