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3047182
1703047183
【原文】彖曰:天地解而雷雨作,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1)。天地否结,则雷雨不作,交通感散,雷雨乃作也。雷雨之作,则险厄者亨,否结者散,故百果草木皆甲坼也。解之时大矣哉(2)。无所而不释也。
1703047184
1703047185
【注释】(1)天地解而雷雨作,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雷指上卦震,雨指下卦坎。甲,此处指种子的外壳;坼,破裂。此句以雷雨之象释“解”之义。(2)解之时大矣哉:归结上文,叹美“舒解”之时的宏大功效。
1703047186
1703047187
【译文】《彖传》说:天地舒解时雷雨兴起,雷雨兴起后百果草木的种子舒展发芽,绽开外皮(天地之气否结,雷雨不会兴起。当天地交相感应而解散时,雷雨于是兴起了。当雷雨兴起时,那些身处危险困难境地而能奋发的事物将会吉祥,阻滞的事物将会消散,所以百果草木种子都破壳而出)。解之时的功效是多么宏大呀(处解之时,没有什么是不可以舒解的)!
1703047188
1703047189
【原文】六三:负且乘,致寇至,贞吝(1)。处非其位,履非其正,以附于四,用夫柔邪以自媚者也。乘二负四,以容其身,寇之来也。自己所致矣,虽幸而免,正之所贱也。
1703047190
1703047191
【注释】(1)负且乘,致寇至,贞吝:此谓六三处“解”之时,阴柔失正,乘凌九二阳刚之上而攀附于九四,犹如“小人”窃居高位,故以负重而乘车,招致强盗来抢夺为喻,明其处于非份之位,不能长久。但爻辞又发规劝“小人”改邪向善之意。《周易正义》:“负且乘,致寇至”者,六三失正无应,下乘于二,上附于四,即是用夫邪佞以自说媚者也。乘者,君子之器也。负者,小人之事也。施之于人,即在车骑之上,而负于物也。故寇盗知其非己所有,于是竞欲夺之,故曰“负且乘,致寇至”也。“贞吝”者,负乘之人,正其所鄙,故曰“贞吝”也。
1703047192
1703047193
【译文】六三:背负重物而身乘大车,必招致强盗来抢夺,虽正,也是很鄙吝的(六三处在九四之下、九二之上,比喻处在自己不应处的位置,做着自己不该做的事。依附于九四,采用奸邪伪善的手段谄媚巴结。乘凌九二阳刚之上而攀附于九四,来容纳自身。强盗之所以来抢夺,是自己造成的啊!哪怕侥幸免除了灾难,但这仍是君子所鄙视的行为)。
1703047194
1703047195
损 卦
1703047196
1703047197
【卦旨】损卦是《周易》六十四卦之第四十一卦,这个卦是异卦相叠(下兑上艮)。艮为山,兑为泽。上山下泽,大泽浸蚀山根,损益相间,损中有益,益中有损。二者之间,不可不慎重对待。损为减损之意。最好的损是减损自己的欲望,以增益自己的德行。
1703047198
1703047199
【原文】象曰:山下有泽,损(1)。君子以惩忿窒欲(2)。可损之善,莫善损忿欲也。
1703047200
1703047201
【注释】(1)山下有泽,损:释损卦上艮为山、下兑为泽之象。(2)君子以惩忿窒欲:《周易正义》:泽在山下,泽卑山高,似泽之自损以崇山之象也。君子以法此损道,以惩止忿怒,窒塞情欲。夫人之情也,感物而动,境有顺逆,故情有忿欲。惩者息其既往,窒者闭其将来。忿欲皆有往来,惩窒互文而相足也。《周易禅解》:山下有泽,则山必日损。君子以为吾心之当损者莫若忿欲,故惩忿则如摧山,窒欲则如填壑,俾复于平地而后已也。
1703047202
1703047203
【译文】《象传》说:山下有泽,是减损的象征。效法损卦的精神,君子要控制自己的愤怒、克制自己的欲望(最好的减损,莫过于惩忿窒欲)。
1703047204
1703047205
【原文】彖曰:损益盈虚,与时偕行(1)。自然之质,各定其分,损益将何加焉。非道之常。故必与时偕行也。
1703047206
1703047207
