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303402e+09
1703034020
1703034021 日本江户时代盛行一种名为“百物语”的怪谈会。在没有月亮的晚上,人们聚集一起,设青纸行灯,点燃一百根灯芯。在座诸位轮番讲述诡异奇艳的故事,每讲一个,便拔掉一根灯芯。怪谈越来越多,房间越来越暗。江户时人相信,当他们讲完一百个故事,熄灭最后一星光线,灵异之物就会出现。在昏沉惨淡的小房间,人人满怀期待,等着那面目狰狞的妖怪——你不觉得奇怪么?
1703034022
1703034023 江户人心目中的妖魔多半不辨善恶,它们有的只是可怕的外表与同样可怕的内心;同时代的清人,以蒲松龄为代表,却深深相信鬼怪是非分明、明察秋毫,仗义而善良。但是,江户人切切期待妖魔降临,清人对待鬼怪如临大敌,这是什么心理?
1703034024
1703034025
1703034026
1703034027
1703034028 【明】戴进《钟馗夜游图》。“钟馗夜游”是画家们颇为喜爱的一个幻想题材,历代画家多有发挥。画中小鬼单看每一个皆是面目狰狞,组合起来却甚有美感。
1703034029
1703034030 4.仙人楼上凤凰飞
1703034031
1703034032 话说回来,仔细考察中国古代关于善恶有报的故事,我们的先人设计的惩罚方式算不得高明,无非是夺取恶人的性命,或是叫恶人受遍折辱、家业凋零。而最旖旎的那些惩罚,早已被古希腊人开发殆尽。
1703034033
1703034034 坦塔罗斯将自己的儿子杀死,随后烹饪成菜,用来招待众神,目的是通过观察众神的反应,来测试神灵是否真能知晓一切。坦塔罗斯的行径使众神震怒,于是对他降下惩罚:将他置于水中,清澈沁凉的波浪就在他下巴边汹涌,但当他干渴难耐,他一低头水就退去,水与他干涸的嘴唇永远相差一毫厘。
1703034035
1703034036 回音神厄科本是一位山神,活跃在山林间,生活自由自在。但个性活泼的她喜欢喋喋不休,惹恼了天后,天后对她的惩罚是:除了重复别人的话语,再不能说任何话。不久之后,厄科喜欢上了俊美绝伦的纳西索斯,不过,她只能重复他说的话,无法讲出内心所想。终于有一次,纳西索斯某句话的末尾几个字恰恰可以用来表达爱意;厄科兴高采烈地重复,却换来了纳西索斯的冷漠。最后,厄科在林间香消玉殒,只留下一声叹息回荡在空气里。
1703034037
1703034038 而自负的纳西索斯不仅拒绝厄科,亦拒绝其他所有仙女。终于,一位仙女忍无可忍,祈祷让纳西索斯体验什么是没有回报的爱。祈祷应验,纳西索斯得到的惩罚竟然是:爱上了自己在水中的倒影。他日日夜夜守在河畔,同自己柔美的倒影说话,只求一个拥抱,但这渴望显然太奢侈——甫一伸手触及,水面便推开涟漪,他眼睁睁看着倒影破碎。纳西索斯终于知道,没有回报的爱是多大的灾难。不知在那个绝望的时刻,纳西索斯有没有怀念起虽然唠叨,但永远第一时间给予他回应的厄科……
1703034039
1703034040 这些惩罚,有种残酷的美丽。倾心于暴力美学的朋友,除了研究昆汀的电影,其实还可以抽时间看看希腊神话。
1703034041
1703034042 人类在诞生初期,想象力未受文明的约束,天马行空、挥洒自如。所以远古的神话,基本上代表了一个民族想象力的最高峰值。在我们的神话中,神灵毫无缺点,坚强、善良、宽容、勤劳、公平;一个个仙人,就是一个个移动的美德集中营。当希腊的诸神忙于恋爱、争夺、嫉妒、报复,将世界折腾得乌烟瘴气又五光十色时,中国的诸神却在治水、射日、补天、填海,以及含辛茹苦地尝百草。他们的道德水准之高,让你很难相信,中国的这些神仙是人类未开化时的作品——因此,中国的远古神话更像是理想,而不是幻想。
1703034043
1703034044 我们的祖先并没有任由想象驰骋,他们筛掉了不够高尚的元素,刻意打造了理想型。与纵情想象的希腊人比起来,我们的祖先太有道德自觉性。然而,过滤负面元素的同时,也过滤掉了原始的热情。精卫填海也好,大禹治水也好,这些神话感人有余,精彩不足。你总感觉不对劲,好像有什么在捆绑和切割祖先们的想象力,将行空的天马紧紧锁在笼中。
1703034045
