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3047285
【原文】象曰:洊雷,震(1)。君子以恐惧修省(2)。
1703047286
1703047287
【注释】(1)洊雷,震:洊,同“荐”,再、屡次、接连之意,释震卦上下都是震雷之象。(2)君子以恐惧修省:说明君子观震卦之象,悟知应当恐惧“天威”,自我修省。《周易正义》:“君子以恐惧修省”者,君子恒自战战兢兢,不敢懈惰,今见天之怒,畏雷之威,弥自修身省察己过,故曰“君子以恐惧修省”也。《周易禅解》:君子不忧不惧,岂俟雷洊震而后恐惧修省哉。恐惧修省,正指平日不睹不闻慎独功夫。平日功夫能使善长恶消,犹如洊雷能使阳舒阴散也。惟其恐惧修省惯于平日,故虽遇洊雷,亦复不忧不惧矣。问曰:孔子迅雷风烈必变,复云何通?答曰:此是与天地合德,变则同变,亦非忧惧。
1703047288
1703047289
【译文】《象传》说:接连而响的巨雷,使人震动。君子因此心生敬畏恐惧之感,自我修身省过。
1703047290
1703047291
【原文】彖曰:震,亨(1)。震来虩虩,恐致福也(2)。
1703047292
1703047293
【注释】(1)震,亨:这是用卦辞“亨”来释卦名“震”。(2)震来虩虩,恐致福也:虩虩,音细细,形容恐惧的样子。《周易正义》:“震来虩虩,恐致福也”者,威震之来,初虽恐惧,能因惧自修,所以致福也。”《周易禅解》:恐惧乃能致福。福不可以幸邀,所谓生于忧患也。
1703047294
1703047295
【译文】《彖传》说:巨雷震动,可以亨通。震雷响起,使万物感到恐惧,因恐惧而戒慎,反而会因此而得福。
1703047296
1703047297
【原文】震惊百里,惊远而惧迩也(1)。威震惊乎百里,则惰者惧于近矣。出,可以守宗庙社稷,以为祭主也(2)。明所以堪长子之义也,不丧匕鬯,则已出可以守宗庙也。
1703047298
1703047299
【注释】(1)震惊百里,惊远而惧迩也:迩,近也。本句是解释卦辞“震惊百里”。《周易正义》:“震惊百里,惊远而惧迩”者,言威震惊于百里之远,则惰者恐惧于近也。(2)出,可以守宗庙社稷,以为祭主也:出,指君主外出。守宗庙、为祭主,指震有“长子”之象,故当君主外出时可以留守执掌国政。《周易正义》:出,谓君出巡狩等事也。君出,则长子留守宗庙社稷,摄祭主之礼事也。
1703047300
1703047301
【译文】雷造成的震动震惊百里,让在远处的人为之震惊、在近处的人为之恐惧(君主的政令如巨雷震惊百里,那么懒惰的人就害怕接近了)。这样即使君主外出,也能够有长子留守宗庙社稷,担当主持祭祀的重任(说明之所以委任长子的道理。只要长子能不丢失匕鬯,那么君王外出后长子留守,也可以担当主持祭祀的重任)。
1703047302
1703047303
艮 卦
1703047304
1703047305
【卦旨】艮卦是《周易》六十四卦之第五十二卦。这个卦是同卦,下艮上艮相叠。艮为山,二山相重,喻静止,意为“抑止”。它和震卦相反。高潮过后,必然出现低潮,进入事物的相对静止阶段。艮卦说明人应当自我节制,抑止自己的言行,静止如山,宜止则止,宜行则行。行止即动和静,都不可失机,应恰到好处,动静得宜,适可而止。
1703047306
1703047307
【原文】象曰:兼山,艮(1)。君子以思不出其位(2)。各止其所,不侵官也。
1703047308
1703047309
【注释】(1)兼山,艮:释艮卦上下卦均为艮之象。兼,“重”之意。因为艮卦上下卦均为艮,艮为山,所以这里“兼山”指两山重叠。(2)君子以思不出其位:位,本位,指本分所守之位。这是说明君子观艮象,悟知“抑止”邪欲的道理,所以思想不敢逾越本位。《周易正义》:“君子以思不出其位”者,止之为义,各止其所。故君子于此之时,思虑所及,不出其已位也。
1703047310
1703047311
【译文】《象传》说:两座山重叠,是抑止之象。君子因此自我抑制内心的欲望,不敢超越其位分(各自做好自己的事情,不要超越自己的位分)。
1703047312
1703047313
【原文】彖曰:艮,止也。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1)。止道不可常用,必施于不可以行,适于其时,道乃光明。
