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3069237e+09
1703069237
1703069238 公告发到之日,徐阶大吃一惊。自认为对海瑞有相当了解的徐阶没想到这个结果。海瑞竟然是“白眼狼”,不但不念旧恩,反而先拿他开刀。虽然性格耿介吧,虽然清廉脱俗吧,有恩当报这个道理还不懂吗?到现在,徐阶才知道自己看错了人。
1703069239
1703069240 生气归生气,然而徐阶是何等人物?他知道海瑞背后有人,这个人就是高拱。勒令富户退田,这样大的举动,海瑞是不可能做主的,必须得高拱批准。以高拱的世事洞明,他不可能不知道这个举动必然失败。因为你禁止大吃大喝,禁止楼堂馆所,这些都行得通,有阻力也好排除。但土地是人的命根子,想在这上面动刀,简直是痴人说梦!涉及人们的根本利益,被逼到绝路上的人们迸发出的力量是惊人的,应天大户在朝中都有根子,举朝反对,这种力量迟早会使退田令失败。既然事实如此清楚,高拱为什么还要批准推行呢?原来应天一地,他徐阶田地最广,这是尽人皆知的事实。高拱此举,就是要借海瑞之手,收拾他徐阶,让他在退休之后也逃不过这个巨大的难堪。高拱这个算盘打得实在是太精了。如果海瑞念旧情,放徐阶一马,人们攀附徐阶,退田令必然失败,徐阶必然成为众矢之的,成为众议的目标;如果海瑞对徐阶动了真格的,那么昔日徐阁老现在就得忍受切肤之痛,损失大半田产。而且,退田令最终会在应天激起巨大的反对力量,足以把海瑞掀翻。这样,也就顺带收拾了这个难以对付的政治麻烦——海瑞。因为毕竟海瑞当初是徐阶提起来的,不是他高拱的人。
1703069241
1703069242 好阴毒的一箭双雕之计!不过他徐阶是不会上当的。识时务者为俊杰,当今之计,只有咬牙割肉,退掉一部分田地,使风头不要集中到自己这里,让别人去出头反对海瑞。
1703069243
1703069244 于是,与众豪强大户的期望相反,徐阶并没有抵制海瑞,而是主动退出了全部地产的十分之一,一万两千两百亩。
1703069245
1703069246 消息一出,全区震动。谁也没想到海瑞有这样大的威力,也没想到徐阁老这样软弱。一万多亩地呀,徐家多少年的世代积累,一朝被海瑞砍下。这下,许多原本指望徐阁老为他们出头的人没了指望,而贫民受此消息鼓舞,纷纷到衙门要求退田。海瑞的巡抚衙门一开,状纸动盈千纸,一时之间,整个应天地面天翻地覆,各地都有大户开始退田。看来,海瑞拿徐阶开刀开对了,第三把火开了个好头。
1703069247
1703069248 然而,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启动了退田程序后,海瑞仍然不买徐阁老的账。他公然下文,要徐阁老至少退掉“过半”的地,就是说最少得退掉六万亩土地。
1703069249
1703069250 本以为只为了敲山震虎,谁也没想到海瑞会走出这一步,包括徐阶。谁也没想到海瑞会这样得寸进尺,这样说到做到,这样不留后路。所有人都惊呆了,看事态怎么样发展。
1703069251
1703069252 [1]张廷玉等:《明史(五)》卷二二六,列传第一一四,《海瑞传》,中华书局,2000,第3957页。
1703069253
1703069254 [2]黄秉石:《海忠介公传·抚吴》,收入海瑞:《海瑞集》(上册),李锦全、陈宪猷校点,海南出版社,2003,第49页。
1703069255
1703069256 [3]张廷玉等:《明史(五)》卷二二六,列传第一一四,《海瑞传》,中华书局,2000,第3958页。
1703069257
1703069258 [4]海瑞:《海瑞集》(上册),卷二《条例·督抚条约》,李锦全、陈宪猷校点,海南出版社,2003,第396页。
1703069259
1703069260 [5]海瑞:《海瑞集》(上册),卷一《奏疏·乞治党邪言官疏》,李锦全、陈宪猷校点,海南出版社,2003,第145页。
1703069261
1703069262 [6]海瑞:《海瑞集》(下册),卷五《书简·复李石麓阁老》,李锦全、陈宪猷校点,海南出版社,2003,第662—663页。
1703069263
1703069264 [7]《大明律》附录《大明令》第三六,怀效锋校点,辽沈书社,1990,第241页。
1703069265
1703069266 [8]《御制大诰·诡寄田粮第三十九》。
1703069267
1703069268 [9]海瑞:《海瑞集》(上册),卷二《条例·督抚条约》,李锦全、陈宪猷校点,海南出版社,2003,第400页。
1703069269
1703069270 [10]海瑞:《海瑞集》(上册),黄秉石:《海忠介公传·抚吴》,第54页。
1703069271
1703069272
1703069273
1703069274
1703069275 陋规:明清的腐败与反腐败 [:1703068240]
1703069276 陋规:明清的腐败与反腐败 第七节 痛苦的赋闲
1703069277
1703069278 清醒了之后,徐阶托人告诉海瑞:让他再退地,没有可能了。他这才知道海瑞的难缠,所有的政治智慧、政治规则到海瑞这儿都不管用了,看来只有一个办法:硬着头皮顶住,看海瑞还真能拿了他去坐大牢吗?
1703069279
1703069280 海瑞也自有海瑞的做法。他给徐阶写了一封信,用他一贯的做法,做徐阶的思想政治工作。他觉得别人觉悟低可以理解,你一个做过高级干部并且位居首辅的人怎么会没有觉悟呢?圣人的书都读到哪里去了?我就不相信我开导不了你,唤醒不了你的良知:“昔人改父之政,七屋之金须臾而散。公以父改子,无所不可。”[1]并且多次去徐阶家,当面做他的工作。按海瑞的逻辑,他觉得这是在救徐阶,从根本上说,是为徐阶好。在给朋友的信中,他提到了这件事:
1703069281
1703069282 存翁(徐阶)近为群小所苦太甚,产业之多,令人骇异,亦自取也。若不退之过半,民风刁险可得而止之耶!为富不仁,有损无益,可为后车之戒。……区区欲存翁退产过半,为此公百年后得安静计也,幸勿以为讶。[2]
1703069283
1703069284 海瑞说,他的做法是为徐阶做长远打算。为富不仁,有损无益,如果这样积累田产,败坏道德,徐阶迟早会吃更大的苦头。
1703069285
1703069286 然而,徐阶这回是“花岗岩脑袋”,不为所动了。他知道再退下去,一生的积累就会付之东流。徐阶此时,也实在是很狼狈了。在海瑞的支持下,那些要求退田的贫民成天围着徐阶的宅第游行示威,大声呼号,弄得徐阶简直痛不欲生:“时刁民皆囚服破帽,率以五六十为群,沿街攘臂,叫喊号呼。而元辅(徐阶)之第,前后左右,日不下千余人。徐人计无所出,第取自泥粪贮积于厅,见拥入者,辄泼污之。”[3]贫民千人要拥入徐家算账,徐阶无法,只好担了几担粪放在大厅里,见人进来,就往他们身上泼。谁能想到,昔日的首辅今天居然只好出此下策!
[ 上一页 ]  [ :1.70306923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