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2994109e+09
1702994109 4月13日,斯大林和布哈林分别向联共(布)莫斯科和列宁格勒两个地方组织作四月联席全会的报告,所讲内容却是对立的。斯大林强调小农经济效率低和富农的破坏;布哈林则强调国家计划的失误。
1702994110
1702994111 5月28日,斯大林在莫斯科红色教授学院作《在粮食战线上》的报告,再次强调小农经济是造成粮食困难的根源,不点名地批评布哈林想用恢复富农经济的办法来解决粮食困难,是反动派才玩得出的把戏,把党内分歧上升到革命与反动的高度。
1702994112
1702994113 7月4日,斯大林发表《论工业化和粮食问题》,系统提出了“阶级斗争尖锐化”观点。认为阶级斗争是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动力,阶级斗争随着社会主义的前进必然尖锐化;只有通过加强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办法才能消灭阶级,进入无阶级社会。
1702994114
1702994115 7月4日—12日,联共(布)中央召开全会讨论斯大林与布哈林间的分歧,布哈林要求停止在农村使用非常措施征购粮食,斯大林采用的过火手段违背了党的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和中央联席会议的决议精神,应对农村中的严重局势负责。斯大林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积累的源泉是农民,农民必须缴纳“贡税”。全会通过决议要求停止破坏法制的行为,酌量把粮食价格提高一些。
1702994116
1702994117 7月5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最高法院特别法庭公布顿巴斯“沙赫特事件”判决书,有55人被指控犯有破坏和叛国罪,11人被处死。此举开始了斯大林时期对知识分子的镇压。
1702994118
1702994119 7月17日—9月1日,共产国际第六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确认各国党必须进行两条战线的斗争,既反对托洛茨基分子的残余,也反对右倾投降主义。共产党队伍中的右倾机会主义与第二国际的改良主义结合,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主要危险。
1702994120
1702994121 9月30日,布哈林在《真理报》上发表《二个经济学家的札记》,捍卫新经济政策。
1702994122
1702994123 10月19日,斯大林在莫斯科委员会和莫斯科监察委员会联席会议上发表《论联共(布)党内的右倾危险》的讲话,斥责拥护布哈林主张的乌格兰诺夫,并对莫斯科市委进行改组,成立了以鲍曼为首的莫斯科市委。
1702994124
1702994125 11月19日,斯大林在联共(布)中央全会上发表《论国家工业化和联共(布)党内的右倾》的讲话,强调高速度发展整个工业特别是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是国家工业化的基础和关键,右倾是党内的主要危险。
1702994126
1702994127 1929 年
1702994128
1702994129 1月18日,苏联国家政治保卫局宣布,托洛茨基犯有组织非法的反苏维埃党派、策划反革命活动的罪行,将其驱逐出境。
1702994130
1702994131 1月21日,布哈林在莫斯科举行的列宁逝世5周年纪念会上作关于《列宁政治遗嘱》的报告,以阐述列宁晚年思想的方式与斯大林论战。
1702994132
1702994133 1月22日,托洛茨基全家离开阿拉木图赴土耳其。
1702994134
1702994135 1月30日,联共(布)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监察委员会召开联席会议,斯大林抓住1928年7月布哈林同加米涅夫会晤做文章,抨击布哈林进行“反党派别活动”,称布哈林、李可夫和托姆斯基三人的声明是反对中央及其总路线的宣言。
1702994136
1702994137 2月7日,中央政治局提出“和解方案”,被布哈林拒绝。布哈林起草了一份批驳斯大林的政策声明,称斯大林用个人决定代替党的集体领导原则。
1702994138
1702994139 2月9日,政治局和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团举行联席会议,通过《关于党内事件》的决议,认定布哈林、李可夫和托姆斯基等人进行反党派别活动、组织派别联盟,不同意布哈林和托姆斯基辞职。
1702994140
1702994141 4月16日—23日,联共(布)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监察委员会召开联席会议,批评布哈林“右倾投降主义集团”,撤销布哈林和托姆斯基在《真理报》、共产国际和全苏工会中央理事会所担任的职务。7月共产国际第十次全会批准了这个决定。
1702994142
1702994143 4月23日—29日,联共(布)第十六次代表会议在莫斯科召开,讨论了发展国民经济五年计划草案,决定以最佳方案为五年计划草案的正式文本。
1702994144
1702994145 5月20日—28日,全苏第五次苏维埃大会批准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同时公布了两种方案的各项指标,将初步方案看做是最佳方案的某种最低限度的保障。
1702994146
1702994147 夏天,各主要产粮区都开始了大规模组建集体农庄,并且出现了实现集体化的村、乡、区。
1702994148
1702994149 8月,联共(布)中央农村工作部召开关于集体农庄建设的专门会议,赞同一些区实行全盘集体化的思想。
1702994150
1702994151 11月3日,斯大林在《真理报》上发表《大转变的一年》一文,指出“过去的一年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条战线发生大转变的一年”,称农民不再像以前那样一批批地加入集体农庄,而是整村、整乡、整区甚至整个专区地加入了。此后出现规模巨大的“全盘集体化”运动。
1702994152
1702994153 11月10日—17日,联共(布)中央委员会召开全会,通过了《关于布哈林集团》的决议,决定撤销布哈林的政治局委员职务;斯大林和莫洛托夫在会上要求迅速实现全盘集体化,会议决定派2.5万人到集体农庄、机器拖拉机站和集体农庄联合社等岗位去工作。
1702994154
1702994155 11月25日,布哈林、李可夫和托姆斯基发表声明,表示承认有错误。至此斯大林在列宁去世后的联共(布)党内的数次斗争中取得最终胜利,斯大林模式开始取代新经济政策。
1702994156
1702994157 12月5日,联共(布)中央作出《关于改组工业管理》的决定,工业管理体制向集中化、计划化、行政化方向发展;联共(布)中央政治局成立以农业人民委员雅 · 雅科夫列夫为主席的全盘集体化地区委员会,研究有关全盘集体化的问题和制定具体办法。
1702994158
[ 上一页 ]  [ :1.70299410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