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3120338e+09
1703120338 [74]斯坦利:《清代的幕友》,第4页;芮玛丽:《中国保守主义的最后抵抗:同治中兴,1862—1874》(以下简称《同治中兴》),第92页;全增祐前引文,第31期,第32页。
1703120339
1703120340 [75]斯坦利:《清代的幕友》,第3—4页;芮玛丽:《同治中兴》,第92页。
1703120341
1703120342 [76]全增祐前文,第31期,第34页。
1703120343
1703120344 [77]萧公权:《农业中国》,第505页;《大清会典事例》,卷97,页4b。
1703120345
1703120346 [78] 《大清会典事例》,卷97,页3b—4a,4a,5a, 5b。
1703120347
1703120348 [79]同上书,页5a—b。
1703120349
1703120350 [80]同上书,页4b。
1703120351
1703120352 [81]同上书,卷97,页50。
1703120353
1703120354 [82]同上书,页5a,5b,6a。
1703120355
1703120356 [83]《大清会典事例》,卷97,页4a,4b,4b—5a, 5b;全增祐前引文,第31期,第42页;吴敬梓:《儒林外史》,杨宪益、戴乃迭译,第150页。
1703120357
1703120358 [84]《大清会典事例》,卷97,页4a。
1703120359
1703120360 [85]张纯明前引文,第29页。
1703120361
1703120362 [86]《大清会典事例》,卷97,页4a。
1703120363
1703120364 [87]王先谦编:《东华录》,雍正朝,卷2,页15b;张纯明前引文,第47页。
1703120365
1703120366 [88]《大清会典事例》,卷97,页3b—4b。
1703120367
1703120368 [89]全增祐前引文,第32期,第36页。
1703120369
1703120370 [90]张纯明前引文,第47页。
1703120371
1703120372 [91]《大清会典事例》,卷97,页5a—b。
1703120373
1703120374 [92]C.I.巴纳德:《领导人的职能》,第123、224—225、286页;R.C.桑普森:《管理中职员的作用》,第72页;H.A.西蒙:《管理行为》,第二版,第148—149、157、160页。
1703120375
1703120376 [93]F.舒尔门:《共产党中国的意识形态和组织工作》,第5页。
1703120377
1703120378 [94]舒尔门:前引文,前言第38—39、5页。
1703120379
1703120380
1703120381
1703120382
1703120383 朋友·客人·同事:晚清的幕府制度 [:1703119615]
1703120384 朋友·客人·同事:晚清的幕府制度 第三章 曾国藩的幕府制度
1703120385
1703120386 咸丰二年十二月(1853年1月9日—2月7日),湖南巡抚奉上谕命曾国藩“帮同办理该省团练、搜查土匪事宜”[1]。这道上谕标志着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的军旅生涯的开始,也标志着幕府制度发展的转折点。曾国藩创制的先用于剿灭太平军后又用于遏制西方侵略的方针措施的贯彻施行只有在非官方的、灵活的、用私人纽带联结在一起的幕府制度下才是可行的。这些方针措施也改变了幕府制度本身的构成和规模。其基本标准一仍其旧,也就是说,它仍是由私人关系构成的,幕友具有专门知识,附属于地方官僚体制,但是它的职责范围扩大了。地方官吏卷入了由于西方入侵产生出的种种问题中,他们要和以往征收赋税一样,负责诸如与外国领事进行谈判、维持由数省组成的防务体系、或是经管轮船公司以争回中国经济利权等问题。为完成这些任务,他们需要越来越多的通晓西方政情和技术的专门人才——传统幕府中是没有这一类人才的——提供技术方面的建议。另外,前此幕府制度与官僚体制之间分明的界限也逐渐变得模糊了。通过由雍正帝畀以督抚、并未被其后任何皇帝取消的举荐特权,幕友开始以前所未有的规模进入官僚体制圈内。由内忧外患造成的国家的需要,迫使中央政府放松对幕友升擢的限制,迫使中央政府依靠幕友们的西学知识,迫使中央政府认可由地方督抚主持的西式企业的创办。在共同的敌人面前,非官方的幕府制度和政府紧紧团结在了一起,官僚政治(the realm of amateurs in politics,政治上的非专业性王国——译者)开始带上一种专业化色彩。为了形成这一局势,被提拔为官的幕友的忠诚和利益加强了幕友和幕主之间的纽带,而不是斩断它。具有相似想法(不管是政治上的还是技术上的)的督抚的荐举,使得幕友爬上官僚体制的阶梯不再那么困难,使得幕友的建议更易贯彻施行。因此,许多原来当幕友而现在已做了官的人不仅继续在外交、商务和军事方面为前幕主出谋划策,而且仍旧对前幕主俯首听命。这些变化肇始于曾国藩,而又为其他人效仿、改进,以至到达这种程度,即在清代幕府制度存在的余年中幕主本人也成了幕府制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1703120387
[ 上一页 ]  [ :1.70312033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