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311518e+09
1703115180 [108] 《杨公(汉公)夫人越国太夫人韦氏(媛)墓志铭并序》,吴钢主编《全唐文补遗》第6辑,1999,第200页。
1703115181
1703115182 [109] 《玉泉子》,《唐代笔记小说大观》下册,第1442页。
1703115183
1703115184 [110] 《全唐诗》卷三七四,第20册,第4204页。
1703115185
1703115186 [111] (宋)司马光撰、(元)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二一〇,睿宗景云二年十二月“上召天台山道士司马承祯”条,中华书局,1956,第669~6670页。
1703115187
1703115188 [112] 《史记》卷六一《伯夷列传》,中华书局,1959,第2121~2129页。
1703115189
1703115190 [113] (晋)皇甫谧:《高士传》卷中“四皓”条,《丛书集成初编》本据《逸史》本影印,商务印书馆,1937,第3396册,第64~65页。
1703115191
1703115192 [114] 《史记》卷五五《留侯世家》,第2044~2047页。
1703115193
1703115194 [115] 《隋书》,中华书局,1996,第1759页。
1703115195
1703115196 [116] 此处“南山”指“商山四皓”,沈从文曾结合考古材料做了精辟的解释。见《“商山四皓”和“悠然见南山”》,载《花花朵朵 坛坛罐罐——沈从文文物与艺术研究文集》,外文出版社,1994,第88~89页。
1703115197
1703115198 [117] 《晋书》卷九五《王嘉传》,中华书局,1993,第2496页。
1703115199
1703115200 [118] 《隋书》卷七八《艺术列传》,第1770页。
1703115201
1703115202 [119]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商务印书馆,1959,第549~550页。
1703115203
1703115204 [120] 《全唐诗》卷八六,第3册,第928页。
1703115205
1703115206 [121] (唐)储光羲:《贻阎处士防卜居终南》,《全唐诗》卷一三八,第4册,第1404页。此处的阎处士为阎防,两《唐书》无传,据《唐才子传》卷二记载:“(阎防)于终南山丰德寺结茆茨读书,百丈溪是其隐处,题诗云‘浪迹弃人世,还山自幽独。始傍巢由踪,吾其获心曲。’又云:‘养闲度人事,违命知止足。不学鲁国儒,俟时劳伐辐。’后信命不务进取,以此自终。”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第1册,第347页。
1703115207
1703115208 [122] 《新唐书》卷一九六《隐逸传》,第5594页。
1703115209
1703115210 [123] (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卷三一二,第2468页。
1703115211
1703115212 [124] 〔日〕松浦友久:《李白的客寓意识及其诗思——李白评传》,刘维治、尚永亮、刘崇德译,中华书局,2001,第126页。
1703115213
1703115214 [125] 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一一三下《谭峭传》,齐鲁书社,1988,第635页下栏。
1703115215
1703115216 [126] (宋)王钦若等:《册府元龟》,第4册,第3115页上栏。
1703115217
1703115218 [127] 《全唐诗》卷七〇一,第20册,第8061页。
1703115219
1703115220 [128] 屈守元、常思春主编《韩愈全集校注》,第3册,第1254页。
1703115221
1703115222 [129] 《全唐诗》卷六五四,第19册,第7523页。
1703115223
1703115224 [130] 《大正藏》第55册,第62页上栏。
1703115225
1703115226 [131] (唐)白居易撰、顾学颉校点《白居易集》卷一,第1册,第20页。
1703115227
1703115228 [132] (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卷五三,第329页。
1703115229
[ 上一页 ]  [ :1.7031151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