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2997658e+09
1702997658
1702997659 卡扎菲不喜欢沙特阿拉伯人。沙特阿拉伯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并且同美国合作。当了解了卡扎菲从早年起就致力于捍卫“世界公正”以及反对美帝国主义,这一点就很好理解了。2004年《纽约时报》透露,卡扎菲曾计划派人暗杀沙特阿拉伯王储阿卜杜勒·本·阿卜杜拉-阿齐兹。策划这起暗杀的5名利比亚、沙特阿拉伯人被逮捕,随后被沙特阿拉伯国王“赦免”。
1702997660
1702997661 2009年,卡扎菲指责阿卜杜拉国王在海湾战争一事上撒谎,并一直逃避对此事进行澄清,以致双方对立长达6年之久。卡扎菲声称“他(阿卜杜拉)正在编织一大套谎言,这将导致他的失败,他只不过是美国人和英国人的傀儡”,[3]他还拒绝参加阿盟峰会。卡扎菲通过自己的这一举动,将瓦哈比派王国的领导人变成了自己强大的敌手。
1702997662
1702997663 20世纪80年代,卡扎菲同样禁止穆兄会及“其他类似组织在利比亚存在,结果在禁令发布后利比亚出现的秘密组织,都得到了沙特阿拉伯或其他国家的支持”。[4]正因此,2011年的黎波里强烈怀疑反对派的伊斯兰主义者是受利雅得的指使。
1702997664
1702997665 不过,2011年初,沙特阿拉伯与其他阿拉伯国家立场有所不同,与外国在利比亚进行的干涉保持一定距离。实际上,在卡塔尔和阿联酋参加反对的黎波里的国际联盟行动时,沙特阿拉伯作为“伊斯兰教的圣地、圣地的守护者,从情理上讲不能参加反对利比亚——一个伊斯兰国家的战争”。[5]此外,2011年8月,沙特阿拉伯国王阿卜杜拉在接待塞内加尔总统阿卜杜拉耶·瓦德时宣称,利比亚反抗力量的政治部门——全国过渡委员会已经被“基地”组织渗透。[6]
1702997666
1702997667 卡塔尔的野心
1702997668
1702997669 多年以来,卡塔尔一直试图走出强大的沙特阿拉伯的阴影。1995年谢赫哈马德·本·哈利法·阿勒萨尼发动政变将其父赶下台,自己坐上国王宝座后,就开始推行积极的外交政策。他曾担任达尔富尔等非洲危机的调停人,并为部分苏丹叛军首领提供庇护。
1702997670
1702997671 卡塔尔面积虽小但非常富有,天然气储量位居世界第三。它非常有野心,想同大国平起平坐,在国际格局领域留下自身的印记。例如,2011年12月在多哈举行的联合国文明联盟全球论坛上,卡塔尔保留了给“塔利班”提供发言机会的权利,以讨论妇女受教育权的问题。
1702997672
1702997673 卡塔尔同利比亚保持着奇特的关系。早在2007年,卡塔尔为营救被叙利亚控制的保加利亚护士而支付了大笔资金。当尼古拉·萨科齐宣称法国及欧洲其他国家,均未向利比亚提供资金补偿时,利比亚外长阿卜杜拉曼·萨拉汗却做了如下相反的表述:“各方均支付了资金,包括法国等欧盟国家。这些资金用于补偿相关受害者家庭,甚至还有剩余。”[7]这些资金是否来自卡塔尔?“这应该是卡塔尔当局回答的问题。”法国总统赶紧打了圆场。不过在推翻卡扎菲政权过程中,卡塔尔是最为积极的海湾君主国。
1702997674
1702997675 比如说,2011年利比亚“革命”爆发后,有人在卡塔尔看见了刚刚逃离的黎波里的卡扎菲政权情报部门负责人穆萨·库萨。[8]这表明卡塔尔长期以来一直在玩两面手法。穆萨·库萨不仅被指责对利比亚人进行过折磨,还被怀疑卷入了洛克比空难事件,他本人对此予以否认。他是卡扎菲真正的左膀右臂,1980年任利比亚驻英国大使,后担任外交部长。当利比亚为回到国际舞台开始同国际社会合作时,他是同西方情报部门谈判的关键人物。
1702997676
