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3116089
[28] 参见刘后滨《唐代告身的抄写与给付——〈天圣令·杂令〉唐13条释读》。
1703116090
1703116091
[29] (宋)王溥:《唐会要》卷七五《选部下》南选条,第1369页。
1703116092
1703116093
[30] 参见王静《朝廷和方镇的联络枢纽:试谈中晚唐的进奏院》,载邓小南主编《政绩考察与信息管道:以宋代为重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703116094
1703116095
[31] (宋)王钦若等:《册府元龟》卷一八〇《帝王部·失政》,第2163页。
1703116096
1703116097
[32] (唐)姚汝能撰、曾贻芬点校《安禄山事迹》,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第8页。
1703116098
1703116099
[33] (宋)王钦若等:《册府元龟》卷一二《帝王部·告功》,第136页。
1703116100
1703116101
[34] (宋)王钦若等:《册府元龟》卷四六一《台省部·宠异》,第5495页。
1703116102
1703116103
[35] (宋)司马光撰、(元)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二七五后唐明宗天成元年,中华书局,1956,第8995页。
1703116104
1703116105
[36] (宋)王溥:《唐会要》卷七五《选部下》杂处置,第1362页。
1703116106
1703116107
[37] (清)徐松:《宋会要辑稿·职官十一·官告院》,中华书局,1957,职官一一之六〇页。
1703116108
1703116109
[38] 参见罗祎楠《评刘后滨著〈唐代中书门下体制研究〉》,刘东主编《中国学术》总第22辑,商务印书馆,2006,第279~297页。
1703116110
1703116111
[39] 参见刘后滨《唐宋间选官文书及其裁决机制的变化》,《历史研究》2008年第3期。
1703116112
1703116113
[40] (宋)王溥:《五代会要》卷一四《吏部》,中华书局,2006,第234页。“今若为点检所授官吏器能,欲令亲承圣泽”句,据《全唐文》卷九七〇《请停赐庶僚官告及朝对奏》补,见《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第10065页。又可参见《旧五代史》卷三十六《唐书·明宗纪》,中华书局,1976,第501~502页。
1703116114
1703116115
[41] (宋)王钦若等:《册府元龟》卷六三二《铨选部》条制四,第7585页。
1703116116
1703116117
[42] 长孙无忌等撰、刘俊文点校《唐律疏议》卷二《名例律》,中华书局,1983,第46页。
1703116118
1703116119
[43] 长孙无忌等撰、刘俊文点校《唐律疏议》卷二《名例律》,第57~58页。
1703116120
1703116121
[44] (宋)司马光撰、(元)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二三五,贞元十一年七月,第7569页。
1703116122
1703116123
[45] 《旧五代史》卷三十七《唐书·明宗纪》,第508页。
1703116124
1703116125
[46] (宋)王钦若等:《册府元龟》卷一五四《帝王部·明罚三》,第1865~1866页。
1703116126
1703116127
[47] (唐)长孙无忌等撰、刘俊文点校《唐律疏议》卷二十五《诈伪律》,第462页。参见《唐令拾遗补》,第1073页。
1703116128
1703116129
[48] (宋)王钦若等:《册府元龟》卷一五四《帝王部·明罚三》,第1864页。
1703116130
1703116131
[49] (宋)王钦若等:《册府元龟》卷一八〇《帝王部·失政》,第2163页。
1703116132
1703116133
[50] (宋)王溥:《唐会要》卷七五《选部下》附甲,第1372页。
1703116134
1703116135
[51] 《吐鲁番出土文书》图录版(三),第262页。
1703116136
1703116137
[52] 《新唐书》卷七十六《则天皇后传》,第3477页。
1703116138
[
上一页 ]
[ :1.70311608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