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3087651
1703087652
[28] 胡思敬:《国闻备乘》,中华书局,2007,第67页。
1703087653
1703087654
[29] 《冯金鉴致冯汝琪》(光绪二十八年十月初五日、十一月十二日),《冯汝琪家信》,近代史所档案馆藏,甲203。
1703087655
1703087656
[30] 《冯金鉴致冯汝琪》(光绪二十八年十二月初八日)、《冯金鉴致贻谷》(光绪二十八年十二月初七日),《冯汝琪家信》,近代史所档案馆藏,甲203。
1703087657
1703087658
[31] 《冯汝琪致冯金鉴》、《冯汝玠致冯金鉴》(均光绪二十九年二月初五日),《冯汝琪家信》,近代史所档案馆藏,甲203。
1703087659
1703087660
[32] 《崑冈、孙家鼐、徐郙等奏为补行辛丑科会试改至明年举行庶吉士散馆今年应否举行请旨事》(光绪二十八年三月初五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录副奏折,档号03-7204-013。
1703087661
1703087662
[33] 《致醉石弟书第十九、二十、二十一》(1903年6月16日、6月27日、7月上旬),陈德溥编《陈黻宸集》下册,第1057、1058页。
1703087663
1703087664
[34] 罗惇曧:《宾退随笔》,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256),第265~266页。
1703087665
1703087666
[35] 《北京近事述闻》,《中外日报》光绪二十九年闰五月初七日,第1版。
1703087667
1703087668
[36] 参见李细珠《张之洞与清末新政研究》,第135~136页;关晓红《科举停废与近代中国社会》,第94~100页。
1703087669
1703087670
[37] 《北京近事述闻》,《中外日报》光绪二十九年闰五月十六日,第1版。
1703087671
1703087672
[38] 《北京近事述要》,《中外日报》光绪二十九年六月二十日,第2版。
1703087673
1703087674
[39] 《奏请散馆笑柄》,《大公报》光绪三十年四月廿一日,第3版。
1703087675
1703087676
[40] 《禀请散馆纪闻》,《大公报》光绪三十一年三月十八日,第2版;《进士散馆再志》,《大公报》光绪三十一年三月廿七日,第4版。
1703087677
1703087678
[41] 《进士散馆原因》,《大公报》光绪三十一年三月十七日,第3版。
1703087679
1703087680
[42] 《冯金鉴致冯汝琪函》(约光绪二十八年秋),《冯汝琪家信》,近代史所档案馆藏,甲203。冯金鉴官翰林时,曾多次典试衡文,故所言系经验之谈。
1703087681
1703087682
[43] 孑厂(郭则沄):《稊园同年诗述癸甲两科异于历来春试者,纪事殊有未尽,徘体补述,博同人一笑》,载《科举概咏》,《中和月刊》第1卷第11期,1940年11月,第51页。
1703087683
1703087684
[44] 孙应祥、皮后锋编《〈严复集〉补编》,第380页。编者谓“此函当作于1904年7月”,恐误,当作于光绪二十八年十一月初二日上谕颁布后不久。
1703087685
1703087686
[45] 《辞源》第1册,商务印书馆,1979年修订版,第128页。
1703087687
1703087688
[46] 《进士递禀》,《大公报》光绪三十年正月廿九日,第3版。
1703087689
1703087690
[47] 温肃:《清温侍御毅夫年谱》,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第9页。
1703087691
1703087692
[48] 钱振锽:《钱振锽传》,钱仲联编《广清碑传集》,第1384页。
1703087693
1703087694
[49] 金梁:《四朝佚闻》,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605),台北:文海出版社,1990,第254页。
1703087695
1703087696
[50] 《汤化龙致弟函》,《汤宅存札》(光绪三十年四月十九日),近代史所档案馆藏,甲366-9。
1703087697
1703087698
[51] 《汤化龙致汤芗铭函》(光绪三十年九月初三日),近代史所档案馆藏,分装在两函:《汤化龙上书·函札等》,甲290-5,《汤芗铭存札》,甲366-2。
1703087699
1703087700
[52] 徐凌霄、徐一士:《凌霄一士随笔》,第209页。
[
上一页 ]
[ :1.70308765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