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2984344e+09
1702984344
1702984345 [15]Президиум ЦК КПСС 1954—1964. Т. 1. С. 95—97.
1702984346
1702984347 [16]波斯佩洛夫委员会的报告名称是《苏共中央关于30年代大规模镇压行动的原因的报告》,见АПРФ, Ф.З, ОП.24, Д.489, Доклад ЛЛ. 23—91.正本。汉译见李丹慧主编的《国际冷战史研究》第1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702984348
1702984349 [17]Президиум ЦК КПСС 1954—1964. Т. 1. С 99—103.
1702984350
1702984351 [18]Президиум ЦК КПСС. 1954—1964. Т. 1. С. 99—103.
1702984352
1702984353 [19]Президиум ЦК КПСС 1954—1964. Т. 1. С. 105.
1702984354
1702984355 [20]Президиум ЦК КПСС 1954—1964. Т. 2. С. 198—199.
1702984356
1702984357 [21](俄)尼基塔 · 谢 · 赫鲁晓夫著,述锼等译:《赫鲁晓夫回忆录》第2卷。
1702984358
1702984359 [22](俄)尤 · 阿克秀金:《赫鲁晓夫的“解冻”与1953—1964年苏联社会情绪》。
1702984360
1702984361 [23](俄)鲁 · 格 · 皮霍亚著,徐锦栋等译:《苏联政权史(1945—1991)》,东方出版社2006年版。
1702984362
1702984363 [24](俄)鲁 · 格 · 皮霍亚著,徐锦栋等译:《苏联政权史(1945—1991)》。
1702984364
1702984365 [25]关于赫鲁晓夫口授报告稿的介绍参考了(俄)鲁 · 格 · 皮霍亚著,徐锦栋等译:《苏联政权史(1945—1991)》。
1702984366
1702984367 [26]据(美)威廉 · 陶伯曼《赫鲁晓夫全传》提供的资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1702984368
1702984369 [27]《苏联共产党最后一个“反党”集团》,中国社会出版社1997年版。
1702984370
1702984371 [28]苏联官方当时没有公布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在世界上广泛传播的是当年6月美国《华盛顿邮报》发表的本子。直到1989年《苏共中央通报》第3期才根据苏共档案中的稿子予以公布。据公布者说,当时没有速记记录,所公布的是根据赫鲁晓夫1956年3月1日提供给主席团的修订本。这里所用的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赫鲁晓夫回忆录(选译本)》附录的《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苏共中央第一书记尼 · 谢 · 赫鲁晓夫同志向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的报告(1956年2月25日)》。文中引文较多,不一一注明具体页码。
1702984372
1702984373 [29]РГАНИ, Ф. 1,ОП.2.Д. 17, ЛЛ.89—90.汉译见李丹慧主编的《国际冷战史研究》第1辑。
1702984374
1702984375 [30]《苏共中央政治局大镇压事件复查委员会的简要报告》,沈志华总主编:《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30卷。
1702984376
1702984377 [31]沈志华总主编:《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30卷。
1702984378
1702984379
1702984380
1702984381
1702984382 苏联真相:对101个重要问题的思考 [:1702975854]
1702984383 苏联真相:对101个重要问题的思考 47.能说赫鲁晓夫反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是“忘恩负义”吗?
1702984384
1702984385 左凤荣
1702984386
1702984387 经常会读到这样的词句:“1956年苏共二十大,为斯大林唱了十多年赞歌的赫鲁晓夫突然调转枪口,大肆谩骂这位‘自己的生身父亲’。赫鲁晓夫别有用心地诋毁斯大林造成了思想混乱,引发广大群众的信仰危机。”在中国这个重视伦理的社会里,赫鲁晓夫的行为被认为是不讲道德的,是忘恩负义的可耻行为,说明赫鲁晓夫人品有问题。我们在仔细研究了赫鲁晓夫对斯大林态度变化的轨迹后发现,事实并非如此,无论是赞颂斯大林,还是反对斯大林,其中虽然不乏政治因素,但赫鲁晓夫总的来说是真诚的,是从感情出发的。赫鲁晓夫对斯大林态度的改变也不是一夜之间突然发生的,而是逐渐变化的,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所作的反斯大林的报告也不是他的个人行为。
1702984388
1702984389 赫鲁晓夫的升迁之路
1702984390
1702984391 1894年4月17日,赫鲁晓夫出生在库尔斯克州卡利诺夫卡村。他的祖父尼卡诺尔 · 谢尔盖耶维奇和父亲谢尔盖 · 尼卡诺维奇都是农民,他的外祖父曾是农奴,在沙皇的军队里当过25年兵,他的母亲克谢尼娅 · 伊凡诺夫娜也是农民,赫鲁晓夫的父母给他起名叫尼基塔。依照俄罗斯人的习惯,赫鲁晓夫的全名是尼基塔 · 谢尔盖耶维奇 · 赫鲁晓夫。
1702984392
1702984393 赫鲁晓夫一家的生活是清苦的,他的父亲不得不在冬天农闲时到城里去找工作,赫鲁晓夫也不得不从刚懂事起就参加劳动,主要是给人家放牧牲畜。冬天,庄稼都收割了,牲畜无须人放牧了,他才有机会跟同村的女教师学习读书认字。幸运的是,赫鲁晓夫的老师莉季娅 · 米哈伊洛夫娜是个无神论者,也是个革命者,她向赫鲁晓夫灌输了初步的政治意识,使他开阔了眼界。
[ 上一页 ]  [ :1.70298434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