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3032606e+09
1703032606
1703032607 至于贴春联,原先一直以为从唐末五代起才有这风俗,不过敦煌出土的文字资料证明,早在唐玄宗开元年间就有贴在大门两边的对偶联句出现了。所以您如果穿越到唐朝中后期,很可能大年初一早上,会在自家大门两边发现类似如下的对联:
1703032608
1703032609 三阳始布四序初开
1703032610
1703032611 铜浑初庆垫玉律始调阳
1703032612
1703032613 五福除三祸万古殓百殃
1703032614
1703032615 宝鸡能辟恶瑞燕解呈祥……
1703032616
1703032617 元日早上的一堆应景活动搞完,家里人再相互拜拜年,进门团团坐定,终于要进入过年期间最激动人心的程序了—上菜,开吃!
1703032618
1703032619 唐朝人过年都吃啥呢?这似乎是群众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不过其实当家里人开始吃元日团年饭的时候,首先上席的,并不是吃的,而是喝的。
1703032620
1703032621 元日要喝几种过年专用饮品,一种叫屠苏酒,另一种叫椒柏酒。屠苏是一种中药剂,由大黄、白术、桔梗、蜀椒、桂辛、乌头、菝葜七种药材混合制成,喝法嘛,有的人是把这种中药提前浸在家中水井里,等元日从井里打水上来喝,也有人是用这药来浸制药酒来喝。
1703032622
1703032623 椒柏酒则是用花椒和柏树叶浸泡的酒,据说这两种酒喝了都能驱邪解毒延年益寿,当然想必味道是十分之古怪离奇。
1703032624
1703032625 仆人把酒端上席,一一倒好,您闻着那味,正在皱眉头,思考怎么才能偷偷倒掉免喝,却见家里所有长辈都在笑眯眯瞧着您,一家之主更是出言呼唤您的小名,叫您先喝了这酒“得岁”,别人才能喝呢。
1703032626
1703032627 这是什么道理?自古上酒席的,不是都敬老尊贤年长者为先吗?哪有年龄最小先喝的道理?这群唐朝人在欺负哥这个穿越者吧……客人您这就想错了,元日饮屠苏椒柏酒,规矩还真是从小孩子喝起,您听家长说了吧:“小者得岁,先酒贺之,老者失岁,故后与酒。”145虽然不给压岁钱,可一家子都在这里祝贺您又长大了一岁呢。
1703032628
1703032629 没办法,喝吧。果然是咸涩苦辣,难喝得要死啊。您正苦着脸咂嘴,又一盘气味奇怪的食物端上来了,这个叫五辛盘。
1703032630
1703032631 您定睛看去,食案上的陶碟里,一片青青绿绿的生辣气冲天,分别放着五种蔬菜,乃是大蒜、小蒜、韭菜、芸薹、胡荽(北方人叫芫荽或香菜)。过年吃五辛盘就是为了发散五脏郁气,预防时疫,不闹病。来来,动筷子吧,小孩子不准挑食,不吃不行哦!想学蜡笔小新,门都没有。
1703032632
1703032633 好啦,好啦,过年的食物也不是都这么奇怪难吃。五辛盘吃完,这不又端上来一盘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胶牙饧吗?
1703032634
1703032635 饧是什么?大致就是今天所说的麦芽糖,古人用大麦、小麦或者糯米制出来的甜品,比较黏软,甜度不如蜂蜜,也不如现在常用的蔗糖。但是在唐朝,甘蔗制糖法刚从国外传入不久,蔗糖(当时也叫石蜜)还很不普及,一般百姓见不到,所以麦芽糖已经算是贵重的美味食品了。
1703032636
1703032637 客人您别着急伸手,胶牙饧可不是屠苏酒,不能先让小孩子吃,这个主要是给老人吃的。胶牙也就是固牙,一方面是考验老人的牙齿坚固程度;另一方面也是祝愿老人牙齿永不脱落长生不老。
1703032638
1703032639 喝了苦酒,吃了辣菜和一点儿糖,肚子难受得咕咕响了。这就上主食,端上来的这一盘,您看了肯定觉得既熟悉又亲切—白腾腾冒着热气的饺子!
1703032640
1703032641 真是饺子哎,捏成一个个半月形状,面皮里裹着各种馅,大锅里水煮熟了捞出来,趁热赶紧吃吧,醋蒜也都有哦!不过呢,一碗吃完,如果您大喊“再来一碗饺子”,下人们就晕了,不知道您在说啥,因为唐朝的饺子不叫这名字,叫“汤中牢丸”。
1703032642
1703032643 看来客人您真是饿了,这大口大口的,其实不用着急,就算在家里吃不饱,一会儿就要跟家里大人出门拜年去了。正月初一,长安城里家家户户都设着酒宴,邻居们相互拜年的时候,都可以一路吃将过去,这叫“传座”。
1703032644
1703032645 平民百姓吃喝玩乐地过年,大概就是这样子了。现在回到开头的问题:为什么说过年最好不要穿成官员?难道唐朝公务员过年不放假还要上班吗?
1703032646
1703032647 嗯,理论上来说,公务员们过年也有七天假期,跟现在一样。但是,大年初一早上,官员都要上大朝会!
1703032648
1703032649 不只是初一,那些皇帝比较亲信的高级官员,在除夕夜,就得抛弃家人进宫去,陪着皇帝守岁开宴喝酒唱歌作诗看春晚了。皇家御宴上的食物可能比较精美好吃,歌舞水平也很高,但谁乐意万家团圆的大年夜跟大老板一起过吗?走错一步、说句错话都可能落个罪名,战战兢兢的,纯属找罪受哟。
1703032650
1703032651 在宫中熬一夜,到第二天破晓时,要上正朝,更受罪了。
1703032652
1703032653 元日的大朝会,算是一年里最隆重的朝会之一,不但在京师的文武百官必须打卡上朝,不准迟到,各地的地方官也会派使者或者自己亲身进京贺朝,连远方的羁縻府州146、附属国也都要派人来送礼朝贺。
1703032654
1703032655 所以礼仪程序也噜苏无比。先是宰相等大官带着一堆下人举火点灯跟打狼似的上朝,在麻麻黑的清早燃起一座“火城”。大家都穿着正式朝服,打扮得花枝招展、争奇斗艳的,先是由宰相带着进皇宫正殿,拜贺皇帝,读晦涩拗口除了作者没人能懂的贺年骈文,然后内臣替皇帝作答,宰相们再退出来,接受外地府官藩属的贺文朝表,选一道高官的贺表继续宣读。如果本朝还有皇太后健在,皇帝这边弄完了,宰相们还要率官员去给太后拜年。
[ 上一页 ]  [ :1.70303260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