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3061176
1703061177
【译文】最圆满的东西,看上去却好像是有缺憾的(这里说的是道德有大成的君子。好像还有缺憾,指的是因为抛弃了名声,隐藏起荣誉,所以总好像还有缺损而不完备),但它的作用永远不会衰败(他的用心是这样,那么就没有衰败穷尽的时候啊);最充实的东西,看上去却好像是空虚的(这是说道德品行完备的君子。如空虚,指的是虽尊贵但却不敢骄傲,虽富有但却不敢奢侈),它的作用永远不会枯竭(如此存心,其作用自然会无穷无尽)。最中直的看上去好似可弯可曲(大直,说的是修身行道的原则,正直如一。如屈,指的是不与别人争长短,所以看上去好像可屈可折似的),最灵巧的好似笨拙(大巧,是说多才能和技巧。如拙,是说不敢向人展现自己的才能),最雄辩的好似口钝(大辩,是说智慧而无疑惑。如讷,是说不显露言辞)。清静无为,可以使天下持正而长久(能清能静,则能为天下长久保持端正,那么就没有终止的时候)。
1703061178
1703061179
【原文】天下有道(1),谓人主有道也。却走马(2)以粪(3);粪者,治田也。兵甲不用,却走马以治农田也。天下无道(4),谓人主无道也。戎马(5)生于郊(6)。战伐不止,戎马生于郊境之上,久不还也。罪莫大于可欲(7),好淫色也。祸莫大于不知足,富贵不能自禁止也。咎(8)莫大于欲得。欲得人物,利且贪。故知足之足,常足矣。无欲心也。
1703061180
1703061181
【注释】(1)有道:指政治清明,有德政。(2)却走马:意为好的战马都退役了。却,退、使退。走马,即良马,善走的马。(3)粪:施肥。(4)无道:暴虐,没有德政。(5)戎马:军马,战马。(6)郊:郊野。泛指城外、野外。(7)可欲:指足以引起欲念的事物。(8)咎:过失,罪过。
1703061182
1703061183
【译文】国家治理有道(是说君主有道),好的战马都被赶去耕田(粪,是指耕种田地。军队不需要的时候,把好的战马都用于耕种农田。国家政治混乱(是说君主治理国家不遵循大道),战马便长年服役于郊野(战乱不止,战马被用于国境荒野,久久不能归来)。罪恶没有比任情纵欲更大的(荒淫好色),祸患没有比不知足更大的(富贵但自己不知道有禁忌),灾难没有比贪得无厌更惨的(想得到民众和财富,牟利并贪)。所以,只有知足的富足,才是长久的富足(没有贪欲之心)。
1703061184
1703061185
【原文】不出户,以知天下;圣人不出户以知天下者,以己身知人身,以己家知人家,所以见天下矣。不窥牖(1),以见天道。天道与人道同,人君清静,天气自正;人君多欲,天气烦浊。吉凶利害,皆由于己也。其出弥(2)远,其知弥少。谓去其家,观人家;去其身,观人身。所观益远,所知益少也。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3),上好道,下好德;上好武,下好力。圣人原小知大,察内知外也。不为而成。上无所为,则下无事,家给人足,物自化也。
1703061186
1703061187
【注释】(1)牖:窗户。(2)弥:更加,越发。(3)名:称说。
1703061188
1703061189
【译文】不出家门,就能知道天下之事(圣人足不出户就知道天下,是因为了解了自己就了解了别人,知道了自己家就知道了别人家,所以能知天下事);不望窗外,就能认识自然界的变化规律(天道与人道相感应。人君清净无为,天地之气自然和顺;人君多欲烦恼,天地之气就会烦乱恶浊。吉凶和好坏,都是由于自己啊)。谁走得越远谁就知道得越少(是说离开自己的家,去观察别人家;离开自身,去观察别人。所观察的越远,所知道的就越少)。因此圣人不必远行就能知道其实情,不必眼见就能说出其真相(君主崇尚大道,人民就崇尚德行;君主崇尚武力,百姓就会崇尚暴力。圣人推究小事就知道大事,观照自己的内心就知道外面的一切),不必作为就能成就其事功(君主无所作为,那么百姓就没有事。家庭丰足人民满足,自然得到教化)。
1703061190
1703061191
【原文】损(1)之又损之,损情欲,又损之,所以渐去之。以至(2)于无为(3);无为而无不为。情欲断绝,德与道合,则无所不施,无所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4),取,治也。治天下常当以无事,不当劳烦民也。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及其好有事,则政教烦,民不安,故不足以治天下也。
1703061192
1703061193
【注释】(1)损:指去除心中的欲望。损,减损、去除。(2)以至:达到。(3)无为:为就是“有”,一切起心动念造作都是“为”。无为,不起心动念。(4)无事:指无为。
