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3065392
1703065393
【题解】本篇主要是通过汉高祖和王莽两位历史人物的对比,告诉我们为政者真正要识大体,必须要从当下的国情出发,做到合情合理合法(大体者,皆是当之事也)。
1703065394
1703065395
【原文】凡人耳目所闻见,心意所知识,情性所好恶,利害所去就,亦皆同务焉。若材能有大小,智略有深浅,听明有暗照(1),质行(2)有薄厚,亦则异度焉。非有大材深智,则不能见其大体(3)。大体者,皆是当之事也。夫言是而计当,遭变而用权(4),常守正(5),见事不惑,内有度量,不可倾移,而诳以谲异(6),为知大体矣。如无大材,则虽威权如王翁,察慧(7)如公孙龙(8),敏给(9)如东方朔(10),言灾异如京君明(11),及博见多闻,书至万篇,为儒教授数百千人,只益不知大体焉。维王翁之过绝(12)世人有三焉,其智足以饰非夺是,辨能穷诘说士,威则震惧群,又数阴中(13)不快己者。故群臣莫能抗答其论,莫敢干犯匡谏,卒以致亡败,其不知大体之祸也。
1703065396
1703065397
【注释】(1)听明有暗照:明,视力。暗,晦暗、不亮。照,明亮。(2)质行:品德操行。(3)大体:有关大局的道理。(4)用权:采用权变的办法。(5)守正:恪守正道。(6)谲异:怪诞奇异。(7)察慧:聪明有智慧。(8)公孙龙:战国时期赵国人,名家代表人物,曾做过平原君的门客。他善于辩论,力倡“白马非马”之说,并与儒家的孔穿、阴阳家的邹衍等人进行过辩论。由于他坚持和创立了“坚白相离”的学说,后人又称他为“离坚白”派。公孙龙第一个从理论的高度提出了正名的原则,对中国古代逻辑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现存的《公孙龙子》一书有六篇论文,集中反映了他的哲学和逻辑思想。(9)敏给:犹敏捷。(10)东方朔:字曼倩,平原厌次(今山东惠民)人。武帝即位,征四方士人,东方朔上书自荐,诏拜为郎。后任常侍郎、太中大夫等职。他性格诙谐,言词敏捷,滑稽多智,常在武帝前谈笑取乐,“然时观察颜色,直言切谏”(《汉书·东方朔传》)。他曾言政治得失,陈农战强国之计,但武帝始终把他当俳优看待,不得重用。一生著述甚丰,后人汇有《东方太中集》。(11)京君明:京房(公元前77年—公元前37年),字君明,东郡顿丘(河南省清丰西南)人。西汉学者,易学“京氏学”的开创者。本姓李,字君明,史传说他“推律自定为京氏”。曾就学于孟喜门人易学家焦延寿,详于灾异,开创了京氏易学,有《京氏易传》存世。元帝时立为博士,有志于革除朝政弊端,因劾奏石显之党而被杀。(12)过绝:超越,超过。(13)中:陷害。
1703065398
1703065399
【译文】大凡人的耳目所听到和见到的,心理和意识所认知的,性情所喜好或厌恶的,面对利益和祸害所弃所求的,每个人基本都是相同的。至于才能有大小,智慧和谋略有深浅,听觉和视觉有暗明,品德操行有薄厚,那就有不同的程度了。没有出众的才能和深邃的智慧,就不能明见大体。所谓大体,都是恰当合适的事情。所说之言正确,所出之计得当,遭遇变故而能随机应变,平常恪守正道,遇事不惑,内心有主见,不会因欺诈迷惑而动摇,这就是知大体者。假如没有杰出的才能,那么即使有像王莽那样的威势和权力,有像公孙龙那样的智慧辩才,有像东方朔那样的机敏,预言灾异具有像京房那样的能力,以及博见多闻,著书万篇,教授儒生百千人,也只是更不知大体而已。王莽超过世人的地方有三点:他的智谋足以颠倒是非,辩才能彻底诘难游说之士,威势则能震摄臣下。他又多次暗算不合自己心意之人。所以群臣没有人能抗辩他的谬论,没有人敢冒犯他而匡正规谏,最终导致他的失败灭亡,这就是不懂得大体的祸患。
1703065400
1703065401
