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2997029
2011年4月初,反对派确认在艾季达比耶俘获15名阿尔及利亚籍雇佣军并打死3人后,反对派发言人立即指责阿尔及利亚为穆阿迈尔·卡扎菲提供支持,认为其对阿尔及利亚籍雇佣军的出现采取了视而不见的态度。《华盛顿邮报》的詹妮弗·鲁宾引述一名投靠反对派的前政权官员的话称,有450名西撒哈拉籍雇佣军参与镇压反对派。这些人来自阿尔及利亚的延杜夫营地,那里是西撒哈拉人民解放阵线成员的大本营,与阿尔及利亚的阴谋有关。根据《华盛顿邮报》报道,在为期两个月的行动中,这些雇佣军每人可获得1万美元的报酬。军饷总额更是让人目瞪口呆。但西撒哈拉人民解放阵线否认了这些指控。
1702997030
1702997031
相反,得到证实的且代表团能自己证明的,是尼日尔的图阿雷格人于2011年5月来到的黎波里,他们带来了对卡扎菲的支持。他们的行动反映了以荣誉的形式偿债,这是自发的行为。他们自称有3万人,这个数字是严重夸大了的。说实话,利比亚外籍雇佣军的具体人数极难估计。流传的数字有所夸大(某些来源认为达6000人),不管他们的数量是多少,占利比亚军队的比例都很小。
1702997032
1702997033
“革命”的原因
1702997034
1702997035
特殊的背景
1702997036
1702997037
利比亚“革命”似乎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阿拉伯之春”的地区背景,号召民众行动起来争取自由;利比亚特殊的局势,尤其是其东部地区的局势影响;外部势力的干涉。
1702997038
1702997039
在突尼斯,社会不满在“革命”爆发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样,埃及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也是其爆发“革命”的主要原因。然而,利比亚和突尼斯、埃及的情况并不相同,它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政府一直对财富进行实际分配,即使这种分配并不公正。危机前,利比亚每天生产约150万桶石油,掌握的资产接近1500亿美元,而人口只有600万。这种规模巨大的集体财富,加上雄心勃勃的社会政策,开创了非洲独一无二的局面:利比亚人拒绝从事他们认为“有损名誉”的工作,完成学业的青年人也不愿意从事低端工作,他们要求立即获得报酬高的职位、一间舒适的公寓、一辆新的汽车。于是政府被迫引进成千上万的外国劳动力,从事利比亚人不愿干的工作。社会原因似乎不是导致危机的根源,应该寻找其他原因。一切都似乎显示,利比亚人民的诉求就是政治性的:拒绝独裁政权,要求自由。
1702997040
1702997041
东部地区保守势力强大,黑手党猖獗
1702997042
1702997043
昔兰尼加一直拒绝接受的黎波里的优势地位,也不愿接受卡扎菲的统治,尽管他娶东部女子为妻。赛努西君主王朝及穆兄会的影响仍然存在,具体体现就是不断的示威活动。
1702997044
1702997045
昔兰尼加坚持的古老伊斯兰传统可以追溯至赛努西教团时期,那里的保守主义色彩比利比亚西部更为明显:妇女须以织物覆盖全身,不能抛头露面,她们的社会生活地位也被压缩至最低限度。蓄胡须的男性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他们的额头上经常文有表示宗教虔诚的黑色印记。
1702997046
1702997047
班加西以宗教极端主义大本营而闻名。最近15年,班加西成为向欧洲输出移民的核心地区。那里的人口走私已发展成为一个真正的产业,规模达数十亿美元。该城市的黑手党势力逐步发展,建立起走私行业,从业者高达数千人,还有警察和公务员为之效力。直到意大利提供帮助,利比亚政府才成功遏制了这个毒瘤。
1702997048
1702997049
由于商业资金枯竭,多名首领被拘捕,当地黑手党成为最早为利比亚反对派提供资助及支持的组织。许多出自贫民窟的帮派及盗窃集团成员,都因攻击班加西及其郊区的非洲移民劳工而臭名昭著。从叛乱开始,来自苏丹、索马里、埃塞俄比亚及厄立特里亚的数百名劳工就被叛乱民兵抢劫甚至杀害。这个事实被国际媒体精心隐瞒起来,绝口不提。
