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2988688e+09
1702988688
1702988689 [29]转引自Барстков А. С, Вдовин А. И. История России. 1938—2002. С. 375.
1702988690
1702988691 [30]在俄文中“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与“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的缩写一样,都是“CCCP”。
1702988692
1702988693 [31](俄)鲍里斯 · 叶利钦,《总统笔记》。
1702988694
1702988695 [32](俄)尼古拉 · 雷日科夫,高洪山、韩生民等译:《背叛的历史——苏联改革秘录》,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702988696
1702988697 [33](俄)罗伊 · 麦德维杰夫著,王晓玉等译:《苏联的最后一年》。
1702988698
1702988699 [34]АГФ. Фонд No10. опись No2. Союз можно было сохранить. Белая книга. М., ACT. 2007. С. 366.
1702988700
1702988701 [35]В Политбюро ЦК КПСС… По записям Анатолия Черняева, Вадима Медведева, Георгия Шахназарова (1985—1991), 2 - е изд., исправ. и доп. М., Горбачев - Фонд. 2008. С. 742.
1702988702
1702988703 [36]В Политбюро ЦК КПСС… По записям Анатолия Черняева, Вадима Медведева, Георгия Шахназарова (1985—1991), 2 - е изд., исправ. и доп. М., Горбачев - Фонд. 2008. С. 746-747.
1702988704
1702988705 [37]1991年11月27日《真理报》登载了这个《主权国家联盟条约草案》。
1702988706
1702988707 [38]Союз можно было сохранить. Белая книга. М., ACT. 2007. С 395-405.
1702988708
1702988709 [39](俄)鲍里斯 · 叶利钦著,李垂发等译:《总统笔记》。
1702988710
1702988711 [40]转引自Барсенков А. С., ВдовинА. И. История России. 1938—2002. М., 2003. С. 391.
1702988712
1702988713 [41](俄)鲍里斯 · 叶利钦著,李垂发等译:《总统笔记》。
1702988714
1702988715 [42]沙赫赖:《苏联解体的谎言与事实》,载杨新宇、谢尔盖 · 沙赫赖、阿利克 · 哈比布林:《变动中的法与宪法》,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
1702988716
1702988717 [43](美)尼古拉 · 梁赞诺夫斯基、马克 · 斯坦伯格著,杨烨等译:《俄罗斯史》(第7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702988718
1702988719 [44](俄)尼 · 伊 · 雷日科夫著,徐昌翰译:《大国悲剧——苏联解体的前因后果》。
1702988720
1702988721
1702988722
1702988723
1702988724 苏联真相:对101个重要问题的思考 [:1702975883]
1702988725 苏联真相:对101个重要问题的思考 74.苏联人为何“不珍惜”苏联?
1702988726
1702988727 黄立茀
1702988728
1702988729 1991年底,苏联在历史的瞬间剧变:俄罗斯终结社会主义,折回世纪初抛弃的资本主义。苏联剧变的原因何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俄罗斯科学院一位著名的院士曾充满愧疚和负罪感地说:“将苏联送进停尸间的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苏联人自己。”岂非咄咄怪事?
1702988730
1702988731 十月革命前的俄国是一个经济和文化落后的农业国:1913年,农民占社会人口66.7%,80%的人口是不识字的文盲,工人阶级比地主、资产阶级、商人和富农还少[1]。苏联在70年间使这个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87年,农民降到占人口12%;苏联不仅摘掉文盲国家的帽子,而且70%[2]以上的居民达到高等和中等教育水平,居民每万人中拥有大学生数量已跻身于世界四强。苏联因拥有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成为与美国争霸的世界第二超级大国。连苏联的对手丘吉尔,都不得不承认斯大林时期苏维埃国家取得的巨大成就:当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是手扶木犁的国家,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经拥有了核武器[3]。总之,在苏维埃的年代里,国家给了人民知识,还有国家的强大与荣耀……但是,1991年,在需要人们起来捍卫苏联的最后关头,虽然多数人在全民公决时表态保留苏联,却没有付诸任何实际行动。这是为什么?莫非是苏联人“忘恩负义”吗?
1702988732
1702988733 马克思说:“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让我们循着革命导师的这个论断,走进苏联利益分配的视野,尝试着寻找苏联人“不珍惜”苏联的答案。
1702988734
1702988735 实现共产主义“无阶级社会”的努力
1702988736
1702988737 苏联共产党高举马克思共产主义的旗帜。马克思主义诞生于资本主义自由发展、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尖锐、工人运动风起云涌的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站在被剥削和被压迫阶级的立场上,提出了共产主义的“公平”理念——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消灭阶级、剥削和压迫;消除工农之间、城乡之间、脑体劳动之间的差别;还提出了体现这种理念的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在共产主义社会中,没有阶级、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4]
[ 上一页 ]  [ :1.70298868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