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3120206
[8]《后汉书·王堂传》,卷61,第12页;张纯明:《清代的幕制》,载《岭南学报》,Ⅸ,第2期,第30页。
1703120207
1703120208
[9]这里所谓地方官员,包括从督抚到县令和级地方官僚。在汉代,幕府专用于部级和州级。到宋代,幕府制度则包括县级和县级以下。军事幕府也是这样,在宋代,某些低级军官(如防御使)也有幕府。全增祐前引文,第29—30页;张纯明前引文,第30、31—32页;薛福成:《叙曾文正公幕府》,载左舜生辑:《中国近百年史资料初编》,第134页。
1703120209
1703120210
[10]张纯明前引文,第32页。
1703120211
1703120212
[11]全增祐前引文,第29页。
1703120213
1703120214
[12]张纯明前引文,第30页。
1703120215
1703120216
[13] 《中国人名大词典》(台北:商务印书馆,1962),第988页。
1703120217
1703120218
[14]张纯明前引文,第31页。引自曹彦约《昌谷集》。
1703120219
1703120220
[15]同上书,第32页。
1703120221
1703120222
[16]张纯明前引文,第32页。
1703120223
1703120224
[17]W.T.德巴里:《亲儒的重新评价》,载A.F.赖特编:《中国思想研究》,第90页。
1703120225
1703120226
[18]理雅各译:《儒家经典著作》,Ⅰ,第150页。(《论语·为政》)
1703120227
1703120228
[19]翟理思:《古今姓氏族谱》,Ⅰ,第279页。
1703120229
1703120230
[20]同上书,Ⅱ,第761页。
1703120231
1703120232
[21]同上书,Ⅰ,第394页。
1703120233
1703120234
[22]同上书,Ⅰ,第9页。
1703120235
1703120236
[23]《中国人名大辞典》,第125页。
1703120237
1703120238
[24]全增祐前引文,第30页。
1703120239
1703120240
[25]《元史·韩镛传》,卷185,第10页,见《二十四史》;全增祐前引文,第30页。
1703120241
1703120242
[26]顾炎武:《日知录》,卷17,《通经为吏》,第93页;全增祐前引文,第30页。
1703120243
1703120244
[27]同上。
1703120245
1703120246
[28]《明史·选举制二》,卷70,第14页。见《二十四史》;全增祐前引文,同杂志第32期,第35页。
1703120247
1703120248
[29]《明史·职官制四》,卷175,第15页;全增祐前引文,第31期,第31页。
1703120249
1703120250
[30]《明史·徐渭传》,卷288,第3页;全增祐前引文,第31期,第31页。
1703120251
1703120252
[31]全增祐前引文,第32期,第36页。
1703120253
1703120254
[32]全增祐前文,第31期,第31—32页,引自顾炎武《日知录》。
1703120255
[
上一页 ]
[ :1.70312020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