【原文】夫帝王之大体者,则高帝是矣。高帝曰:“张良、萧何、韩信(1),此三子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故得天下。”此其知大体之效也。
1703065402
1703065403
【注释】(1)张良、萧何、韩信:此三人即“汉初三杰”。《汉书·高帝纪》:“帝置酒洛阳南宫。上曰:‘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1703065404
1703065405
【译文】帝王中称得上识大体的,汉高帝是一个。高帝说:“张良、萧何、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的豪杰。我能任用他们,所以能得天下。”这就是他识大体的证明。
1703065406
1703065407
【原文】王翁始秉国政,自以通明(1)贤圣,而谓群下才智莫能出其上,是故举措兴事,辄欲自信任,不肯与诸明习者通共,苟直意而发,得之而用,是以稀获其功效焉,故卒遇破亡,此不知大体者也。高帝怀大智略,能自揆度(2),群臣制事定法,常谓曰:“庳(3)而勿高也,度吾所能行为之。”宪度(4)内疏,政合于时,故民臣乐悦,为世所思,此知大体者也。
1703065408
1703065409
【注释】(1)通明:开通而贤明。(2)揆度:揆,音葵。揣度,估量。(3)庳:音杯。本指两旁高而中间低的屋舍。引申为低下。(4)宪度:法度。
1703065410
1703065411
【译文】王莽初掌国政,自认为开通贤明、德才极高,而认为臣下们的才智没有能超出其上的,因此言行举动、兴办政事,都是那样自信,不肯和各位明事理、有才智的人交流沟通,随意地凭主观想象发表意见,想出一个办法就运用,所以很少能取得功效,因此终于遭到破败灭亡,这就是不识大体的人。汉高帝胸有大智谋略,能够自我估量,群臣处理事务、制定法度时,高帝常对他们说:“标准不要定得太高,要考虑我所能做到的去做。”于是法度宽松,政令适合时宜。所以,百姓和臣下都欢乐喜悦,高祖亦被后世所怀念。这就是识大体的人。
1703065412
1703065413
【原文】王翁嘉慕前圣之治,而简薄(1)汉家法令,故多所变更,欲事事效古,美先圣制度,而不知己之不能行其事,释(2)近趋远,所尚非务,故以高义退致废乱,此不知大体者也。高祖欲攻魏(3),乃使人窥视其国相及诸将率(4)左右用事者,知其主名,乃曰:“皆不如吾萧何、曹参(5)、韩信、樊哙(6)等,亦易与耳。”遂往击破之,此知大体者也。
1703065414
1703065415
【注释】(1)简薄:鄙薄,轻视。(2)释:废弃,放弃。(3)魏:魏王魏豹,秦末人。原战国时魏国贵族。陈胜起义时立其兄魏咎为魏王。秦将章邯攻魏,魏咎被迫自杀。魏豹逃亡至楚,向楚怀王借兵数千人,攻下魏地二十余城,自立为魏王。项羽大封诸侯时,改封其为西魏王。继而投刘邦,又叛归项羽。后韩信破魏,将其虏至荥阳,为汉将周苛所杀。(4)将率:同“将帅”。(5)曹参:西汉王朝开国功臣。在推翻秦王朝、楚汉战争以及汉初平定异姓王侯叛乱的战役中屡建战功,攻下二国和一百二十二个县。历任假左丞相、左丞相等职。刘邦即皇帝位后,迁齐相国。次年赐爵平阳侯,食邑平阳一万六百三十户。后因萧何推荐,继任相国,依循萧何的制度,实施黄老无为之治,天下安定,世称“萧规曹随”。(6)樊哙:沛县(今江苏省沛县)人。汉初名将。后封舞阳侯,谥号“武侯”。
1703065416
1703065417
【译文】王莽赞美仰慕前世圣人之治,而鄙薄汉朝法令,所以许多汉朝法令被变更。又想事事效仿古人,称美前世圣人的制度,却不知道自己并不能实行那些制度。舍弃近前的而追求遥远的,所崇尚的不是当务之急,所以终由推崇先圣的高义而衰退到败亡动乱,这是不识大体者。高祖想要攻打魏国,就派人暗中了解其国相以及诸位将领和其身旁左右参事的人,知道了对方各级主管者的名字,于是说:“这些人都不如我的萧何、曹参、韩信、樊哙等人,很容易对付。”于是率军前去击败了敌人。这就是识大体的人。