1702997677 卡塔尔是第一个为支持联合国管理禁飞区而提供飞机的阿拉伯国家。2011年3月,利比亚反抗力量开始收到来自多哈的数亿美元资金以及石油(可满足其一个半月的全部需求)。卡塔尔的银行为资金的国际转账提供便利,尤其是通过对银行体系的再注资来完成。根据外交渠道的信息,卡塔尔还为在本国石油公司工作的利比亚劳工提供休假,以便他们为祖国的战争做出贡献。卡塔尔甚至还向反抗力量提供武器,尤其是“米兰”反坦克导弹。随后在2011年5月,当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表明急需二三十亿美元资金时,卡塔尔立即提供了四五亿美元,[9]成为反抗卡扎菲政权者的最大金主。最后,当反政府武装于8月进入的黎波里时,卡塔尔半岛电视台的摄影师随同进行报道。
1702997678
1702997679 2011年春,卡扎菲的儿子赛义夫·伊斯兰甚至声称,卡塔尔已经向塞内加尔总统瓦德提供资金,以便让其改弦更张。塞内加尔对这些指责予以强烈否认。
1702997680
1702997681 卡塔尔这个小国对西方的支持让人惊讶,因为它同伊朗保持良好的关系,却也是“反CNN”的半岛电视台的支持者。总体而言,西方对这家卡塔尔电视台关于阿拉伯“革命”的全面报道赞赏有加。比如在利比亚,半岛电视台成功报道了“革命”,它不仅大肆报道亲卡扎菲军队杀害其一名记者的事,还重点报道那些反政府示威者。这使卡扎菲必然遭到憎恨。
1702997682
1702997683 卡塔尔还是第一批承认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的国家之一。不过,这种承认是在2011年3月末双方达成一项石油“交易”后才开始的。卡塔尔的确是天然气的主要生产国,但它还觊觎石油资源。而利比亚石油产量占全球的2%,且靠近欧洲市场并同卡塔尔在天然气上竞争激烈。卡塔尔希望在利比亚石油及天然气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1702997684
1702997685 卡塔尔向推翻卡扎菲的行动提供后勤和财政支持,究竟能获得什么利益。联合国首轮行动后不久,卡塔尔石油公司承担了一项任务:售卖脱离卡扎菲控制的石油,为反抗力量筹集资金。此外,通过向利比亚反抗力量提供石油,“卡塔尔人想让世人知道他们拥有掌握利比亚石油资源的技能,且这项技能可以为利比亚人带来好处”。[10]冲突期间,利比亚石油开采几乎陷入停顿,卡塔尔以调停者的身份使利比亚石油工业恢复运转,其目的是获取对“革命”投资的回报。
1702997686
1702997687 部分观察家认为,卡塔尔是为了华盛顿的利益行事。美国在该国拥有一个重要的军事基地,那里驻扎着曾经指挥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的美军中央司令部。但卡塔尔与法国也颇为亲近,实际上法国一直向卡塔尔提供武器(占其武器的80%)及飞机。自2007年以来,卡塔尔埃米尔两次作为贵宾参加法国国庆阅兵典礼。此外,卡塔尔还在欧洲宇航防务集团、空中客车公司、法国电力集团、万喜集团等多家公司拥有股份,还在2012年购买了巴黎圣日耳曼足球队、戛纳的马丁内兹广场、巴黎的协和拉斐特酒店(现名凯悦丽晶巴黎艾托尔酒店)。
1702997688
1702997689 巴黎同多哈之间的密切关系始于20世纪80年代,由时任法国总统弗朗索瓦·密特朗的外交部长克劳德·谢松建立。这种关系在雅克·希拉克和尼古拉·萨科齐执政期间继续发展。尼古拉·萨科齐在2007年5月当选总统后,邀请入爱丽舍宫的首位阿拉伯国家元首就是卡塔尔埃米尔哈马德·本·哈利法·阿勒萨尼。这位埃米尔对法国元首的阿拉伯政策很有信心,并带来了一份购买80架空中客车A350客机的订单。法国大公司也同样出现在卡塔尔:道达尔自1939年起,巴黎银行自1973年起,埃勒夫自1989年起,更多的法国公司(阿尔卡特、阿海珐、家乐福等)2000年以后在卡塔尔安家落户。[11]
