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2983762e+09
1702983762 [41]无数史实证明,30年代镇压的“富农”大多是十月革命后富裕起来的一般农民。
1702983763
1702983764 [42](俄)亚 · 维 · 菲利波夫:《俄罗斯现代史(1945—2006) · 教师参考书》。
1702983765
1702983766 [43]《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702983767
1702983768 [44]据俄罗斯《新闻时报》2009年6月11日报道;转引自新华社《参考消息》2009年6月13日,第3版。
1702983769
1702983770 [45](俄)亚 · 维 · 菲利波夫:《俄罗斯现代史(1945—2006) · 教师参考书》。
1702983771
1702983772 [46]法新社莫斯科2008年11月18日电;转引自新华社《参考消息》2008年11月20日,第3版。
1702983773
1702983774 [47]英国《卫报》2009年3月4日文章;转引自新华社《参考消息》2009年3月5日,第3版。
1702983775
1702983776 [4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1702983777
1702983778 [49]《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版。
1702983779
1702983780
1702983781
1702983782
1702983783
1702983784 苏联真相:对101个重要问题的思考
1702983785
1702983786
1702983787
1702983788
1702983789 苏联真相:对101个重要问题的思考 [:1702975850]
1702983790 苏联真相:对101个重要问题的思考 第三编 赫鲁晓夫时期
1702983791
1702983792
1702983793
1702983794
1702983795
1702983796
1702983797
1702983798 苏联真相:对101个重要问题的思考 [:1702975851]
1702983799 苏联真相:对101个重要问题的思考 44.如何解析赫鲁晓夫的“解冻”?
1702983800
1702983801 杨存堂
1702983802
1702983803 《解冻》是苏联犹太人文学家伊利亚 · 爱伦堡为自己1954年发表的一部中篇小说题的书名。作家通过这部小说试图揭示斯大林去世后苏联社会生活的种种变化。后来,人们用“解冻”来概括斯大林之后到20世纪60年代苏联文学的复苏现象。现在有些俄国学者甚至把“解冻”用做一个历史时代的标志。
1702983804
1702983805 由于种种局限,对苏联文学的“解冻”,当年我国国内没有全面介绍,后来深入研究也不够,因而存在许多不符合实际的评论。不久前,笔者写了一篇《文学的“解冻”——20世纪俄罗斯文学曲折发展的一个解扣》[1]的文章,试图把苏联文学的“解冻”放在俄罗斯文学发展的总进程中去研究,提出了一些个人的见解,希望与同道讨论。在这里笔者想就上面的题目继续表述自己的看法。
1702983806
1702983807 文学“解冻”的历史背景和原因
1702983808
1702983809 解冻是一种自然现象,既然用它来比喻社会生活的变化,那么,在研究这种社会现象的时候也应该像研究自然变化的过程一样,先从文学是怎样“封冻”入手,追寻“解冻”的历史背景和原因。关于苏联文学“解冻”的背景和原因,至少要考虑到以下几点:
1702983810
1702983811 第一,十月革命以前俄国就有着光辉灿烂的文学传统。19世纪上半叶,俄国尚处在落后的农奴制度和沙皇专制制度的统治下,俄罗斯文学便得到了高度发展,由普希金开端,相继出现了果戈理、屠格涅夫、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契诃夫等一大批世界著名的文学家,开创了俄罗斯文学的“黄金时代”。到19世纪末至20世纪的最初十年,俄罗斯文学再次出现辉煌,被称为俄罗斯文学的“白银时代”。这个时期的俄罗斯文学,群星荟萃,个性鲜明,不仅作家数量和作品数量明显增多,而且在审美立场和创作技巧上有了质的变化。如果说,19世纪的俄罗斯文学主要是在批判现实主义的基础上发展,那么,到世纪之交,艺术流派与思潮发生了大的改变,审美观念多元化,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平行发展,出现了多层面的文学现象。以高尔基为代表的一批作家继承了19世纪俄罗斯文学传统把现实主义推向一个新阶段——新现实主义。他们把大写的人、大地的主人、革命者推向首位。在他们的作品中,人是世界的主人,是自由的斗士,是胜利者。除了高尔基,新现实主义的代表还有列 · 安德烈耶夫、伊 · 普宁等著名世界的大作家。起源于西班牙和墨西哥的现代主义几乎同时在俄国很快发展起来,亚 · 勃洛克、A · 别雷、И · 安宁斯基、安 · 阿赫玛托娃、奥 · 曼德尔斯塔姆等大诗人为其代表。俄罗斯的现代主义先后出现了象征主义、阿克梅派、新农民派和未来派。现代主义的各派在审美思想上有一定的差异,而总的倾向是与现实主义相对立,否定现实主义美学中严格的因果决定论,否定其社会或历史环境对人的必然决定论,维护人的个性和人不受历史时间因素束缚的权利。世纪之交的俄罗斯文学不仅继承和发展了19世纪的优良传统,而且几乎同世界的最新美学思潮同步,把俄罗斯文学推向一个崭新的阶段。“黄金时代”和“白银时代”俄罗斯文学的高度发展不只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文学财富,还标志着俄国独立的知识分子队伍的产生。
[ 上一页 ]  [ :1.70298376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