1703061194
1703061195
【译文】欲望减少再减少(减少情欲,再减少,这样来渐渐去除欲望),以至于无所作为,遵从自然规律,看似无所作为,实则无所不为(情欲断绝,德与道合,就能惠及万物,无所不成)。要想治理好天下,就得经常减少人为之事(取,是指治理。治天下常当以无事,不应当劳烦人民)。如果经常有劳民之事,就不可能治理好天下(等到治理国家多事,必定政务和教令烦复扰民,民不得安,所以不足以治理天下)。
1703061196
1703061197
【原文】圣人无常心(1),圣人重改更,贵因循,若自无心也。以百姓心为心。百姓心之所便,因而从之。善者(2),吾善(3)之;百姓为善,圣人因而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百姓为不善,圣人化之使善。信者(4),吾信(5)之;百姓为信,圣人因而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百姓为不信,圣人化之使信也。
1703061198
1703061199
【注释】(1)无常心:没有什么一定的想法。不执着的意思。(2)善者:善良的人。(3)善:善待的意思。(4)信者:讲信用的人。(5)信:以诚信相待。
1703061200
1703061201
【译文】圣人永远没有自己的愿望(圣人注重察机应时,随缘而化,贵在遵循自然大道,好像没有自己的想法一样),以百姓的愿望为自己的愿望(根据大众根机的深浅,怎样适合便怎样去做)。对待良善的人,我报之以良善(百姓有了善行,圣人欢喜赞叹,与之一起为善);对待不善的人,我亦报之以良善(百姓不能为善,圣人以身作则,通过教化皆使之向善)。对待诚信的人,我报之以诚信(百姓讲信用,圣人欣然响应,与之一起诚实守信);对待不信的人,我亦报之以诚信(百姓不讲信用,圣人以身作则,通过教化使大家都能诚实守信)。
1703061202
1703061203
【原文】生(1)而不有(2),道生万物,不有取以为利。为(3)而不恃(4),道所施为,不恃望其报也。长(5)而不宰(6),道长养万物,不宰割以为利用也。是谓玄德(7)。道之所行,恩德玄暗,不可得见也。
1703061204
1703061205
【注释】(1)生:生养。(2)有:占有,据有。(3)为:治理。(4)恃:依赖,依靠。(5)长:生长,成长。(6)宰:主宰。(7)玄德:指自然无为的德性。王弼注:“凡言玄德,皆有德而不知其主,出乎幽冥。”《庄子》:“其合缗缗,若愚若昏,是谓玄德,同乎大顺。”《隋书》:“圣人体道成性,清虚自守,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故能不劳聪明而人自化,不假修营而功自成。其玄德深远,言象不测。”
1703061206
1703061207
【译文】滋生万物而不据为己有(道生养万物,不占有而取以为利),帮助万物而不恃功图报(道所作为,并不期望得到回报),育成万物而不去主宰它们(道长久养育万物,不加以支配而为自己所用),这就叫做玄德(道所起用的地方,恩德在暗处,不能看见)。
1703061208
1703061209
【原文】大道(1)甚夷(2),夷,平易也。而民好径(3)。径,邪不平也。大道甚平易,而人好从邪,不平正。朝(4)甚除(5),高台榭,宫室修。田甚芜(6),农事废,不耕治。仓甚虚(7);五谷伤害,国无储也。服(8)文采(9),好饰伪,贵外华。带(10)利剑,尚刚强,武且奢。厌(11)饮食,财货有余。多嗜欲,无足时。是谓盗夸,百姓不足,而君有余者,是犹劫盗以为服饰。持行夸人,不知身死家破,亲戚并随之也。非道也哉。人君所行如是,此非道也。
1703061210
1703061211
【注释】(1)大道:宽阔的道路。(2)夷:平坦。(3)径:步行小路。(4)朝:指朝廷。(5)除:整洁。(6)芜:土地不耕种而荒废。(7)虚:空虚。(8)服:衣服,服装。(9)文采:艳丽而错杂的色彩。(10)带:佩带。(11)厌:吃饱,饱足。后作“餍”。
1703061212
1703061213
【译文】大道很平坦(夷,平常而易于理解),有些人却爱走险僻之径(径,是邪曲不平坦的。大道非常平坦而易行,但人却偏偏喜欢走邪偏的小路,不喜平坦的正道)。宫殿很整洁(增高台木榭,宫室整饬),农田却很荒芜(农事荒废,不耕种修缮),仓库很空虚(五谷的生长被伤害,国库没有储备);王侯们崇尚穿着华丽的衣服(喜爱装饰,看重外在的浮华),佩带锋利的宝剑(崇尚刚猛强势,炫耀武力并且奢侈),饱食终日,财物富裕有余(嗜欲旺盛,没有满足时)。这就是“劫盗”的夸耀(百姓衣食不够,而君主多有剩余,这就如同是强盗偷来衣服,穿在身上游行来夸耀,不知道自己即将身死家破,连亲戚眷属也会受到连累),是不合乎“道”的呀(君主的行为如果是这样,这是不合道的啊)!
