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3090412
1703090413
宋方青:《科举革废与清末法政教育》,《厦门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1703090414
1703090415
孙青:《引渡“新知”的特殊津梁——清末射策新学选本初探》,《近代史研究》2013年第5期。
1703090416
1703090417
王红军:《清末民初思想界的黄远生》,博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历史系,2010。
1703090418
1703090419
王立新:《咸同年间文闱停科问题考订》,《近代史研究》2016年第5期。
1703090420
1703090421
王瑶、李银良:《清末最后一次会试考述》,《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
1703090422
1703090423
吴雷川:《清代科举制度述略》,北平《教育学报》第1期,1936年3月3日。
1703090424
1703090425
吴孝忱:《乡会试不用誊录议》,《鹭江报》第55册,1904年1月8日。
1703090426
1703090427
徐佳贵:《废科举、兴学堂与晚清地方士子》,《近代史研究》2013年第4期。
1703090428
1703090429
许小青:《北伐前后北京的国立大学合并风潮(1925~1929)》,《中山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1703090430
1703090431
杨传庆:《清遗民词社——须社》,《北京社会科学》2015年第2期。
1703090432
1703090433
杨国强:《论科举制度力尚公平的历史内容和历史矛盾》,《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4期。
1703090434
1703090435
杨齐福:《洋务运动时期科举制度的改革》,《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1703090436
1703090437
杨齐福:《西方来华传教士与近代中国科举制度改革》,《史学集刊》2006年第2期。
1703090438
1703090439
杨学为:《中国需要“科举学”》,《厦门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
1703090440
1703090441
尹占华:《胡钉铰考》,《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1703090442
1703090443
于彤、袁凤华:《北洋政府时期北京社团一览》,《北京档案史料》1991年第1期。
1703090444
1703090445
玉庐主人:《玉庐藏书散记·稊园诗词社略述》(2012年2月13日),网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3f5760080100w985.html。
1703090446
1703090447
昝圣骞:《晚清民初词人郭则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011。
1703090448
1703090449
章清:《“策问”中的“历史”——晚清中国“历史记忆”延续的一个侧面》,《复旦学报》2005年第5期。
1703090450
1703090451
张耀翔:《论科举为智力测验》,《晨报副镌》第1493号,1926年12月16日。
1703090452
1703090453
郑善庆:《北京古学院的学人与学术》,《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1703090454
1703090455
周君闲:《晚清进士馆述略》,《文教资料》2007年3月号。
1703090456
1703090457
八 外文资料
1703090458
1703090459
Elman,Benjamin,A Cultural History of Civil Examination in Late Imperial China,Berkeley and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0.
1703090460
1703090461
Franke,Wolfgang,The Reform and Abolition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Examination System,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3.
[
上一页 ]
[ :1.70309041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