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3088292
1703088293
值得注意的是,既具高级科举功名,又有“新学”背景的癸、甲进士迅速抓住了这一参与政治、抬高身价、实现抱负的良机。统计显示,癸、甲二科共涌现了35名谘议局议员,其中9人任各省谘议局正议长,10人任副议长。16名普通议员中,有李榘、吴德镇、刘春霖、陈敬第、杨廷纶、彭运斌、李华炳、周镛、顾视高等9人随后被举为资政院民选议员。此外,陈善同、胡骏二位被举为资政院各部院衙门官议员。因此,癸、甲进士任资政院、谘议局议员者就多达37人。其详情如表6-11所示。
1703088294
1703088295
从议长、副议长人选着眼,总共21行省中,除了奉、吉、黑、苏、闽、粤、陕、甘、滇、黔等10个省份,其余11省的谘议局正、副议长中均有癸、甲进士的身影,其中方履中、陈黻宸、汤化龙、谭延闿、杨毓泗、杜严、梁善济、蒲殿俊、陈树勋等9人担任正议长,谷芝瑞、叶先圻、沈钧儒、夏寿康、张国溶、曾熙、方贞、杨源懋、萧湘、唐尚光等10人曾任副议长。
1703088296
1703088297
1703088298
1703088299
1703088300
图6-1 甲辰科进士、湖北谘议局议长汤化龙
1703088301
1703088302
1703088303
1703088304
1703088305
图6-2 甲辰科会元、湖南谘议局议长谭延闿
1703088306
1703088307
表6-11 癸、甲进士任职谘议局统计
1703088308
1703088309
1703088310
1703088311
1703088312
而且,1910年夏,在各省谘议局基础之上形成的更精英的直省谘议局议员联合会成立。该会章程即由汤化龙“起草及修改”。随后选举正、副主席,汤化龙和蒲殿俊分别高票当选。1911年直省谘议局议员联合会第二届开会,谭延闿又当选主席,汤化龙当选审查长,此外8位审查员中还有癸、甲进士方贞、梁善济、萧湘3人。[91]因此,从以上两方面观察,可以说,癸、甲进士领导了各省谘议局。
1703088313
1703088314
从科分来看,癸卯科产生了方履中、陈黻宸、陈树勋等3位正议长,夏寿康、曾熙、萧湘等3位副议长,而甲辰科涌现了汤化龙、谭延闿、杨毓泗、杜严、梁善济、蒲殿俊等6位正议长,谷芝瑞、叶先圻、沈钧儒、张国溶、方贞、杨源懋、唐尚光等7位副议长。从谘议局议员人数统计,癸卯科为14人,甲辰科则高达21人。显然,在各省谘议局中,甲辰科进士较癸卯科势力更大。这既显示了甲辰一科得人更盛,也是甲辰科进士更为趋新的体现,可从其新式教育背景中得到印证。
1703088315
1703088316
因为从教育背景来讲,癸卯科诸议长中,陈树勋、夏寿康由进士馆毕业,萧湘留日毕业,方履中考中经济特科,陈黻宸和曾熙长期办学,而甲辰科的议长和议员几乎均有留日背景(详表6-12、表6-13)。这也说明,进士馆,尤其是留日的“新学”背景,对癸、甲进士在预备立宪运动中地位的提升,至关重要。
1703088317
1703088318
表6-12 癸卯科进士任职资政院、谘议局题名
1703088319
1703088320
1703088321
1703088322
1703088323
表6-13 甲辰科进士任职资政院、谘议局题名
1703088324
1703088325
1703088326
1703088327
1703088328
表6-13 甲辰科进士任职资政院、谘议局题名-续表
1703088329
1703088330
1703088331
1703088332
1703088333
1703088334
1703088335
1703088336
图6-3 癸卯科进士、江苏谘议局议员孙宝书
1703088337
1703088338
1703088339
1703088340
1703088341
图6-4 甲辰科进士、曾留学日本的江苏谘议局议员钱崇威
[
上一页 ]
[ :1.70308829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