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3087970
[187] 《法政速成科第五班卒业生姓名》,《法政速成科特集》,第154~158页。
1703087971
1703087972
[188] 《会奏进士馆外班学员毕业引见折》(宣统二年十一月初九日),《学部官报》第144期,1911年2月,第3~4页。
1703087973
1703087974
[189] 朱汝珍辑《词林辑略》,周骏富辑《清代传记丛刊》(16),第545页。
1703087975
1703087976
[190] 《法政速成科第五班卒业生姓名》,《法政速成科特集》,第154~158页。
1703087977
1703087978
[191] 《咨驻日本杨大臣修撰骆成骧等送入日本法政大学速成科肄业文》(光绪三十二年八月初十日),《学部官报》第6期,1906年11月16日,第51页。
1703087979
1703087980
[192] 《法政速成科第五班卒业生姓名》,《法政速成科特集》,第154~158页。
1703087981
1703087982
[193] 张玉法:《清季的革命团体》,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32),1982年再版,第51页。
1703087983
1703087984
[194] 《各省游学汇志》,《东方杂志》1907年第3期。
1703087985
1703087986
[195] 程燎原:《清末法政人的世界》,第42页。
1703087987
1703087988
[196] 《咨驻日本杨大臣毕业学员沈家彝等赴日游学文》(光绪三十二年八月初四日),《学部官报》第5期,1906年11月7日,第50页;《官报》第20期,光绪三十四年七月,第104页。
1703087989
1703087990
[197] 《咨驻日大臣进士馆学员朱寿朋等赴东游历请饬员照料文》(光绪三十三年四月三十日),《学部官报》第25期,1907年7月1日,第133页。
1703087991
1703087992
[198] 郭则沄:《科举概咏》,《中和月刊》第1卷第11期,1940年11月,第52~53页。
1703087993
1703087994
[199] 《进士馆游学毕业学员考试章程》(光绪三十三年十一月初五日),《京师大学堂档案选编》,第325页。
1703087995
1703087996
[200] 《会考进士馆游学毕业生分数清单》(光绪三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三日),《京师大学堂档案选编》,第332页。
1703087997
1703087998
[201] 《会考进士馆游学毕业生分数清单》(光绪三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三日),《京师大学堂档案选编》,第330页。
1703087999
1703088000
[202] 《学部奏会考进士馆游学及外班各员毕业情形折单》(光绪三十四年六月初六日),《学部官报》第59期,光绪三十四年六月十一日,第320~322页。
1703088001
1703088002
[203] 《邮传部尚书陈璧等奏报会考进士馆游学毕业学员情形折》(光绪三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三日),《京师大学堂档案选编》,第328~329页。
1703088003
1703088004
[204] 《奏会考进士馆毕业学员事竣折并单》(光绪三十四年九月),《学部官报》第68期,1908年10月5日,第4页。
1703088005
1703088006
[205] 《奏进士馆游学毕业学员续行回国者随时补考折》(光绪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学部奏咨辑要》,第463~464页。
1703088007
1703088008
[206] 《奏进士馆学员楼思诰等毕业奖励量加优异片》(光绪三十四年九月),《学部官报》第68期,1908年10月5日,第4~5页。
1703088009
1703088010
1703088011
1703088012
1703088014
科举改制与最后的进士 第六章 浮沉进退:癸、甲进士的政治生命
1703088015
1703088017
一 癸、甲进士清末仕途分化
1703088018
1703088019
清代以科举取士,故科名奠定仕途的基础。而能否涌现众多高官名宦,又反过来成为某榜进士得人与否的“检测”,为世人所津津乐道。在清季民初士人的记忆和言说中,道光二十七年(1847)丁未科进士一榜“得人最盛,咸同中兴将相多出其中,陟台阁,践封疆者不下五六十人”,李鸿章、沈桂芬、张之万、沈葆桢尤其代表。[1]那么,癸、甲二科进士的仕途发展如何呢?与既往不同的是,癸、甲二科适逢科举改制,诸人中式进士后一两年,科举即遭停罢,立宪改官制便迅速展开。故本节欲讨论的问题是,废科举、改官制对癸、甲二科进士的仕途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
上一页 ]
[ :1.7030879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