1702997050
1702997051
社交网站的作用
1702997052
1702997053
在前文提及的突尼斯和埃及的“革命”中,互联网和社交网站(脸书及推特)的作用经常被提起,类似影响在利比亚被削弱,但风险依然存在。
1702997054
1702997055
刚开始,脸书被赛义夫·伊斯兰用于在利比亚社会推广新思想,但在事变发生后,这种通信模式抛弃了他。渐渐地,来自博客和社交网站上的压力不断聚积:有人发出了示威游行的号召,立即得到了成百上千个签名响应。
1702997056
1702997057
在一个互联网不及邻国发达的国度,社交网站的影响力无疑受到削弱,但其传播能力足以使利比亚当局不安,网络传播效果通过卫星频道尤其是阿拉伯卫星频道得到放大。就这样,伊德里斯王朝的国旗和国歌出现在脸书上。显而易见,爆发大规模示威游行的2011年2月17日成为“革命”的“官方日期”,这是通过社交网站的呼吁而实现的。
1702997058
1702997059
媒体的作用及冲突的上演
1702997060
1702997061
在利比亚,阿拉伯频道(半岛电视台、阿拉比亚电视台)的收视率远高于充满空洞言辞用于政治宣传的国家电视台。曾有几个阿拉伯卫星频道试图掩盖利比亚内战的一些事实真相,这种做法受到很多观察家批评。
1702997062
1702997063
2011年2月底,利比亚西部的多个城市局势仍然高度紧张和对立,东部局势稍好,但东西部关系成为媒体夸大的目标,有些消息甚至完全是捏造的。举例而言,西方媒体引述的有关利比亚当局空军轰炸的黎波里的消息就是极不确切的:尽管该城部分地区似乎发生了流血冲突,但政府军方面的确没有使用空军轰炸。半岛电视台及西方媒体还声称利比亚政府对民众开枪,此种消息纯属子虚乌有。我们代表团曾亲临现场,并未发现此类事件。对此类事实进行歪曲的后果显而易见:在事先未派遣调查团进行实地访问的情况下,联合国仅根据这些媒体的信息就表决通过了有关决议。毫不夸张地说,半岛电视台通过捏造事实对联合国施加了影响。围绕该事件进行的媒体战,让人惊讶地回想到1991年起巴尔干发生的损害塞尔维亚的系列事件。[3]
1702997064
1702997065
时局
1702997066
1702997067
利比亚示威抗议运动始于2011年2月12日及13日。利比亚人的不满情绪,尽管起初具有群众性,但并不代表全体人民。这与各类具有不同利益甚至利益相对立的实体有关:一方面,是对卡扎菲独裁统治感到厌倦的群众及民主派人士;另一方面,是被国家财富分配不公损害的东部各部族;还有就是拓展空间的伊斯兰主义者。
1702997068
1702997069
更让人惊讶的是,这次运动由卡扎菲政权的达官贵人推动(穆萨塔法·阿卜杜·贾力勒以及阿卜杜勒·法塔赫·尤尼斯),而他们过去对人权是极为蔑视的,发起抗议似乎主要就是为了获得权力。
1702997070
1702997071
如果说突尼斯和埃及的“革命”是“赤手空拳的起义”,那么在利比亚,起义很快引发了军事对抗,并迅速从人民起义发展为内战。
1702997072
1702997073
代表团到访的所有城市的警察局、法院、身份登记处、兵营以及监狱等政权的象征均遭到波及。相反,城市建筑基本上未受损,抢劫事件也很少发生。不过,很明显,这些地方曾经发生过未经审判就公开处决的事件。面对这种局势,利比亚政权以武力进行回击的合法性似乎不足。因此它试图逐步控制局势,但最终没有做到,因为政府的“革命民兵”从未经受过战火的考验,对迅速扩散的叛乱的反应相当迟缓。
1702997074
1702997075
利比亚政府最终成功组织并实施了对反政府武装的进攻。由于反政府武装多数是未经军事训练的青年以及缺乏装备的民兵,他们很快就被逐出城市中心区。但与媒体报道的双方发生军事对抗相反,代表团访问的城市并无激烈战斗的迹象,原因很可能是军队的干涉行动有所克制,或者是反对派武装力量过于薄弱。
1702997076
1702997077
利比亚东西部的“革命”的开展进程完全不同。在东部,数日之内就宣告结束了,中央政府驻当地的代表很快就溜之大吉;而在西部,骚乱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被平息。
1702997078
[
上一页 ]
[ :1.70299702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