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3115972e+09
1703115972
1703115973 其中的“省符”,应是包括敕符、攒符和签符的,而所谓“先下州府交替”、“签到州为上日”,都说明签符也只是颁发至州府一级。而对于军队系统来说,折冲府卫士任命勋官的签符,据上引《吐鲁番出土文书》中的《唐永隆元年军团牒为记注所属卫士征镇样人及勋官签符诸色事》,则是要下发至所在折冲府的。
1703115974
1703115975 吐鲁番出土唐上元二年(675年)府曹孝通牒为文峻赐勋事(65TAM346:2):
1703115976
1703115977 1 加勋[
1703115978
1703115979
1703115980
1703115981 2 三年补左右,请□今年[
1703115982
1703115983
1703115984
1703115985 3 官两转,其勋既未入手,请给牒[
1703115986
1703115987
1703115988
1703115989 4 敕镇满十年,赐勋两转,付录事司检文峻等并
1703115990
1703115991
1703115992
1703115993 5 经十年已上。检   敕虽未获,据省给告身
1703115994
1703115995
1703115996
1703115997 6 并衔   敕授文峻等,补经廿年已上有实。
1703115998
1703115999
1703116000
1703116001 7 实给牒,任为公验者。今以状牒,牒至[
1703116002
1703116003
1703116004
1703116005 8 验。故牒。
1703116006
1703116007
1703116008
1703116009 9 勘同 福 上元二年八月十五日 府 曹孝通 牒
1703116010
1703116011
1703116012
1703116013 10   参军判兵曹李[51]
1703116014
1703116015
1703116016
1703116017 此件文书为西州都督府勘验文峻申请加勋之事的批文。文峻其人已经镇满10年以上,按照敕文的规定,应该可以加勋两转。然而,“其勋既未入手”,也就是说在户籍上没有落实其应加勋官身份,各种相关待遇也无法享受。于是,他向西州都督府提出申请,希望能够落实应加勋官的待遇,请都督府给牒作为公验。西州都督府的兵曹负责此事,具体由兵曹府名叫曹孝通者经办。曹孝通先查对了政策,即此前的敕文中有“镇满十年,赐勋两转”的规定。接着他通过录事司查检文峻等人的在镇时间,结果显示“并经十年已上”。曹孝通没有查检到给文峻等人授勋的敕文,“检敕虽未获”,但是他有“省给告身”以为据。所谓“省给告身”,就是由尚书省吏部司勋司颁发的勋告。告身之中自然包含有授勋的制敕文书内容,这就是告身的“衔敕”。文峻此前已经是勋官,此次申请的是加勋之事。曹孝通依据的告身,当为文峻出示的以前所授勋告。也有可能是与其同一敕文授勋者提供的告身。那样的话,文峻就必须是甲头,其名字才能出现在别人的告身上。无论如何,文峻前次授予勋官,距此时已经20年以上了,这就是“据省给告身并衔敕授文峻等,补经廿年已上有实”。证据表明,文峻最初获得勋官身份至今已经20年以上,而且在镇也已经满10年以上。根据这些,曹孝通决定给他出具一份证明,“给牒,任为公验者”。这份作为公验的牒文,最后是由曹孝通所在曹司的负责人参军判兵曹李让判署的。此外,此件文书的定名似可改为“唐上元二年(675年)府曹孝通牒为文峻加勋事”。
1703116018
1703116019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至少在府州一级是应该留存尚书省授官(包括授勋)的制敕文书的。当然是通过尚书省相关部司用省符转发的制敕文书。所以曹孝通才要去“检敕”,而且这个敕是单独的文件,不是告身之中所“衔敕”。文峻当加勋而未加,自然没有新加勋的告身,都督府里也没有找到相关的敕书。按理推测,应该不是都督府把敕书丢失了,可能是朝廷没有来得及对这批人进行加勋,根本就没有相关敕书。如此,则文峻乃是根据往常的规定擅自申请加勋,西州都督府的办事人员也就走走程序而批准了。这个推测的一个依据是,上元前后,正是唐廷对勋官告身的管理比较松弛的时期。上元元年(674年)武则天所上《建言十二事》中,有一条就是“上元前勋官已给告身者无追核”[52]。
1703116020
1703116021 文峻申请加勋并查检相关敕文要到西州都督府,说明县级官府并不留存此类制敕文书。这也许可以说是县级官府没有完备的档案保管制度。又,上引武周延载元年(694年)氾德达轻车都尉告身中,其制书之前的列名为“西州氾德达”,后有小字注高昌县;唐永淳元年(682年)氾德达飞骑尉告身中,其制书之前的列名为“募人西州氾德达”。此种注记方式,某种程度上亦可说明转发授官制敕文书的省符,是以府州为下颁对象的,而府州并不需要转发至县级官府。
[ 上一页 ]  [ :1.70311597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