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3116272
1703116273
(原载《西域文史》第二辑,科学出版社,2007)
1703116274
1703116275
[1] 里正杂任之身份及其免课役的特权,因为《天圣令》的刊布而获得无可怀疑之法令依据。具体令文见天一阁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天圣令整理课题组《天一阁藏明钞本天圣令校证(附唐令复原研究)》卷三〇《杂令》唐令15条,中华书局,2006,第377页;同书卷二二《赋役令》唐令15条,第272页。
1703116276
1703116277
[2] 《唐律疏议》卷一一《职制律》“役使所监临”条疏议:“‘杂任’,谓在官供事,无流外品。为其合在公家驱使,故得罪轻于凡人不合供官人之身”。刘俊文点校,中华书局,1983,第225页。
1703116278
1703116279
[3] 《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79年第1期。
1703116280
1703116281
[4] 《中国史研究》1989年第2期。
1703116282
1703116283
[5] 《敦煌研究》1989年第3期。
1703116284
1703116285
[6] 《敦煌学辑刊》1994年第1期。
1703116286
1703116287
[7] 《敦煌吐鲁番研究》第4卷,中华书局,1999,第265~285页。
1703116288
1703116289
[8] 《敦煌吐鲁番研究》第9卷,中华书局,2006,第187~217页。
1703116290
1703116291
[9] 卢向前主编《唐宋变革论》,黄山书社,2006,第89~123页。
1703116292
1703116293
[10] 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东洋文化》第68号,1988;收入氏著《西域史地丛稿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第122~125页。
1703116294
1703116295
[11] 《唐律疏议》卷一三《户婚律》“里正授田课农桑违法”条疏议,第249页。
1703116296
1703116297
[12] 李方:《西州行政体制考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2,第271~273页。
1703116298
1703116299
[13] 李浩:《论里正在唐代乡村行政中的地位》,《山东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1703116300
1703116301
[14] 中国人民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第47~50页。
1703116302
1703116303
[15] “昌 氾惠尉”上原有墨笔圈画。
1703116304
1703116305
[16] “西 马才令”上原有墨笔圈画。
1703116306
1703116307
[17] “尉陈”旁原有倒书符号。
1703116308
1703116309
[18] 文书号:64TAM35:41(a)-2,《吐鲁番出土文书》图录本叁,第490页。
1703116310
1703116311
[19] 陈国灿:《吐鲁番出土唐代文献编年》,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2002,第119页。
1703116312
1703116313
[20] 李方:《试论唐西州高昌县的等级》,《西域研究》2006年第3期。
1703116314
1703116315
[21] 张戌,《吐鲁番出土文书人名地名索引》著录为“张戍”(文物出版社,1996,第86页),应该属于排版错误。因为《吐鲁番出土文书》录文本和《吐鲁番出土文书》图录本皆为“戌”。从文书图版看,“戊”内明显是一横,而非点。
1703116316
1703116317
[22] 陈国灿先生也认为本件是“4行草稿”。见《吐鲁番出土唐代文献编年》,第119页。
1703116318
1703116319
[23] (唐)杜佑撰、王文锦等点校《通典》卷三《食货三·乡党》,中华书局,1988,第64页。标点笔者酌改。
1703116320
1703116321
[24] (宋)王溥:《唐会要》卷六九《丞簿尉》,中华书局,1955,第1222页。
[
上一页 ]
[ :1.70311627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