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3073974
(9) 分见《新唐书》卷五五《食货志五》、《宋史》卷一七九《食货志下》。
1703073975
1703073976
(10) 参看谭天星:《明代内阁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9—40页。
1703073977
1703073978
(11) 美国的文官GS18级本是职位分等体制,但1978年以后,针对16—18级文官增设高级文官系列(SES),实行品位化改革。可参苏廷林:《当代国家公务员制度发展趋势》,中国人事出版社1993年版,第71—72页;宋世明:《美国行政改革研究》,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197页。
1703073979
1703073980
(12) 《礼记正义》:“郑答临硕云:……下士食九人,中士食十八人,上士三十六人,下大夫七十二人,中大夫百四十四人,卿二百八十八人。”《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323页上栏。那么下士可以用“食九人”来计算。
1703073981
1703073982
(13) 秦公子后子、楚公子子干先后投奔晋国,晋国按上大夫的待遇,给予两位公子以“百人之饩”。“百人之饩”,大约是足以养活100人的禄廪。参看《左传》昭公元年,杜预:《春秋左传集解》,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1204页;及《国语·晋语八》,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476页。
1703073983
1703073984
(14) 叶炜:《级别、类型与品位、职位:论唐前期职事官经济待遇结构中的品位、职位因素》,《国学研究》第19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703073985
1703073986
(15) 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二五《宋制禄之厚》。王树民:《廿二史札记校证》,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533页。
1703073987
1703073988
(16) 衣川强:《宋代文官俸给制度》,台湾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第95页以下;杨果:《中国俸禄制度史》第6章,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98页。
1703073989
1703073990
(17) 苗书梅:《宋代官员选任和管理制度》,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521—522页。
1703073991
1703073992
(18) 一般认为“宋代官僚的俸禄是最为优厚的”。例如龚延明:《宋代官吏的管理制度》,《历史研究》1991年第6期;邵红霞:《宋代官僚的俸禄与国家财政》,《江海学刊》1993年第3期。但衣川强认为:宋代“官吏们如仅靠俸给生活,就无法享受充分的供应”。见其《宋代文官俸给制度》,第98页。认为宋代俸禄不敷支出的,又如郭东旭:《论宋代防治官吏经济犯罪》,中国宋史研究会第六届年会论文;何忠礼:《宋代官吏的俸禄》,《历史研究》1994年第3期。杨果先生指出宋朝的俸禄厚薄屡有变化,宋初较低,真宗、仁宗以后发生变化,南宋后期已七八倍于宋初。《中国俸禄制度史》第6章,第241页。张全明先生也指出:宋初官俸较低,元丰至宣和年间俸禄较高,“两宋时期,从整体看,其官员的俸禄水平大致处于中国历朝的中上等水平”。《也论宋代官员的俸禄》,《历史研究》1997年第2期。
1703073993
1703073994
(19) 蒋良骐:《东华录》卷九,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51页。
1703073995
1703073996
(20) 《东方杂志》9卷6号,1912年12月1日,第19—20页,《简任以下月俸分级表》;钱实甫:《北洋政府时期的政治制度》,中华书局1984年版,下册第352—353页。
1703073997
1703073998
(21) 李进修:《中国近代政治制度史纲》,求实出版社1988年版,第382页。
1703073999
1703074000
(22) 李毅先生说:“中华民国时期,最低级别和最高级别的差别是15倍,从每月55元到800元。而50年代,最高级别的工资是最低级别工资的28倍,从每月20元到560元。考虑到当时的年人均GDP仅为100元到200元,收入差距如此之大,看上去中国革命好像白搞了。”《中国社会分层的结构与演变》,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章第5节。杨奎松先生也认为:“国民政府时期的薪给标准,确较1956年人民政府所定工资标准还略显平均。”《从供给制到职务等级工资制——新中国建立前后党政人员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历史研究》2007年第4期。当然,杨先生也指出了1946年国民政府《暂行文官官等官俸标准》不包括国民政府主席、五院院长等选任官的官俸,同时人民政府的30级工资的最低几级,比普通工人的平均工资低。
1703074001
1703074002
(23) 罗新璋编译:《巴黎公社公告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87—88页;苏联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编:《1871年巴黎公社史》,重庆出版社1982年版,第309页。
1703074003
1703074004
(24) 尼格罗:《公共行政学简明教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版,第251页。
1703074005
1703074006
(25) 张维迎:《产权·激励与公司治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61页。
1703074007
1703074008
(26) 杨果:《中国俸禄制度史》第6章,第298页。日人衣川强则认为,当时普通人消费水平,北宋每月生活费为3贯,南宋为6贯。《宋代文官俸给制度》,第96页。
1703074009
1703074010
(27) 贾米森:《中国的土地占有和农村人口的情况》,《皇家亚洲学会杂志》华北分会,新系列卷23(1888)。转引自张仲礼:《中国绅士的收入》,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第9页。
1703074011
1703074012
(28) 参看钱实甫:《北洋政府时期的政治制度》,中华书局1984年版,下册第353页。
1703074013
1703074014
(29) 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编:《中国现代史统计资料选编》,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4页。
1703074015
1703074016
(30) 巫宝三主编:《中国国民所得》,中华书局1933年版,上册第12—13页。
1703074017
1703074018
(31) 苏少之:《中国经济通史》,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0卷(新中国卷)上册第1074页,表10-2“1952—1978年全国居民人均年收入状况”。
1703074019
1703074020
(32) 《中国统计年鉴2000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版,表3-1“国内生产总值”。
1703074021
1703074022
(33) 地方官府有公田,地方官个人有禄田,西晋中央官有菜田。可参韩国磐:《南北朝经济史略》,厦门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47—49页。
1703074023
[
上一页 ]
[ :1.70307397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