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3042496e+09
1703042496 耆英不是一个用心思考的人。因此,他并没有意识到困局中包含的时代内容。然而在战火的烤炙下经历了剿夷与抚夷的一代士大夫中毕竟出现了最早的警悟者。初版于鸦片战争结束这一年,并在后来两度增辑的《海国图志》一书,虽以转述西方历史地理为主旨,却代表了中国人在时代嬗递之际的认真思考。魏源所了解的英国人,已经不再是莫知由来的犬羊之类了:“四海之内,其帆樯无所不到。凡有土有人之处,无不睥睨相度,思得朘削其精华。”38 这些观察指出了西方人无情的扩张之势,也激生了对于西方人扩张的理性反应:“今西洋器械,借风力、水力、火力,夺造化,通神明,无非竭耳目心思之力,以前民用。因其所长而用之,即因其所长而制之。风气日开,智慧日出,方见东海之民犹西海之民。”39 “因其所长而用之,即因其所长而制之。”抉示了民族自卫与民族自强的历史同一。它是中国人用一场失败了的血战所换来的醒悟和警觉。
1703042497
1703042498 但是,“万年和约”带来的昏沌会使战争留下的惊怵很快成为烟云过眼之物。那个时代耆英多而魏源少。当庚申之变以后中国人再度议论这个题目的时候,二十年的光阴已经过去了。
1703042499
1703042500 (1990 年)
1703042501
1703042502 1 《林则徐关于鸦片战争的书札》,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鸦片战争》(二),神州国光社 1954 年版,568—569 页。
1703042503
1703042504 2 《清史列传》第 10 册,3090 页。
1703042505
1703042506 3 《诰授振威将军广东全省水师提督关忠节公传》,《颐志斋文钞》卷一,4 页 b。
1703042507
1703042508 4 《江南提督陈忠愍公殉节略》、《陈将军画像记》,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鸦片战争》(六),356—357 页;《清诗铎》,679 页。
1703042509
1703042510 5 《清诗铎》,676 页。
1703042511
1703042512 6 《诰授振威将军广东全省水师提督关忠节公传》,《颐志斋文钞》卷一,4 页 a。
1703042513
1703042514 7 《清史列传》第 10 册,3090 页。
1703042515
1703042516 8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鸦片战争》(六),392 页。
1703042517
1703042518 9 《夷氛闻记》,《鸦片战争》(六),32—33 页。
1703042519
1703042520 10 《清宣宗实录》,《鸦片战争》(一),417 页。
1703042521
1703042522 11 《英夷入粤纪略》,《鸦片战争》(三),18 页。
1703042523
1703042524 12 《清诗铎》,408 页。
1703042525
1703042526 13 《郭嵩焘诗文集》,岳麓书社 1984 年版,34 页。
1703042527
1703042528 14 《清道光朝留中密折》,《鸦片战争》(三),516 页。
1703042529
1703042530 15 《鸦片战争史料》,《鸦片战争》(三),171 页。
1703042531
1703042532 16 《英夷入粤纪略》,《鸦片战争》(三),23 页。
1703042533
1703042534 17 道光朝《筹办夷务始末》卷三二,中华书局 1964 年版,第 3 册,1198 页。
1703042535
1703042536 18 道光朝《筹办夷务始末》卷三三,第 3 册,1226 页。
1703042537
1703042538 19 同上书,卷十二,第 1 册,380 页。
1703042539
1703042540 20 琦善所派窥察夷情者。
1703042541
1703042542 21 道光朝《筹办夷务始末》卷十五,第 1 册,478 页。
1703042543
1703042544 22 《溃痈流毒》,《鸦片战争》(三),344 页。
1703042545
[ 上一页 ]  [ :1.70304249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