【注释】(1)损益盈虚,与时偕行:总结“损益”之道重在适时。《周易正义》:“盈虚”者,凫足短而任性,鹤胫长而自然。此又云“与时偕行”者,上既言“损刚益柔”,不可常用,此又泛明损益之事,体非恒理,自然之质,各定其分。凫足非短,鹤胫非长,何须损我以益人。虚此以盈彼,但有时宜用,故应时而行,故曰“损益盈虚,与时偕行”也。《周易禅解》:下济为益,上行为损。此圣贤观于天下万世不易之道而立此名也。上必有孚,乃可损下而元吉无咎。下必可贞,乃利有攸往以益上。虽二簋亦可用享。盖不过各论其时,但贵与时偕行而已。
1703047208
1703047209
【译文】《彖传》说:事物的减损增益、盈满亏虚,一定要依照时节的要求而进行(自然所生之万物,各自有自己特定的定位分工,减损增益又怎么能随意加其于上呢!这是不符合正常规律的,所以凡事一定要顺应时节的要求而进行)。
1703047210
1703047211
益 卦
1703047212
1703047213
【卦旨】益卦是《周易》六十四卦之第四十二卦。这个卦是异卦,下震上巽相叠。巽为风,震为雷。风雷激荡,其势愈强,风雷相助互长,交相助益。此卦与损卦相反。损的后面是益,损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必定会转变为益,所以益卦在损卦之后。损卦是损下以益上,所以叫做损。益卦是损上以益下。损上益下,实际是下益上也益,所以叫做益卦。君子观此卦,能够迁善改过,则善莫大焉。
1703047214
1703047215
【原文】象曰:风雷,益(1)。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矣(2)。从善改过,益莫大焉。
1703047216
1703047217
【注释】(1)风雷,益:释益卦上巽为风、下震为雷之象。(2)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矣:迁,犹言“向往”。这是说君子观“益”象,能迁善改过,以此交相增益己德。《周易正义》:迁谓迁徙慕尚,改谓改更惩止。迁善改过,益莫大焉,故君子求益,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也。
1703047218
1703047219
【译文】《象传》说:风起雷动,交相助益,象征“增益”。君子观此卦象,从而见善举则仿效从之,有过错则主动改正(依从善道,改正过失,这样得到的好处很大啊)。
1703047220
1703047221
【原文】彖曰:益,损上益下,民悦无疆,自上下下,其道大光(1)。利有攸往,中正有庆(2)。五处中正,自上下下,故有庆也,以中正有庆之德,有攸往也,何适而不利哉。
1703047222
1703047223
【注释】(1)损上益下至其道大光:前“下”为动词,后“下”为方位名词。这四句以上下卦象来释卦名“益”,谓巽阴居上,震阳居下,巽顺不违震,故有“损上益下”之象。能“损上益下”,“自上下下”,自然民众欣悦,道义生光。(2)利有攸往,中正有庆:《周易正义》:此就九五之爻,释“利有攸往,中正有庆”也。五处中正,能“自上下下”,则其道光大,为天下之所庆顺也。“以中正有庆之德”,故所往无不利焉。益之所以“利有攸往”者,正谓中正有庆故也。
1703047224
1703047225
【译文】《彖传》说:增益,就是损抑尊贵,增益下民,这样民众喜悦无限;尊贵者礼贤下士,损上利民,其道必能大放光芒。利有所往,以中正之道让天下人受益,天下都能得到其福报和喜庆(九五刚中居正而能损上益下,所以有祥庆之象。以九五尊位和祥庆的德行,可以前往任何地方,无论前往何处皆是有利的)。
1703047226
1703047227
升 卦
1703047228
1703047229
【卦旨】升卦是《周易》六十四卦之第四十六卦。这个卦是异卦,下巽上坤相叠。坤为地、为顺,巽为木、为逊。大地生长树木,逐步成长,日渐高大成材,喻事业步步高升,前程远大,故名“升”。升为前进而上之意。升卦说明的是君子处于上升之时,应注重修德,坚持诚信贞正,依靠正道寻求发展。
1703047230
1703047231
【原文】象曰:地中生木,升(1)。君子以慎德(通行本慎作顺),积小以成高大(2)。
[
上一页 ]
[ :1.70304718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