1703065418
1703065419
【原文】王翁前欲北伐匈奴,及后东击青、徐众郡赤眉(1)之徒,皆不择良将,而但以世姓及信谨文吏,或遣亲属子孙素所爱好,咸无权智(2)将帅之用,猥(3)使据军持众,当赴强敌。是以军合则损,士众散走(4)。咎(5)在不择将,将与主俱不知大体者也。
1703065420
1703065421
【注释】(1)赤眉:指汉末以樊崇等为首的农民起义军,多转战于青、徐二州(今山东、江苏)一带,因起义军士兵以赤色涂眉作为标志,故称。(2)权智:权变智略。(3)猥:随便。(4)散走:四散奔逃。(5)咎:罪过,过失。
1703065422
1703065423
【译文】王莽先前想北伐匈奴,以及后来向东攻打青州、徐州各郡的赤眉军,都不选择良将,而只是任用世姓家族和胆小谨慎的文官,或派遣自己的亲属子孙和平时所宠爱的人,这些人都没有权智谋略,也不曾担任过将帅,却随意让他们统领军队,前往抵挡强敌,因此与敌军一交战便大败,士兵们四散奔逃。其过错就在于选择将帅不当,将帅与君主都是不识大体者。
1703065424
1703065425
【原文】夫言行在于美善,不在于众多。出一美言善行而天下从之,或见一恶意丑事而万民违,可不慎乎?故易曰(1):“言行,君子之枢机(2),枢机之发,荣辱之主,所以动天地者也。”
1703065426
1703065427
【注释】(1)“易曰”下四句:语出《周易·系辞上》,原文作“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2)枢机:枢与机。比喻事物的关键部分。又喻指言语。
1703065428
1703065429
【译文】言语行为在于美好,而不在于众多。出一美言善行,天下之人就会顺从;有时表现出一件恶意丑事,万民百姓都会违抗。(言语行为)能不慎重吗?所以,《易经》上说:“言行,是君子立身处世的关键要枢。言语行为的发动是导致荣辱的根本所在,是惊动天地的大事啊!”
1703065430
1703065431
【原文】王翁刑杀人,又复加毒害焉。至生烧人,以醯(1)五毒(2)灌死者肌肉,及埋之,复荐(3)覆以荆棘。人既死,与木土等,虽重加创毒(4),亦何损益。成汤(5)之省纳(6)。无补于士民,士民向之者,嘉其有德惠(7)也。齐宣之活牛(8),无益于贤人,贤人善之者,贵其有仁心也。文王葬枯骨(9),无益于众庶,众庶悦之者,其思(思恐恩)义动之也。王翁之残死人,无损于生人,生人恶之者,以残酷示之也。维此四事,忽微而显著,纤细而犹大。故二圣以兴,一君用称,王翁以亡,知大体与不知者远矣。
1703065432
1703065433
【注释】(1)醯:音希,即醋。(2)五毒:五种有毒的药。《周礼·天官·疡医》:“凡疗疡,以五毒攻之。”郑玄注:“五毒,五药之有毒者……石胆、丹砂、雄黄、礜石、慈石。”(3)荐:垫。(4)创毒:伤害。(5)成汤:亦作“成商”。商朝开国之君。契的后代,子姓,名履,又称天乙。夏桀无道,汤伐之,遂有天下,国号商,都于亳。《书·仲虺之誥》:“成汤放桀于南巢,惟有惭德。”孔安国传:“汤伐桀,武功成,故以为号。”(6)省纳:省察采纳。(7)德惠:德泽恩惠。(8)齐宣之活牛:齐宣王田辟疆,战国时齐国国君,齐威王之子,嬀姓,公元前320年继齐威王,为田氏齐国第五代国君。《孟子·梁惠王上》:“臣闻之胡齕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鐘。’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鐘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9)文王葬枯骨:《资治通鉴外纪》卷二:“文王尝行于野,见枯骨,命吏瘞之。吏曰:‘此无主矣。’王曰:‘有天下者,天下之主;有一国者,一国之主。我固其主矣。’葬之。天下闻之,曰:‘西伯之泽及于枯骨,况于人乎?’”