1702997690
1702997691 2011年3月19日,卡塔尔首相哈马德·本·贾西姆·本·贾比尔·阿勒萨尼前往爱丽舍宫与萨科齐总统会谈,并为在利比亚展开行动进行辩护:“利比亚局势是让人无法接受的……它并非游行示威者同警方的对抗;这是一次有雇佣军参加的公开战争,应该尽早停止。”就这样,在卡塔尔的支持下,西方将对利比亚的打击合法化,宣称其行动征求了阿盟的意见。但卡塔尔只不过是阿盟的成员国之一,而且并非最主要的。
1702997692
1702997693 在卡扎菲倒台后,卡塔尔继续提供支持。2011年11月,利比亚驻联合国代表穆罕默德·阿卜杜勒·拉赫曼·沙勒加姆,指责多哈向利比亚伊斯兰主义者提供武器和资金。[12]这些指控被卡塔尔方面断然否认,但质疑声仍未消除。
1702997694
1702997695 西方的两次转向
1702997696
1702997697 卡扎菲回到政治舞台
1702997698
1702997699 让许多观察家惊讶的是,2000年年中,卡扎菲突然成为可以交往的人。其主要原因可归结于他放弃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计划,以及加入了打击“基地”组织的斗争。实际上从1996年起,利比亚领导人对一些事件的态度就开始发生变化。这一年,利比亚同意将制造洛克比空难的嫌疑人移交苏格兰法庭。1997年他向西方世界靠拢,邀请“美国企业家到利比亚工作”,[13]并请求教皇让·保罗二世莅临的黎波里天主教堂的重建仪式。1969年后,该建筑是利比亚伊斯兰教协会所在地。
1702997700
1702997701 对美国人来说,自2003年起,利比亚领导人不再是其排斥的对象。因为利比亚放弃研发核武器,承认对1988年12月发生在苏格兰上空造成270人死亡的洛克比空难负有责任,并同意赔偿受害者家庭。这些举措使得西方国家逐步放松对利比亚的制裁。负责外交事务的美国国务卿康多莉扎·赖斯宣布,美国公司已经准备好重返利比亚,愿意同利比亚人一同工作。[14]
1702997702
1702997703 自2004年起,卡扎菲公开讨好西方投资者。2003年首批访问利比亚的欧洲政要中就有西班牙首相何塞·玛丽亚·阿斯纳尔,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也于2004年3月访问的黎波里,紧随其后的是负责近东事务的美国副国务卿威廉·伯恩斯及其商务部同事威廉·拉什。
1702997704
1702997705 2004年4月,美国政府允许美国公司重新同利比亚建立联系,包括购买石油。波音公司(美国航空航天制造公司)及其竞争对手空中客车公司随后展开角逐,争取一份利比亚国家航空公司的订单——利比亚阿拉伯航空订购22架飞机,总额达10亿美元。
1702997706
1702997707 还是在2004年4月,利比亚总理舒克里·加尼姆,对法国进行了正式访问,会晤了雅克·希拉克总统、数名部长以及政商界人士。双方签署了多份协定,尤其是鼓励和保护投资方面的,这将改善“法国在利比亚投资以及利比亚在法国投资的司法安全,就法国对外贸易保险公司向利比亚提供总额为4440万欧元贷款的初步协议拟定了备忘录,同时就两国间开展文化、科学和技术合作及为方便利比亚学生赴法国大学学习签订了新协议,最后就旅游领域及两国间新的合作领域签署了合作协议。数月间,欧美及亚洲领导人或政府高级官员在商界人士陪同下相继来到的黎波里”。[15]
[ 上一页 ]  [ :1.70299765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