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3070833e+09
1703070833
1703070834 嘉庆四年(1799年)四月十九日,皇帝下旨说,宛平县人潘世恩和汲县人苏廷禄向地方官要求在直隶邢台等县开采银矿,这个事可不可办,今天我表个态。
1703070835
1703070836 皇帝认为,开矿不是小事。开矿需要聚集众人,经年累月。以谋利之事,聚集游手之民,聚众闹事,势在必然。即使是官方经营,也难以约束这么多人。如果听任一两个老百姓集众自行开采,更是非常危险。
1703070837
1703070838 皇帝说他广开言路,不是要开言“利”之路。国家经费自有来源,怎么可以穷搜山泽之利呢?潘世恩、苏廷禄这两个人,以开矿为由,思谋其利,实属不安本分,俱令押送原籍地方,交地方官严行管束,不许出境闹事。给事中明绳身为官员竟然把这样不合规矩的事上报给朝廷,明显是受了这两个人请托,希望事成之后分肥利己,实在卑鄙,必须严加惩处。
1703070839
1703070840 凡事以稳定为最高目标,导致嘉庆做出了这个错误决策。这一决定是对雍正、乾隆时期新政策探索的开倒车,它堵死了大批剩余劳动力的出路,加剧了社会动荡。
1703070841
1703070842 [1]《光绪朝东华录》,光绪三年正月。
1703070843
1703070844 [2]赵尔巽等:《清史稿(三)》卷三四〇,列传第一二七,《王杰传》,中华书局,1998,第2849页。
1703070845
1703070846 [3]赵尔巽等:《清史稿(三)》卷三四〇,列传第一二七,《董诰传》,第2850页。
1703070847
1703070848 [4]赵尔巽等:《清史稿(三)》卷三四一,列传第一二八,《戴衢亨传》,第2852页。
1703070849
1703070850 [5]斯当东:《英使谒见乾隆纪实》,叶笃义译,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第481、505页。
1703070851
1703070852
1703070853
1703070854
1703070855 陋规:明清的腐败与反腐败 [:1703068266]
1703070856 陋规:明清的腐败与反腐败 第六节 从伟大到尴尬
1703070857
1703070858 如果综合评价起来,嘉庆帝可能是清代帝王当中私德最好的。
1703070859
1703070860 他是个禁欲主义者,不给个人享受留一点空间,甚至到木兰围场围猎,都完全是“遵守祖制”的需要,而不是因为自己喜欢打猎。他严格按照先祖们的时间、路线,一点也不走样,打上两件东西,就立刻赶回去看奏折,绝不因景致优美而多耽搁一刻。“欲望”在他看来是最危险的东西。他的一生,从没有被声色、珍玩、不良嗜好所迷。
1703070861
1703070862 他也是清代除了康熙以外最有人情味的皇帝。他心地确实很善良,也很善于用小细节表现自己的爱心和温情,为自己营造一个“亲民”“仁慈”的皇帝形象。
1703070863
1703070864 每次出巡路上,只要遇到百姓拦轿喊冤告状,他一定停下来,细细询问,批示有关部门迅速办理。他说老百姓敢于拦御轿,那么一定是有比较大的冤屈,他再劳累也要及时处理。东巡盛京时,他甚至还亲自审问民案,为百姓做主。
1703070865
1703070866 他待人非常平易。有一年提督湖北学政杨怿回京觐见皇帝,正值酷暑,皇帝正挥扇不止。一见杨怿进来,皇帝立即将扇子放在一边,非常详细地向他问起地方上的种种情况。虽然汗出如雨,浸透纱袍,皇帝却没再拿起扇子。因为按体制,大臣在皇帝面前不可以挥扇,所以皇帝宁愿与大臣同甘共苦。杨氏晚年回忆录中写到此事时,仍然感动得痛哭流涕。
1703070867
1703070868 嘉庆皇帝的心非常之细。乾隆皇帝曾赐一些功高的大臣紫禁城骑马的特殊待遇。然而,满汉大臣有所不同。满洲蒙古大臣平常习惯骑马,汉大臣却很少有会骑马的。所以,新政不久他特意下旨,规定享受紫禁城骑马待遇的汉大臣,特别是那些年迈力衰或体弱多病之人,可以乘车到紫禁城。
1703070869
1703070870 甚至在他最粗暴的一次表现中,仍然含有温情的成分。虽然他对洪亮吉的建议书十分恼怒,但是在洪亮吉被关进刑部大牢后,他不忘专门派太监到刑部传达一句“读书人不可动刑”,让刑部善待这个政治犯。这句话让洪亮吉感动了一辈子。
1703070871
1703070872 在他去世后,朝中大臣们无不对他充满怀念。
1703070873
1703070874 在二十多年的统治中,嘉庆皇帝一直保持着良好的政治作风。
1703070875
1703070876 即使不说嘉庆是清代最勤政的皇帝,也得说是“之一”。他深得乾隆皇帝真传,生活起居如同钟表一样精确。在位二十五年,没有一天不早起。读完实录后,天往往还没亮,他就秉烛批阅奏章。他事事躬己总揽。早膳后召见大臣,往往多达十余人,披览奏折几十件,常常是忙得忘记吃午饭。遇到外出巡视时,更要早起数刻,提前把一天公事办完。在这点上,他颇有祖父雍正皇帝“事业狂”之作风。
1703070877
1703070878 从皇子期间养成的每天进行大量脑力劳动的习惯,使工作已经成了他的第一需要,一天不办公、不理政,就浑身不舒服。嘉庆中期的一天,他早起参加一个祭祀典礼。典礼完成后,才上午十点钟,他决定回到乾清宫接见大臣。不料一问御前侍卫,侍卫说今天没有官员请求接见。皇帝有些怀疑,为何今日如此空闲?一问军机处,这才知道,本来是有几名大臣要奏事的,可是睿亲王考虑到皇帝参加典礼,已经很累,况且天气十分炎热,为了让皇帝节劳,私自把他们安排到第二天引见。
1703070879
1703070880 得知此情,嘉庆皇帝勃然大怒。他申斥睿亲王,说朕年方四十,虽日理万机,但从不以此为劳,引见这么几人,本来也不足为劳,睿亲王如此大胆,擅自改动官员引见日期,意欲何为?一番训斥之后,将他交宗人府严加议处,睿亲王好心没好报,被降职罚俸。
1703070881
1703070882 和其他皇帝不一样的是,别人是“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而嘉庆帝从来没有出现“倦勤”的情况。他的耐性、毅力古今无二,天下无双。一直到临死,他还是保持这样的敬业精神,没有出现过任何懈怠。嘉庆十年(1805年)十二月,他依照惯例到中南海的瀛台观看冰技。碰巧那日没有奏折递进来。皇帝回宫后,无公事办,十分生气,下旨给大臣们说,朕每日孜孜不倦,勤求治理,即使外出,也必早起数刻,办完事才出去。你们这帮大臣,怎么能上行而下不效呢?我去看冰技,也是祖宗传下来的规矩,大冷天有什么好看的?你们倒趁机在家睡懒觉,畏避早寒,年长者尚可宽恕,年少者就大可恨。于是传旨,将满汉文武、大小衙门的官员,一概严行申饬。
[ 上一页 ]  [ :1.70307083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