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302997e+09
1703029970
1703029971 从安史之乱前后看,房地产买卖价格几乎没有大的变化,还因为货币贬值导致了实质上的房产贬值。应该看出,唐代总的来说,地广人稀,即使京城这些人口最密集的大城市,也有大量可供建房的空地。和现在不一样,唐代房地产买卖增值的空间很小,靠炒买炒卖是不行的。如果想在房地产上赚钱,还是要选好地段购房后出租,因为唐代租售比很高。
1703029972
1703029973 总之,对我们现代人来说,唐朝的房价还是可以接受的。对唐朝人来说,贵不贵就要看他们赚钱的多少了。如果您要再进一步深入考察这方面,那得先去研究唐朝人的平均收入,或者唐朝公务员的工资啥的。改天有时间,我给大家推荐一位这方面的大忽悠……啊不,经济学家。今天我们就到这里吧,有投资意向的请私下联络本人。
1703029974
1703029975 本篇参考文献&深度了解推荐:
1703029976
1703029977 傅熹年编.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卷).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1703029978
1703029979 樊锦诗主编,孙毅华,孙儒僴著.解读敦煌.中世纪建筑画.武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1703029980
1703029981
1703029982
1703029983
1703029984 唐朝穿越指南:长安及各地人民生活手册 [:1703028174]
1703029985 唐朝穿越指南:长安及各地人民生活手册 第四章 娱乐生活要抓紧
1703029986
1703029987 唐朝穿越指南:长安及各地人民生活手册 [:1703028175]
1703029988 长安城五大热门景点一日游开团!|名胜
1703029989
1703029990 同志们,朋友们,腐女们,宅男们,欢迎您来到大唐的心脏,首都长安!
1703029991
1703029992 春天来了,长安城内外山清水秀、草长莺飞,是一年里最令人愉悦的时节。本社特别举办的“春季五大热门景点一日游”旅行团,就是为了让参团者在最短时间内,以高效率的参观模式,领略到古都风采中的精华。
1703029993
1703029994 也因为时间有限,我们精心设计了这一天的参观线路,力争做到劳逸结合、张弛有度,车上浏览与车下活动相结合。当然,我们保证所选择的景点,都是经过千年时间检验的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十A级景区,具极高的可看性,无论您下不下车,都能在参观中得到美的享受和极大的精神满足。
1703029995
1703029996 下面我来介绍一下今天的活动安排。
1703029997
1703029998 早八点吃过早餐后出发,乘坐大巴从东面向长安城进发,途中会路过著名的“灞桥风雪”景区,车上参观。
1703029999
1703030000 从长安城东的春明门进城,向西依次路过玄宗皇帝的兴庆宫、东市,在平康坊东北角转向南,一路南行,路过大慈恩寺,在车上遥观大雁塔。
1703030001
1703030002 从大雁塔往南东走,到达长安城规模最大的园林景区—曲江池。此处可下车自由活动,午餐在曲江池景区的“杏园”品尝唐朝状元宴。
1703030003
1703030004 下午出城,到终南山脚下的“樊川”一带去领略林水清潺的自然美景,顺便探访王维、杜甫、杜牧等人的旧居。
1703030005
1703030006 傍晚回城,到乐游原上的青龙寺礼佛,观赏无限好的夕阳。晚餐设在平康坊艺妓馆,餐费已经包含在团费中了,其他可选项目费用自理。
1703030007
1703030008 各位团友请向右边车窗看,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灞桥。
1703030009
1703030010 灞桥位于长安城东十多公里处的灞河上,是长安的东大门,连接着长安东边的各主要交通干线。灞河为长安八水之一,发源于秦岭蓝田县的蓝谷之中,横贯长安东郊,西北流浐水汇入,又北流注入渭水。据说灞河上最早的桥是由秦穆公修建的,当年他老人家称霸西戎,将原滋水改称为灞水,并于河上建成了我国最古老的石墩桥。
1703030011
1703030012 现在各位团友看到的多孔大型石拱桥,建成于隋开皇三年(583),和著名的屹立一千四百年不倒的河北“赵州桥”基本属于同一时代。大家看,桥头和附近河岸堤坝上,栽植了这么多柳树,早春时节,大风扬起,这一团团的柳絮漫天飞舞,像不像隆冬飘雪呢?
1703030013
1703030014 关中八景之一的“灞桥风雪”,说的正是这样的景象。各位团友在早春时节来游长安,真是眼福不浅啊。
1703030015
1703030016 看,桥面上现在有一群人,牵着马,手里都拿着刚折下来的柳枝。那位穿着绿袍的男子,拱手接过别人送来的柳枝,一一拜别。他是要离开长安去远游了,按照唐朝人的习俗,他的朋友们来送行,一直送到灞桥边,可能还要在桥边的驿站里住上一夜,饮酒话别,第二天早上再送到桥头,折柳相赠,这才算完成了送行。
1703030017
1703030018 这位团友问,唐朝人送行就送行,为什么要破坏柳树?柳树招谁惹谁了?是这样的,因为“柳”和“留”为谐音,所以送人柳枝,既表达依依不舍的情感,也寓意人去他乡,就像柳树一样随遇而安、插土就活、发展壮大……而且这个风俗也不是从唐朝才有的,大家应该都很熟悉《诗经》的名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62
1703030019
[ 上一页 ]  [ :1.7030299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