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3079731e+09
1703079731 [127] 李鸿章:《寄西安行在军机处》,光绪二十七年七月初七日(1901年8月20日),《李鸿章全集》第28册,第404页。
1703079732
1703079733 [128] 李鸿章:《寄西安行在军机处》,光绪二十七年七月初九日(1901年8月22日),《李鸿章全集》第28册,第405页。
1703079734
1703079735 [129] 《秋浦周尚书(玉山)全集》,《年谱》卷下,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初编第9辑之082,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版,第5731页。
1703079736
1703079737 [130] 张之洞:《致西安行在军机处》,光绪二十七年七月初九日(1901年8月22日)午刻发,“前闻直、晋全省停考,敝处于四月内电致英萨使、德穆使,以直、晋滋事之处虽多,而安静地方亦复不少,若乡试全停,波及无辜,士心定然不服,于将来民教相处大有妨碍,与大纲内滋事城镇停考一语,亦不相符,应仍照原议查明何处滋事,停何处之考,即多停一、二十处,亦无不可,但不应全省停考。各国意以北京、太原两处滋闹最重,不允在该两处开科,惟有借闱考试之法。拟直隶借山东闱,山西借河南闱,将滋事各处剔出不准赴考,恳其转商各国,以免累及无辜,并告以滋事地方生监断不能混往应试。盖学院咨送监临、收考、主考、出榜,皆须查照学册,填明籍贯,不容假冒,亦非临时所能更改。旋接英萨使复电:‘直、晋不滋事地方,可借闱乡试’。德使复电云:‘彼甚愿照办,惟有人不以为然,至为抱歉’各等语。复又电询英使,乃含浑复云:‘遵照四月廿五日上谕办理’。又查江督刘来电云:‘借闱乡试事商英、德两领事,均允电商公使,据云必可照准’。过数日,德领函称:‘敝国钦差来电,将与各国商议。敝国钦差之意,以为此事必可照办。’嗣又接德使电谓:‘各国有窒碍’等语。可见英德两使于此事毫无成见,且甚愿通融。又湘抚电云:‘全权电告,衡州府、清泉县可免停考’。又全权电云:‘江西鄱阳县,法使允免停考’……伏恳朝廷饬令全权趁此务与各国切商,直、晋两省不滋事各州县,准其借闱乡试,俾免无辜向隅。”苑书义等主编《张之洞全集》第3册,第2222—2223页。
1703079738
1703079739 [131] 《德宗景皇帝实录》卷484,光绪二十七年六月戊戌(1901年7月19日),《清实录》第58册,第388—389页。
1703079740
1703079741 [132] 《外事·停考滋事》,《台湾日日新报》(汉文)第936号,1901年6月16日。
1703079742
1703079743 [133] 《外事·武童闹考》,《台湾日日新报》(汉文)第1061号,1901年11月13日。
1703079744
1703079745 [134] 苑书义等主编《张之洞全集》第2册,第1393—1406页。张之洞此折递减科举学额之议受到陶模、袁世凯等人奏议的影响,隐含以渐进方式促成学堂合并科举,比戊戌时的主张显然更为激进。
1703079746
1703079747 [135] 张百熙:《敬陈大计疏》,王延熙、王树敏辑《皇清道咸同光奏议》,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初编第34辑之331,台北文海出版社1968年版,第17—18页。
1703079748
1703079749 [136] 《光绪朝上谕档》第27册,第151—152页。
1703079750
1703079751 [137] 《论中国之现在及将来》,《清议报》第96期,时论译录栏,第4页。
1703079752
1703079753 [138] 《光绪朝上谕档》第27册,第175—176页。
1703079754
1703079755 [139] 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第4册,第4787页。
1703079756
1703079757 [140] 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第4册,第4788页。
1703079758
1703079759 [141] 《德宗景皇帝实录》卷488,光绪二十七年十月丙辰(1901年12月4日),《清实录》第58册,第459页。关于会试地点,清廷内部先后有河南开封、山东济南和南京几种意见。据说外务部、礼部、顺天府尹曾联衔奏请借闱南京贡院。《外事·南京会试》,《台湾日日新报》(汉文)第1073号,1901年11月28日。
1703079760
1703079761 [142] 《外事·试事汇志》,《台湾日日新报》(汉文)第1235号,1902年6月14日。
1703079762
1703079763 [143] 由云龙:《北征日记》,《尚志》第2卷第7号,第1—29页。
1703079764
1703079765 [144] 澹庵撰《癸卯汴试日记》,李德龙、余冰主编《历代日记丛钞》第154册,学苑出版社2006年版,第20页。
1703079766
1703079767 [145] 《礼部奏定顺天乡试借闱章程》,《选报》第13期,内政纪事,第12—13页。
1703079768
1703079769 [146] 根据1901年8月29日上谕(即停武举、文科举因时变通三场考试内容与顺序),著政务处、礼部会奏变通科举后的具体事宜,以方便实施贯彻。10月下旬,一份据说由“官场觅得”的政务处拟定的考试章程(该章程又被称为“新章八条”)面世,申报刊载时特别申明:“此项章程日前已有人辗转传抄,云系部臣所拟。今系得自政务处,当系庐山真面目。”(《照录京师政务处所拟考试章程》,《申报》1901年10月21日)该文披露两个月后,明确标明由礼部主稿的章程与奏折出台,内容共十二条,不仅完全吸取了原“新章八条”中的基本内容(只是措词语气稍有变化),在不少方面更有关键扩展。本书所述内容,采用的是后面这份奏折。(《政务处礼部会奏变通科举事宜》,《北京新闻汇报》1901年12月30日)至于政务处的“新章八条”与后面礼部主稿十二条的关系,有待更多资料的发掘与证实。感谢赵虎、朱贞同学对两个章程出台时间不同的提示。
1703079770
1703079771 [147] 《政务处礼部会奏变通科举事宜折》,《选报》第6期,内政纪事四,第6—9页。
1703079772
1703079773 [148] 《陈报科试完竣折》,顾廷龙编《王同愈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87页。
1703079774
1703079775 [149] 护理山西巡抚吴廷斌奏:“本年癸卯恩科乡试,请援照上科成案,秦晋合闱,借闱陕省。如所请行。”《德宗景皇帝实录》卷517,光绪二十九年闰五月戊戌(1903年7月9日),《清实录》第58册,第828页。
1703079776
1703079777 [150] 刘大鹏:《退想斋日记》,乔志强标注,1901年11月2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03页。
1703079778
1703079779 [151] 刘大鹏:《退想斋日记》,1901年7月2日,第99页。
1703079780
[ 上一页 ]  [ :1.70307973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