1703034046 但是到了唐朝,这匹“天马”终于被放了出来,无甚道德理想,只有奇思妙想。想象力大爆炸,爆炸波及范围之广,除了让文学领域出现了种种奇闻怪谈,还在现实生活中诱发一系列创意。
1703034047
1703034048 彼时,人们没有飞机火箭,到哪里去都不便;天上云间,更是可望不可即。但这统统不是停止向往的理由,那个时代“欲上青天揽日月”的念头愈来愈浓。于是唐人发挥创意,拉近尘世与天堂的距离。关文衍特意在半臂【4】之上细意描绘九华山超然世外的景象,尔后整日穿戴着半臂,用这样的方式将自己置身于云雾缭绕之中。白居易则制作了飞云履,用素绢裁剪出云霞的模样,贴在鞋子四周,并染以四选香,每走一步,鞋子若有烟雾流溢。穿着飞云履,即使不能真正步入耸立在云端的巍峨天国,亦可略略得到飞天的快感。
1703034049
1703034050 上天之后,还要入海,海底没有满载幸福的天堂,但亦是缤纷多姿的奇境。而每个唐人都是爱丽丝,梦想着漫游所有的奇境。鱼朝恩就建了一座洞房,房中四壁都安装着明净剔透的琉璃板,在琉璃板的夹层中贮满滔滔江水、各色萍藻与鱼虾,号为“鱼藻洞”。身处其中,波光粼粼。锦鳞在你头顶游泳,柔曼的水草就在你鼻息间摇扬,真真如徐志摩所写,“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现代水族馆亦不过如此。鱼朝恩是为生活在陆地上的人类,虚构了一个晶莹的水底世界;樊千里则是为生活在水中的生物,虚构一片温暖的陆地。樊千里养鸭,倾倒数车浮萍入池,绿萍凝聚厚厚一层,鸭子们浮游其上如履平地,而樊千里的初衷,则是为鸭子们铺上暖融融的“茵褥”,多么贴心。
1703034051
1703034052 就算不做上天入海造陆的计划,日常吃喝之事,亦被唐人雕琢得十分梦幻。汝阳王就用云梦石铺砌一条长渠,渠中注酒,泛舟其上,如同泛舟于天然河流。但天然河流有鱼虾嬉戏之趣,酒渠无法相比。汝阳王便以金银打造许多龟鱼抛在酒渠,任它们漂流,金灿灿的光芒就在酒的浪花里沉浮。当你想要饮酒,你只需在翻腾的波涛中打捞一尾“鱼”,这“鱼”便是你的酒器。虢国夫人的创意更妙,她在高高的屋梁上悬挂起鹿肠,鹿肠的下端打上结,再命人将琼浆玉液灌于肠内,称为“洞天瓶”。待宴饮开始,唤人解开鹿肠的结,美酒便从半空飞驰入杯。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是豪放文学的代表;虢国夫人的“玉液琼浆天上来”,则是魔幻生活的巅峰。
1703034053
1703034054 别说以上都是有钱人的玩法。唐代盛世繁华,唐人当然不差钱,但他们点亮生活靠的并不都是钱,更多的是令人拍案惊奇的想象力。
1703034055
1703034056 唐穆宗设计了一种“诨衣”,常常赐给他宠幸的宫人。衣服材质无甚特别,特别之处在于衣服要么是黑绡白书,要么是白纱黑书,写满插科打诨的话。身穿诨衣相当于随身携带唐代笑话全集,遇到不愉快,只需翻一翻衣角、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丝忧愁。
1703034057
1703034058
1703034059
1703034060
1703034061 【明】谢时臣《谪仙玩月图》。画中雅士,即是“谪仙人”李白。李白诗歌中的幻想绮丽而浪漫,所以人们亦在传说中给他一个绮丽而浪漫的死法:捉皎月落水而亡。
1703034062
1703034063
1703034064
1703034065
1703034066 【明】崔子忠《藏云图》。此画描绘的是唐代诗人李白盘腿端坐于车上,缓缓山中行。身处这云雾缭绕的幻境,李白必定格外欢欣。
1703034067
1703034068 岐王宫中有一片郁郁的竹林,他命人在竹枝头系上无数碎玉片子,每夜聆听玉片子相触之声,可知有无风来,号为“占风铎”。我暗自揣测岐王的意图,占风倒在其次,主要是竹枝与玉片子的交响空灵清绝,翠叶白石的搭配也委实养眼。
1703034069
[ 上一页 ]  [ :1.7030340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