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3014651
汪精卫辞行政院院长后,由蒋介石自兼。新的行政院各部部长人选,内政蒋作宾,外交张群,交通顾孟余,实业吴鼎昌,铁道张嘉璈,教育王世杰,财政孔祥熙,军政何应钦等。王子壮对这一名单发表感想说:“吾人读毕,颇致其疑讶者,即蒋先生所组织,为混合的亲日的政府也。如政学系之张群,以亲日而畀以外交,尤为显然。”吴鼎昌留日出身,与日本颇有渊源。张嘉璈亦倾向日本。王子壮推测,此次内阁部长名单,疑为政学系杨永泰所策划。蒋之前提,在目前无论如何要安定华北,免与日本一拼,故亲日派见重于蒋。王子壮还透露,政府改组前,二陈兄弟均觊觎部长职位(果夫欲长内政,立夫欲长教育)。自部长人选宣布后,二陈大为失望。陈立夫以此愤而离京索居长达半年之久。王子壮揣测蒋介石的用意是,CC系主党,政学系主政,党政之间可收互相牵制之效。[100]蒋向不愿其属下某派势力有过度之膨胀。数年来,二陈在党内之地位日隆,蒋不得不稍加抑制。
1703014652
1703014653
五全大会结束后,国民党中央将胡汉民当选中常会主席的消息电告远在欧洲的胡氏,促其归国。蒋嘱财政部部长孔祥熙给胡寄去四万元。胡氏于1936年1月5日自欧返国。与此同时,汪精卫悄然远走欧洲。此一情景预示着蒋、汪、胡三角关系又将出现新一轮组合。未料胡汉民回国不久即病逝。政治权力的格局自然又因胡的逝世而调整。1938年,国民党召开临时全国代表大会,蒋介石顺利登上了总裁的宝座。[101]
1703014654
1703014655
[1]蒋永敬:《民国胡展堂先生汉民年谱》,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1,第377页。
1703014656
1703014657
[2]《陈诚先生回忆录——北伐平乱》,台北,“国史馆”,2005,第111页。
1703014658
1703014659
[3]杨新华:《廖仲恺与胡汉民》,《现代史料》第2集,上海海天出版社,1934,第160页。
1703014660
1703014661
[4]张国焘:《我的回忆》(二),东方出版社,1991,第57页。
1703014662
1703014663
[5]《蒋介石致孙中山函》(1924年10月9日),《蒋介石年谱初稿》,第243页。
1703014664
1703014665
[6]引自邹鲁《回顾录》,岳麓书社,2000,第145页。
1703014666
1703014667
[7]伯矢:《胡汉民政治生涯之一页》,杨新华:《廖仲恺与胡汉民》,均见《现代史料》第2集,第151~163页;陈公博:《苦笑录》,第28~29页。
1703014668
1703014669
[8]苏维初:《国民革命时期的西山会议派》,吴祖明主编《中国大革命与亚洲》,档案出版社,1997,第139页。
1703014670
1703014671
[9]伯矢:《胡汉民政治生涯之一页》,《现代史料》第2集,第154~155页。
1703014672
1703014673
[10]台湾学术界对胡汉民与廖案涉嫌,多倾向于认为胡汉民无辜,胡廖“感情素笃”,强调汪精卫借机排除异己。参见李云汉《从容共到清党》,第391页;林玲玲:《廖仲恺与广东革命政府(1911~1925)》,台北,近代中国出版社,1995,第417~419页。
1703014674
1703014675
[11]《政治委员会临时会议记录》(1925年8月20日),《中政会档》,台北国民党党史馆藏,档案号:00~1/27。
1703014676
1703014677
[12]《邵元冲日记》,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第193、195~197页。
1703014678
1703014679
[13]《邵元冲日记》,第193页。
1703014680
1703014681
[14]《汪精卫致李石曾吴稚晖电》(日期不详)、《陈璧君致吴稚晖函》(1925年8月16日、12月14日),《吴稚晖档》,台北国民党党史馆藏,档案号:稚11443、稚7645、稚7644。
1703014682
1703014683
[15]查蒋介石日记,蒋在驱逐许崇智之前,确与汪精卫有过商议,见蒋介石1925年9月17~20日日记。另据1925年9月20日政治委员会临时会议记录,蒋驱许一事,正式经政治委员会讨论并形成决议。汪身为主席显然参与此事。
1703014684
1703014685
[16]《邵元冲日记》,第198页。
1703014686
1703014687
[17]参见李国祁《邹鲁与西山会议》,《中华民国建国八十年学术讨论集》第1册,台北,近代中国出版社,1991,第208~209页。
1703014688
1703014689
[18]《顾问鲍罗廷解雇案》、《开除汪精卫党籍案》,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第358~359页。
1703014690
1703014691
[19]李云汉:《从容共到清党》,第417~425页。
1703014692
1703014693
[20]参见居正编《清党实录》,第50~67页。
1703014694
1703014695
[21]《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经过概略》,见《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第213页。
1703014696
1703014697
[22]韦慕庭:《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台北建国史讨论集编辑委员会编印《中华民国建国史讨论集》第3卷,1981;张国焘:《我的回忆》(二),第84、88页;杨幼炯:《中国政党史》,商务印书馆,1937,第166页。
1703014698
1703014699
[23]参见韦慕庭《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1703014700
[
上一页 ]
[ :1.70301465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