1703065434
1703065435
【译文】王莽以刑杀人,而对死者又加以残害,竟至于活活将人烧死,尔后又用醋、五毒灌注死者的肌肉,掩埋死者时,又用荆棘铺垫和覆盖。人死之后如木土一般,即使再加以伤害,对死者来说又能有什么损害呢?成汤的省察纳諫,对于民众无所补益,但民众归向他,是因为嘉许他有德行恩泽;齐宣王不杀牛,并无益于贤人,但贤人却赞美他,是因为崇尚他有仁爱之心;文王埋葬枯骨,对百姓来説没有什么益处,但百姓为之而喜悦,是因为他的恩德道义感动了人们。王莽残酷虐待死人,对于活着的人没有什么伤害,但活着的人厌恶痛恨他,是因为他向众人显示了他的残酷。这四件事,虽细微但其意义十分显著,虽细碎但其意义十分重大。所以,成汤、文王二位圣人因此而兴盛,齐宣王因此而被称扬,而王莽却因此灭亡。可见识大体与不识大体者相差甚远啊!
1703065436
1703065437
【原文】圣王治国崇礼让,显仁义,以尊贤爱民为务,是为卜筮(1)维寡,祭祀用稀。王翁好卜筮,信时日(2),而笃于事鬼神,多作庙兆(3),洁斋(4)祀祭,牺牲(5)殽膳(6)之费,吏卒辨治之苦,不可称道。为政不善,见叛天下,及难作兵起,无权策(7)以自救解,乃驰之南郊告祷,搏心(8)言冤,号(9)兴流涕,叩头请命(10),幸天哀助之也。当兵入宫日,矢射(矢射当作射矢)交集,燔(11)火大起,逃渐台(12)下,尚抱其符命(13)书及所作威斗(14),可谓蔽惑(15)至甚矣。
1703065438
1703065439
【注释】(1)卜筮:古时预测吉凶,用龟甲称卜,用蓍草称筮,合称卜筮。(2)时日:时辰和日子。古人迷信,以为时日有吉凶,常以卜筮决之。(3)兆:古代设于四郊的祭坛。(4)洁斋:净洁身心,诚敬斋戒。(5)牺牲:供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6)殽膳:美味佳肴。(7)权策:权谋,计策。(8)搏心:犹搏膺。捶击胸口。表示愤怒、不平或哀痛。(9)号:哭,大声哭。(10)请命:请求保全生命或解除困苦。(11)燔:音凡。焚烧。(12)渐台:台名。在陕西省长安县。汉武帝作建章宫,太液池中有渐台,高二十余丈,台址在水中,故名。汉末刘玄兵从宣平门入,王莽逃至渐台上,为众兵所杀。(13)符命:上天预示帝王受命的符兆。(14)威斗:王莽为显示威严所作的器物,形似北斗。(15)蔽惑:蒙蔽迷惑。
1703065440
1703065441
【译文】圣王治理国家,推崇礼义和谦让,显扬仁爱和道义,以尊贤爱民为要务,因此很少占卜问卦、祭祀鬼神。王莽好占卜,相信时日吉凶,虔诚地事奉鬼神,修建了许多庙宇祭坛,洁身斋戒以祭祀,祭祀所用牲畜和美味膳肴的费用以及官吏治办的辛苦,无法用语言表述。王莽治理国家不善,而遭到天下人的反叛,及至灾难发生,义军四起,却无权谋计策以自救,于是策马疾驰到南郊,向上天祈祷,捶胸称冤,号哭流涕,叩头祈求上天保佑,希望上天哀怜并帮助他。当义兵攻入宫中之时,万箭交集,大火熊熊,王莽逃到渐台下,还抱着他的符命书和自制的“威斗”,可以说是受迷惑蒙蔽太深了。
[
上一页 ]
[ :1.70306539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