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3048100
1703048101
【译文】“啊!慎重地结束一件事要如开始时一样战战兢兢(开始做一件事时没有不慎重的,但很少有能够小心谨慎一直到结束的。所以告诫要善始善终)。对符合礼节的事情大为宣扬,对不循法度昏乱残暴的事覆盖不宣(对守礼的要尽心培养树立榜样,对无知妄为的要予以严惩隐恶不宣)。敬奉上天的意志,才可永保上天赋予的使命(君王能够这样对待国事,这就是敬奉天命安邦定国之道啊)。
1703048102
1703048103
【原文】王归自克夏,至于亳(1),诞(2)告万方。诞,大也,以天命大义告万方之众人。曰:“夏王灭德作威,以敷(3)虐于尔万方百姓。夏桀灭道德,作威刑,以布行虐政于天下百官,言残酷也。肆台小子(4),将天命明威(5),弗敢赦(6)。其尔万方(7)有罪,在予一人;自责化不至也。予一人有罪,无以(8)尔万方。无用汝万方,言非所及也。乌虖!尚(9)克时忱(10),乃亦有终。”忱,诚也,庶几(11)能是诚道,乃亦有终世之美也。
1703048104
1703048105
【注释】(1)亳:古都邑名,商汤的都城。(2)诞:大,程度、情势等不同一般。(3)敷:施予,施行。(4)肆台小子:肆,迨,及至。台,我。小子,自称谦词。(5)将:愿,请。明威:指上天圣明威严的旨意。(6)赦:宽免罪过。(7)尔万方:尔,你,你们。万方,万邦,各方诸侯。(8)以:连及。(9)尚:通“常”。(10)忱:真诚。(11)庶几:差不多,近似。
1703048106
1703048107
【译文】“打败夏桀后,大王自夏都回师,到达亳后,便隆重地诏告天下(诞,大。阐述天命的大义,昭告天下人民),说:‘夏王丧失道德,滥用刑罚,对各方百姓施行残害(夏桀无视道德的作用,一味迷信法制,滥用刑罚,在全国上下推行苛严的刑法,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暴政啊)。因此,我奉行天命以显示天威,不敢赦免桀的罪行。如果说全天下的人都有罪,那就把这些罪过都加到我一个人的头上吧(自责自己的德行不足以教化所有的人,使他们免于罪责)。我愿意一个人承担所有的惩罚,愿从此以后一切灾祸都与你们无关。’(与所有的人无关,就是说要让大家从此不再被灾祸连累)。啊!能够常常保持这样一颗真诚的心,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善始善终之道啊(忱,真诚。如果为人君者都能够这样真诚有道,那就可以称得上善始善终了)!”
1703048108
1703048109
【原文】成汤既殁(1),伊尹作《伊训》(2),作训以教道太甲也。曰:“乌虖!古有夏先后(3),方(4)懋厥德,罔有天灾。先君,谓禹以下少康以上贤王,言能以德禳灾(5)也。于其子孙弗率(6),皇天(7)降灾,假手(8)于我有命(9)。言桀不循其祖道,天下祸灾,借手于我,有命商王诛讨(10)之也。
1703048110
1703048111
【注释】(1)殁:死,去世。(2)伊尹作伊训:伊尹,商汤大臣,名伊,一名挚,尹是官名。相传生于伊水,故名。是汤妻陪嫁的奴隶,后助汤伐夏桀,被尊为阿衡。汤去世后历佐卜丙(即外丙)、仲壬二王。后太甲即位,因荒淫失度,被伊尹放逐到桐宫,三年后迎之复位。伊训,伊尹为教导太甲而写的一篇训诫文章。(3)先后:先世君王。(4)方:副词。表示某种状态正在持续或某种动作正在进行。犹“正”。(5)禳:除。禳灾,指去除灾祸。(6)率:遵行,遵循。(7)皇天:对天及天神的尊称。(8)假手:借他人之手来达到自己的目的。(9)有命:天命。有,助词。(10)诛讨:征伐,讨伐。
1703048112
1703048113