1703061214
1703061215
【原文】善建(1)者不拔(2)。建,立也。善以道立身立国者,不可得引而拔也。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道于身,爱气养神。其德如是,乃为真人。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道于家,父慈子孝,兄友弟顺,夫信妻贞。其德如是,乃有余庆。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道于乡,尊敬长老,爱养幼少。其德如是,乃无不覆及。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道于国,则君信臣忠,政平无私。其德如是,乃为丰厚。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人主修道于天下,不言而化,不教而治;下之应上,信如影响。其德如是,乃为普博。
1703061216
1703061217
【注释】(1)建:立。(2)拔:拔起,拔出。
1703061218
1703061219
【译文】善于以道立身立国者,就会坚不可摧(建,立的意思。善于以大道修身立国,就能立于不败之地,谁也不能动摇它)。以道修身,就能亲身体悟到“德”的真谛,一生受用无穷(于自身修道,就会懂得珍护元气,葆养正气,涵养精神。德行能够像这样,就可以称为真人了);以道齐家,“德”的余庆将会佑及子孙后代(于家修道,可以令做父亲的慈爱,做儿女的孝顺,做兄长的友爱,做弟弟的顺从,做丈夫的诚信,做妻子的忠贞。德行能够像这样,不仅全家受益,还能荫及子孙后代);以道兴乡,就能使民俗淳厚,德风长久(于乡里修道,尊敬长者老人,爱护养育婴幼儿童。德行能够像这样,则恩惠就能无所不及);以道治国,就能德运隆盛,国泰民安(于国修道,那么君主就会讲信用,臣子就会忠心,政治公平没有偏私。德行能够像这样,就可称得上隆盛了);以道行于天下,就能使圣贤的德教得到普遍的弘扬(君主用大道治理天下,不颁布政令就能实行教化,不需要通过言教天下就能得到治理,百姓臣子效法君主,如影随形,如响随身,不会有丝毫差误。德行能够像这样,就能真正显现出它广大无际的影响了)。
1703061220
1703061221
【原文】天下多忌讳(1),而民弥贫。天下,谓人主也。忌讳者,防禁也。令烦则奸生,禁多则下诈。相殆,故贫也。民多利器(2),国家滋(3)昏。利器者,权也。民多权则视者眩于目,听者惑于耳,上下不亲,故国家昏乱也。人多伎巧(4),奇物(5)滋起(6)。人,谓人君也。多伎巧,刻画宫观,雕琢章服,下则化上,日以滋起也。法物(7)滋彰(8),盗贼多有。法,好也。珍好之物滋生彰著,则农事废,饥寒并至,故盗贼多有。我(9)无为,而民自化;无所改作,而民自化成。我好静,而民自正;我不言不教,民皆自忠正也。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徭役,故皆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我去华文,民则随我为质朴。
1703061222
1703061223
【注释】(1)忌讳:避忌,顾忌。(2)利器:锋利的武器。(3)滋:通“孳”。滋生,繁殖。(4)伎巧:指精美奇巧的工艺品。(5)奇物:华而不实之物。(6)起:产生,发生。(7)法物:指技艺制作之物。(8)彰:明显,显著。(9)我:指君主自己。
1703061224
1703061225
【译文】天下的禁令、忌讳越多,人民就越贫穷(天下,是指君主。忌讳,是指防备禁戒。政令烦扰奸邪就会滋生,禁令繁多臣子就会欺诈。相互危害,所以会表现出种种不足)。民间利器越多,国家越混乱(利器,指权谋。百姓崇尚谋略、计策,则看的人目眩,听的人迷惑,上下寡恩少义,所以国家政治会出现昏暗混乱的局面)。人主看重技艺机巧,奇丽奢华之物就会兴起(人,是指君主。偏好技艺机巧,宫殿雕梁画栋、礼服纹饰繁复,百姓效仿奢华的风气就一天天地滋长起来了)。珍奇物品越多越精美,盗贼反而越多(法,是指好。珍贵的器物越多越精致,那么农事就会荒废,饥饿寒冷一起到来,所以盗贼就多了起来)。君王自己无所作为,而民众自然被教化(无所改变造作,而百姓的治理教化自然而成);君王自己喜好清静,而民众自会回归于中正之道(我不以言语去教导,百姓自然就会忠诚坚贞);君王自己不滥施徭役,而民众自会富足(圣人不征徭役,所以百姓自然富有);君王自己远离欲望,而民众自会质朴(我摒弃浮华修饰,百姓就会随我追求淳朴)。
[
上一页 ]
[ :1.70306117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