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2989096e+09
1702989096
1702989097 那种把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的改革,无论从整个国家来说,还是对戈尔巴乔夫个人来说,说成“改革早已成为一系列大大小小的背叛行为”,说戈尔巴乔夫“一次再次宣誓忠于社会主义,以此为烟幕,暗中实际上进行改变社会主义制度的准备”。[16]这些结论,并不符合戈尔巴乔夫执政近7年过程中的行为。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戈尔巴乔夫到他执政最后一刻,还在为维护联盟作努力。1989年底以前,戈尔巴乔夫从未表明过有实行多党制的意向,后来,与叶利钦斗争过程中不断妥协,到1990年3月才同意修改宪法第6条。这怎么能说,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早已成为一系列背叛行为呢?的确应该理性地来研究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的改革。
1702989098
1702989099 第三,讨论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的各种重大问题,都应该本着双百方针的精神进行,不要把不同意见和不认为戈尔巴乔夫是叛徒的人,说成是“为一个社会主义的叛徒开脱和辩护”。[17]这种扣政治大帽子的做法不利于开展正常的学术讨论,也达不到追求真理的目的。
1702989100
1702989101 [1](俄)亚 · 尼 · 雅科夫列夫著,徐葵等译:《一杯苦酒——俄罗斯的布尔什维主义和改革运动》,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
1702989102
1702989103 [2](苏)《真理报》1988年6月29日。
1702989104
1702989105 [3](苏)米 · 谢 · 戈尔巴乔夫著,苏群译:《改革与新思维》,新华出版社1987年版。
1702989106
1702989107 [4]参见(苏)《真理报》,1987年6月12日。
1702989108
1702989109 [5](苏)米 · 谢 · 戈尔巴乔夫著,苏群译:《改革与新思维》。
1702989110
1702989111 [6]戈尔巴乔夫在1988年召开的苏共中央二月全会上的讲话。
1702989112
1702989113 [7](苏)《新时代》1988年第2期。
1702989114
1702989115 [8]参见(苏)《共产党人》1987年第3期。
1702989116
1702989117 [9]参见(苏)《真理报》,1987年11月28日。
1702989118
1702989119 [10](苏)米 · 谢 · 戈尔巴乔夫著,苏群译:《改革与新思维》。
1702989120
1702989121 [11]这里提出的关于苏联和东欧各国剧变根本原因的基本观点,是作者从1989年以来一直坚持的看法,详见宫达非主编的《中国著名学者苏联剧变新探》一书,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
1702989122
1702989123 [12]《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1992年第1期。
1702989124
1702989125 [13](俄)米哈伊尔 · 戈尔巴乔夫著,徐葵等译:《对过去与未来的思考》,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1702989126
1702989127 [14](苏)《真理报》1990年7月5日。
1702989128
1702989129 [15]《苏联共产党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主要文件资料汇编》,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702989130
1702989131 [16](俄)尼 · 雷日科夫著,王攀等译:《大动荡的十年》,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1702989132
1702989133 [17]《真理的追求》2001年第6期。
1702989134
1702989135
1702989136
1702989137
1702989138 苏联真相:对101个重要问题的思考 [:1702975885]
1702989139 苏联真相:对101个重要问题的思考 76.邓小平是如何看待和应对苏东剧变的?
1702989140
1702989141 林蕴晖
1702989142
1702989143 1992年初春,88岁高龄的邓小平从1月17日离开北京,途经武昌、长沙,于19日抵达深圳,23日到珠海,31日到上海视察,2月21日返回北京。沿途与当地领导人作了攸关中国社会主义命运的一系列重要谈话。对这次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当时很多人不理解,认为邓小平已正式退休,如此重大的问题,不在北京当面与中央领导层直接对话,仅从组织层面看,也是欠妥的。当我们把邓小平这次南行,放到当年的国际大气候和国内小气候下考察时,就不难看出这完全是客观形势使然。
1702989144
1702989145 国际大气候和国内小气候
[ 上一页 ]  [ :1.70298909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