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3129285e+09
1703129285
1703129286 (49) 《元史》卷106,《杨惟中传》、《粘合重山传》。
1703129287
1703129288 (50) 见《元文类》卷60所载碑文。按同碑亦载于《牧庵集》卷15,其中木土各儿的名字被四库馆臣改为“图们格尔”,则其所据原本或将此名写作“土木各儿”。而据拉施都丁书,博尔忽有子名术土忽儿。对这个人名尚须进行更深入的正字法研究。
1703129289
1703129290 (51) 黄溍:《马氏世谱》,《黄金华集》卷43。
1703129291
1703129292 (52) 《元史》卷155,《史天泽传》;王磐:《史天泽神道碑》,《畿辅通志》卷171。
1703129293
1703129294 (53) 《元史》卷130,《完泽传》。
1703129295
1703129296 (54) 《经世大典·站赤》,中统二年五月二十一日,见《永乐大典》卷19414。参见前田上揭论文。
1703129297
1703129298 (55) 《元史》卷4,《世祖纪》一。
1703129299
1703129300 (56) 同上。
1703129301
1703129302 (57) 元好问:《刘汝翼墓碑》,《遗山集》卷22;王恽:《韩仁神道碣》,《秋涧集》卷60。
1703129303
1703129304 (58) 《元史》卷85,《百官志》一。
1703129305
1703129306 (59) 吴澄:《董士选神道碑》,《吴文正公集》卷32。
1703129307
1703129308 (60) 宋濂:《诰命起结文·中书断事官》,《宋文宪公集》卷1。
1703129309
1703129310
1703129311
1703129312
1703129313 蒙元制度与政治文化 [:1703126850]
1703129314 蒙元制度与政治文化 元朝科举制度的行废及其社会背景
1703129315
1703129316 元代科举史是一个既老又新的课题。自1930年代以来,已有不少学者,从制度史的角度出发,搜检史料,对之进行考订和研究。关于元朝科举考试的各种具体规章制度或细节,虽然还有若干值得进一步探讨的地方,但总的来说,剩下的问题不多了。本文拟从政治文化史的角度,把元代科举置于其社会背景之下,去考察它的兴废、成败,以及对当时乃至后世的影响。
1703129317
1703129318
1703129319
1703129320
1703129321 蒙元制度与政治文化 [:1703126851]
1703129322 蒙元制度与政治文化 一 元朝设科取士的最初尝试:戊戌选试及其失败
1703129323
1703129324
1703129325 窝阔台九年丁酉(1237年),因耶律楚材、郭德海等人力请,诏令术忽、刘中等历诸路遍试儒生。以论、经义、词赋分为三科,中试者复其赋役,并除本贯议事官,令与各处长官同署公事。考试在次年(即戊戌年)举行,因而以戊戌选试见诸史文[1]。
1703129326
1703129327 按照元人以及明初《元史》修纂者们的观点,元朝科举制度,即滥觞于戊戌选试。这一传统见解,虽然从未经过严格的检讨,然长期为研究元朝科举史的学者们所首肯[2]。1959年,安部健夫的遗作《元朝的知识人与科举》发表。他认为,由戊戌中选儒生可以获得豁免差发的特权,使人想起蒙古人对待宗教士的态度;而他们没有被要求替大汗告祷祝天,又好像表明他们的身份还是世俗人。中试儒人除授议事官参署政事的规定,也基本上没有实行。所以不清楚它究竟是一次性的考试,抑或原应继续下去,因受到阻力而中止。仅就这次考试本身而言,则很难说它显示了世俗的科举性质[3]。林元珠在《元史选举志译注》中也提到戊戌选试。她一方面认为,“就其相同之处而言,这次考试的结果,在促进布衣学士入仕为官的意义上,确实与中国历史上其他[朝代]的国家考试没有什么两样”。同时她也引述安部的见解,并认为不应当太强调中国科举制度的传统对戊戌选试所发生的影响。她写道,这只是一次应运而生的权宜之计,连考试的设计者自己大概都没有想到要通过它恢复科举制度[4]。
1703129328
1703129329 安部和林元珠的研究,都偏重于从戊戌选试的结果去分析它的性质,而对它的设计者从一开始就赋予它的某些特殊性似稍有忽略。如果戊戌选试的意义仅仅在于使四千多名儒生获得豁免差发的优遇,那么类似的考试后来还进行过许多次,为什么大多数元人惟独把戊戌选试与设科取士相联系呢?其次,考试儒生和考试僧道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也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1703129330
1703129331 丁酉诏令的原文,保留在《庙学典礼》中。在规定考试程式的同时,诏令宣布:“其中选儒生,若有种田者纳地税,买卖者出纳商税,开张门面营运者依条例供差发除外,其余差发并行蠲免。……与各住达噜噶齐管民官一同商量公事勾当着。宜后依照先降条例开辟举场,精选入仕,续听朝命”[5]。大约一百年后,许有壬在追述戊戌选试时写道:“……遍试儒人,中者与牧守议,停蠲其役;且将辟举场,以精入仕”[6]。两段话互相印证,证明丁酉诏文确是可以信赖的史料。
1703129332
1703129333 从丁酉诏文,我们看出耶律楚材最初设计戊戌选试时,至少包括含着三层意图。
1703129334
[ 上一页 ]  [ :1.70312928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