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3008554
警官的出身,更可能是出于习惯,(52)在募警过程中偏重于旗人,意味着在1920年代超过四分之三的警力有旗人背景。(53)虽然时运不济,但满人作为警察却在透露着明治维新气息的清末改革中如鱼得水。大多数日本第一代警察都是武士出身。晚清旗人若与更勇猛的日本武士相比,略显逊色,可毕竟北京旗人还是存有一些尚武精神的,而且他们与武士相同,乐于投入新的冒险。也许更重要的原因是,旗人自幼生活在北京,对这座城市和街坊邻里了如指掌,这是成为一名好警察必不可少的条件。警察身份同时也有助于止住或至少减缓满人社会地位的下降。警察的工资确实很低,但作为补偿,他们能得到专业训练、一套制服并跻身于公职人员的行列。对身份意识强烈的北京社会来说,这已经是极大的补偿了。在老舍《我这一辈子》里,这位新巡警承认,在还没有这个差事的时候,把当巡警戏称为“马路行走”,加入“臭脚巡”,或者成为“避风阁大学士”(54)。可他也不想就这么当一辈子车夫。家中还有俩没娘的小孩,自己又这么“文明”而不像当兵的那么“野”,况且当兵风险太大。他不无讥讽地说,想想自己“没有作高官的舅舅或姐丈”,当个巡警“不高不低”,正合他意。只要他肯,就能穿上一身“铜钮子的制服”(55)(图9)。
1703008555
1703008556
从穷人和中下阶层人员募警的模式,可以将人数众多的警官和巡警遍布大街小巷。(56)20年代早期北京街景的照片向人们展示了警察执勤站岗时井然有序的样子(图10和11)。(57)
1703008557
1703008558
1703008559
1703008560
1703008561
1703008562
1703008563
1703008564
1703008565
图9 警察合影
1703008566
1703008567
这些官员的和蔼谈吐与警察机构制造的严厉形象形成强烈反差。警察由旧旗营应募而来,一起参加短期的专业培训,共同承担维护治安的职责,明显地增进了“战友之情”。美国国会图书馆惠准采用。
1703008568
1703008569
1703008570
1703008571
1703008572
1703008573
1703008574
1703008575
1703008576
图10 交通警察值勤
1703008577
1703008578
身材魁梧的警察两边是前门大街繁忙的交通。牌楼上悬挂着电灯。这座牌楼是进入前门外闹市的标志。采自Heinz v. Perckhammer, Peking (Berlin: Albertus⁃Verlag, 1928). (58)
1703008579
1703008580
1703008581
1703008582
1703008584
北京的人力车夫:1920年代的市民与政治 警察言行
1703008585
1703008586
1703008587
1703008588
在贴近北京一般居民的大街小巷部署警力,标志着国家与社会界限的重新划分。但是当警察来到他们的前沿新岗位时,他们能做哪些事呢?他们可以执行法律法规,收取罚金,(59)监禁歹徒。每个区署都有一个短期拘禁的牢房,同时北京还有一些老式监狱和“模范”监狱。可是北京警察的成功并非由于他们有能力把形迹可疑和寻衅滋事者关入日益扩大的监狱系统。确切地说,正如许多评论家所证明的,北京警察之所以有如此高的效率,是因为他们能够讲究方式方法,令人信服地行使其代表社会秩序和公民平安的权威。
1703008589
1703008590
警校课程包括警务理论,以及这些普遍原理在北京社会环境下如何运用的具体案例。在警政系统建立与扩张初期,这些课程本身也是当时改革的一个写照。(60)它们把预防犯罪和动乱作为重中之重。警察的站岗或巡逻,本来就是意在防患于未然。“比如,张把李杀了。伤害已经发生。这时怎么还能阻止李不被张杀死?先生们!到这时才想起保护别人已经太晚了。”(61)工作的重点并不是有组织暴力的使用或威慑,而是在于细心观察和搜集情报、理解法律和习俗与时机恰当的干预。教官的训诫引经据典,让学员们懂得这样一个道理:(62)“古人说,实恐虽有法而无执法之人。”(63)根据教导,警察不仅要依法行政,更要以德行政。
1703008591
1703008592
1703008593
1703008594
1703008595
1703008596
1703008597
1703008598
1703008599
图11 前门外城
1703008600
1703008601
从前门向南观看外城鳞次栉比的商店和寺庙。前门与永定门(外城南城墙三大门的中门)在中轴线上彼此相望显示了北京作为帝都的精致设计与作为商都的建筑、街道和胡同的杂乱。从照片上至少可以看到有六名穿制服的警察。一个正悠闲地站在交通标志线和划分道路的路灯前面。另外两位同样站在街中心的岗位上。另一位正向街边巡视的同行走去。第六位在路边人行道上正引颈向同一方向观望。采自Heinz v. Perckhammer, Peking (Berlin: Albertus⁃Verlag, 1928).
1703008602
1703008603
教官以官方的口吻说,警察在北京街道和市场车水马龙、嘈杂混乱的情况下必须保持严肃。“如果你爱开玩笑,你就管不住一般百姓了。”(64)警察应该具有谨慎、简朴和正直等传统美德。这份工作还需要有点书生气。
[
上一页 ]
[ :1.70300855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