【译文】成汤去世以后,伊尹写作了一篇《伊训》(作这篇训诫文是用来教导太甲的),文中说:“啊!想前代夏朝先世的君王,那时正勉力完善其美德,因此天下没有灾祸(先世的君王,指自禹以下至少康以上这中间的历代贤王,谓修德可以消除灾祸的道理)。到了他们的子孙,因为不再遵循先王之道,于是上天降灾,借我殷商之手来实现上天的旨意(谓夏桀不遵循先祖修德禳灾之道,于是上天借我之手降祸于夏朝。意谓商王是应上天的旨意,去讨伐夏桀的)。
1703048114
1703048115
【原文】惟我商王,布昭圣武(1),代虐以宽,兆民允怀(2)。言汤布明武德,以宽政代桀虐政,兆民以此皆信怀我商王之德也。
1703048116
1703048117
【注释】(1)圣武:圣明英武。(2)允怀:真诚的思念。
1703048118
1703048119
【译文】“再看看今天我们的商王:向全天下展示他的圣明与英武,以宽和之道取代了残暴之政,使亿万百姓都无比地怀念他(谓汤王广布圣明之道,展示武德,以宽和的仁政代替了夏桀的暴政,天下亿万百姓都因此而真诚地怀念我们商王的美德)。
1703048120
1703048121
【原文】今王嗣(1)厥德,罔弗在初。言善恶之由,无不在初,欲其慎始也。立爱(2)惟亲,立敬(3)惟长,始于家邦,终于四海。言立爱敬之道,始于亲长,则家国并化,终洽(4)四海也。
1703048122
1703048123
【注释】(1)嗣:继承,接续。(2)爱:仁爱之心。(3)敬:敬畏之心。(4)洽:通达。亦有和洽、融洽之义。
1703048124
1703048125
【译文】“如今陛下欲继承先王的美德,一切都要从最初就开始做起啊(谓一切善恶成败,无不形成于最初的起心动念,希望大王凡事都能够慎于始啊)。在事奉父母亲人的过程中建立起自己的仁爱之心,在与长者恭敬相处的过程中建立起自己的敬畏之心,这样爱敬之风起始于家庭和邦国,最终必将扩展到整个天下(谓要树立爱敬之道,必得从家中的亲人长辈开始,这样家庭和国家同时都被美德所化,和谐、融洽之风最终必将通达于天下)。
1703048126
1703048127
【原文】乌虖!先后(1)敷求(2)哲人(3),俾(4)辅于尔后嗣(5),敷求贤智,使师辅于尔嗣王,言仁及后世也。制官刑(6),儆(7)于有位。言汤制治官刑法,儆戒百官也。
1703048128
1703048129
【注释】(1)先后:先王。(2)敷求:广求、遍求。敷,通溥,普遍。(3)哲人:智慧卓越的人。(4)俾:使。(5)尔后嗣:尔,你,你们。后嗣,继承者。(6)官刑:治理官吏的刑法。(7)儆:告诫,警告。
1703048130
1703048131
【译文】“啊!先王(成汤)广求聪明贤达之人,让他们辅佐你等后来的继承者(遍求贤达有大智慧的人作为国师,来帮助你等王位的继承者。谓汤王的仁德惠及后世)。他专门制定了《官刑》,以儆戒百官(谓汤王专门制定了治理官吏的刑法,用来告诫群臣要勤于修身,不可肆意违犯)。
1703048132
1703048133
【原文】曰:‘敢有恒舞于宫,酣歌(1)于室,时谓巫风(2);常舞则荒淫也。乐酒曰酣,事鬼神曰巫也。敢有徇(3)于货色(4),恒于游畋(5),时谓淫风(6);徇,求也,昧求财货美色,常游戏田猎,是淫过之风俗。敢有侮圣言,逆忠直,远耆德(7),比(8)顽童,时谓乱风(9)。狎(10)侮圣人之言而不行,拒逆忠直之规而不纳,耆年有德疏远之,童稚顽嚣(11)亲比之,是谓荒乱之风俗也。
1703048134
1703048135
【注释】(1)酣歌:沉湎于饮酒歌舞。(2)时:是,这。巫风:指歌舞作乐的风气。巫觋以歌舞事神,故称。(3)徇:贪求,营谋。(4)货色:财货和女色。(5)游畋:出游打猎。(6)淫风:耽于逸乐的风气。(7)耆德:年老有德的长辈。(8)比:亲近。(9)乱风:乱礼败俗的风气。(10)狎:戏谑,狎玩。狎侮:轻慢侮弄。(11)顽嚣:亦作顽嚚。愚妄奸诈。