1703047314
1703047315
【注释】(1)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这四句旨在进一步阐述“抑止”之道要适时而用,才能动静得宜,而“抑止”的道理也因此而“光明”。《周易正义》:“艮,止也”者,训其名也。“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者,将释施止有所光明,施止有时,凡物之动息,自各有时运。
1703047316
1703047317
【译文】《彖传》说:“艮”,抑止之意。观察时势,当止则止,宜行则行,只要行止不失其时机,其前途将会更加光明(抑止之道不可以经常用,只有在不得不实施的情况下才采用。只有在适合的时机用,才能显现抑止之道的好处)。
1703047318
1703047319
丰 卦
1703047320
1703047321
【卦旨】丰卦是《周易》六十四卦之第五十五卦。这个卦是异卦相叠(下离上震)。离为火,震为雷,电闪雷鸣,成就巨大,喻达到顶峰,如日中天。意为“丰大”。说明丰沛盛大之时,应当更加注重修德慎行,以保安泰。同时也说明了盛极必衰的必然规律。
1703047322
1703047323
【原文】丰:亨,王假之(1)。大而亨者,王之所至也。勿忧,宜日中(2)。丰之为义,阐弘微细,通夫隐滞者也。为天下之主,而令微隐者不亨,忧未已也,故至丰亨,乃得勿忧也。用夫丰亨不忧之德,宜处天中以遍照者也,故曰宜日中也。
1703047324
1703047325
【注释】(1)亨,王假之:假,达到之意。这是说明物“丰”可亨通,但至丰之道,必须有德者才能获得,所以用“王假之”作比喻。《周易正义》:“丰,亨”者,“丰”,卦名也,《彖》及《序卦》,皆以“大”训“丰”也。然则丰者,多大之名,盈足之义。财多德大,故谓之为丰。德大则无所不容,财多则无所不齐。无所拥碍谓之为“亨”,故曰“丰,亨”。“王假之”者,假,至也。丰亨之道,王之所尚,非有王者之德,不能至之,故曰“王假之”也。(2)勿忧,宜日中:日中指太阳正中,比喻保持丰德。《周易正义》:勿,无也。王能至于丰亨,乃得无复忧虑,故曰“勿忧也”。用夫丰亨无忧之德,然后可以君临万国,遍照四方,如日中之时,遍照天下,故曰“宜日中”也。《周易禅解》:家有妻妾则丰,国有多士则丰,观心有事禅助道则丰,丰则必亨。然非王不足以致丰。丰则可忧,而勿徒忧,但宜如日之明照万汇可也。
1703047326
1703047327
【译文】丰卦象征丰盈硕大,亨通,只有圣王可以达到这个境界(硕大而亨通的境界,是只有圣王才能够达到的)。不用忧虑,圣王行事如日在中天,照耀无所不及(丰卦的含义,在于让微细之物也能够发扬光大,能够通达隐居之人。作为天下的君主,而让微小事物、隐居之人不能够亨通,这样会忧患不停啊!所以只有当达到了丰盈亨通时,才能够不担忧啊。而有丰盈亨通不担忧的德行,适合像太阳位居中天一样遍照四方,所以说“宜日中”)。
1703047328
1703047329
【原文】象曰:雷电皆至,丰(1)。君子以折狱致刑(2)。文明以动,不失情理。
1703047330
1703047331
【注释】(1)雷电皆至,丰:释丰卦上震为雷、下离为火之象。(2)君子以折狱致刑:折狱,判决诉讼案件。致刑,动用刑罚的意思。这是说明君子效法雷之威动以“折狱”、电之光明以“致刑”,那么刑狱之事就不会违背实情了。《周易正义》:“君子以折狱致刑”者,君子法象天威而用刑罚,亦当文明以动,折狱断决也。断决狱讼,须得虚实之情;致用刑罚,必得轻重之中。若动而不明,则淫滥斯及。故君子象于此卦而折狱致刑。《周易禅解》:折狱如电之照,致刑如雷之威。天之雷电,偶一至焉,常至则物必坏。君子之用刑狱,不得已尔,轻用则民必伤。天之雷电必在盛夏,君子之用刑狱必于丰乐康阜之时。
1703047332
1703047333
【译文】《象辞》说:雷声和电光一起到来,有威有明,象征丰盈硕大。君子取此象之意,明断案件,按律量刑(一举一动都要文明,不能够违背情理)。
1703047334
[
上一页 ]
[ :1.70304728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