1703048136
1703048137
【译文】“《官刑》中写道:胆敢经常在宫中观赏舞蹈、在家中醉酒、听歌的,这就叫做巫风(经常沉湎在歌舞取乐中就会流于荒淫。好酒贪杯叫“酣”,作舞以事奉鬼神的人叫“巫”);有胆敢贪图财物、女色,经常游乐围猎的,这就叫做淫风(徇,是求的意思。愚昧失德,只知道贪图一时的财货美色,沉湎于游乐打猎,这是放纵过度的习气啊);胆敢有轻慢圣人的言论、拒绝忠直的规劝、疏远年老德高者却亲近刁钻顽劣的市井少年的,这叫做乱风(轻慢侮弄圣人的教诲而不能依照奉行,对忠直之士的规谏拒而不纳,远离德高望重的长者,却与社会上一些愚妄奸诈的年轻人常常混在一起,这些都是荒乱的习气啊)。”
1703048138
1703048139
【原文】惟兹(1)三风十愆(2),卿士有一于身家必丧,有一过则德义废,失位亡家之道也。邦君有一于身国必亡。诸侯犯此,国亡之道也。臣下弗匡(3),其刑墨(4)。’邦君卿士,则以争臣(5)自匡正。臣不正君,服墨刑,凿(6)其额(7),涅(8)以墨也。
1703048140
1703048141
【注释】(1)兹:代词,此,这。(2)愆:罪过,过失。(3)匡:匡正。纠正,扶正。(4)其刑墨:对其使用“墨刑”。(5)争臣:能直言诤谏的大臣。争,通“诤”。(6)凿:穿孔,打孔。(7)额:额头。(8)涅:染黑,染污。指在人身上刺涂黑色文字或图纹。
1703048142
1703048143
【译文】“以上这三种风气、十种劣行,公卿士大夫自身沾染其中一例,他的食邑必会丧失(只要有了其中的一种过失,那么他的道德就会荒废,这是一条走向身败名裂的败家之路啊);诸侯自身沾染其中一例,他的封国必会灭亡(如果是一国之君不幸触犯了,那就是一条亡国之路啊)。臣下如果不匡正国君的错误,就将服以墨刑(所以,作为国君和公卿士大夫,就一定要依赖、仰仗臣下的直言诤谏,使自己的过失及时得到匡正。大臣发现君王的过错而不加以扶正,就应当对其施以墨刑,在其额头上凿上黑色的标记,以儆效尤)。”
1703048144
1703048145
【原文】“乌虖!嗣王祗(1)厥身,念哉!言当敬身,念祖德也。惟上帝弗常(2)。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3)。祥,善(4)也。天之祸福,唯善恶所在,不常在一家也。尔惟(5)德罔小,万邦惟(6)庆。修德无小,则天下赖(7)庆也。尔惟弗德罔大,坠(8)厥(9)宗(10)。”苟为不德无大。必坠失宗庙。此伊尹至忠之训也。
1703048146
1703048147
【注释】(1)祗:敬。(2)弗常:不常,不固定。(3)殃:祸患,灾难。(4)善:吉祥,美好。(5)惟:为。(6)惟:助词。(7)赖:得益,受益。(8)坠:丧失,败坏。(9)厥:其。(10)宗:祖庙。这里代指国家。
1703048148
1703048149
【译文】“啊!承继帝位的君王应当恭身自爱,念念不忘祖德啊(谓人应当自珍自爱,就是要时时思念祖宗之德,不给列祖列宗脸上抹黑)!上天的眷顾不是专对哪一家的,对行善者,就会赐予各种吉祥;对作恶者,就会降给各种灾祸(祥,是善的意思。在古代,“善”也有吉利、美好的含义。上天降祸还是降福,全在人之行善还是行恶,并不会固定地偏向于哪一家啊)。你们行有德之事不论多小,天下人都会为之庆幸(修德行善无论多小,都会令天下人民受益并庆幸)。你们行无德之事即便不大,也是失去宗庙(亡国)的开始(如果是不善的行为,纵然不够大,也必将导致亡国之患。这一段话确是伊尹至诚至忠的告诫啊)。”
[
上一页 ]
[ :1.703048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