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3167514
1703167515
同时,在运用访谈法的过程中,也将观察法贯穿于整个过程之中。观察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703167516
1703167517
第一,访谈前对受访者所在社区环境、建筑物外观及内部结构进行观察,对访谈地点的环境布局进行观察;第二,对受访者的装束仪表的观察。这些观察,既可以感知受访者的精神面貌,也能对受访者的性格有初步的猜测;第三,对受访者在谈话过程中身体语言的观察。包括目光与面部表情、身体运动与姿势等。身体语言可能传递着大量的言辞无须表达或者无力表达的信息。
1703167518
1703167519
在观察中,作为一名女性研究者,应最大限度保持对研究对象的真实了解,使观察的人、事、物,自然展示。实地观察不同于人类学家所使用的传统的田野调查。它是从女性的角度观察和理解研究对象,解释和评估自身存在意义和发挥作用,而不是从男性立场出发。此外,不是脱离实际地观察,而是描述性别经历和女性行为,并将其作为社会结构和背景。
1703167520
1703167521
(三)性别访谈法
1703167522
1703167523
性别访谈与传统学科应用的访谈相比,其最大的特点是这种访谈发生在女性与女性之间,是在女性主义框架下的女性对女性的访谈。[21]本研究访谈资料的收集主要依靠女性个人对工作、家庭及社区生活事件和过程的描述。
1703167524
1703167525
第一,根据研究需要创新访谈方法,使访谈形式服务于研究目的。访谈对象的联系由社区主任帮助通知;访谈时间一般选择女性空闲的下班后或者周末;访谈地点主要选择在访谈对象的家中;在征询同意的情况下,全程录音。
1703167526
1703167527
第二,性别相同,排除了异性之间差异带来的访谈障碍,用女性的方式和语言与研究对象谈论双方关心话题。耐心细致的聆听,对研究对象的理解,相似经历的感同身受,减少了研究对象的紧张和顾虑,在自在轻松的氛围中完成访谈任务,获得符合研究对象生活的实际信息。
1703167528
1703167529
第三,在访谈中,女性研究者带着对研究对象的性别关怀,为被访女性创造讲述自己生活故事、诠释自己社会命运的机会。相同的性别,使彼此容易成为朋友,共同为改变女性的生存和发展处境而努力,建立在相互信任基础之上的访谈不仅能保证过程的顺利,还能获得更为丰富、满足研究需要的资料。
1703167530
1703167531
(四)焦点团体访谈法
1703167532
1703167533
焦点团体访谈法有许多个别访谈所没有的优势,可以发挥一些比较独特的作用。其中比较突出的作用有:访谈本身作为研究的对象;对研究问题进行集体性探讨;集体建构知识。[22]焦点团体访谈法可以在一段较集中的时间内就某一讨论主题聆听及观察参与者之间的互动。同时,这一方法也使研究者有机会凭借小组成员间的讨论而探索研究的主题并发展出可能的理论。
1703167534
1703167535
三 分析方法
1703167536
1703167537
实证资料的分析是研究过程重要的环节之一。资料分析是对资料的解释。资料分析过程要求研究者将研究理论架构和实证资料整合起来,寻找主要类型和模式,最终达到研究的目的。
1703167538
1703167539
社会学研究不能单纯地讲故事,还必须对所研究的对象做进一步的分析、提炼和一般化概括。资料对于研究的重要性,在于能否说明问题。本研究遵循实证到理论原则,也即从资料的分析中发现问题。布坎南认为,只有个体才是选择和行动的唯一和最终的实体,任何关于社会互动过程的理解都必须建立在对过程参与者的行为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因此,在分析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了解行动者对政策的认知以及他们的价值判断,而且还要辨明行动者在做出行为选择时所受到的正式规则和非正式规则的约束。为了更好地观察社会转型前后的变化,笔者在资料分析的过程中,自始至终运用了比较法。
1703167540
1703167541
研究的一般程序是在综述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新问题,进而求解。具体研究中要关注经验资料,注重评价和研究已有理论模式。以上述思想为指导,本研究将遵循以下步骤展开分析。
1703167542
1703167543
首先是关于贫困问题、社会不平等问题、社会排斥理论研究的文献综述。在分析之前,必须先弄清楚自己所要研究问题的理论背景和逻辑,明确自己是在一个什么样的理论传统里研究和讨论问题,这样才有可能作进一步的分析和提炼。一个好的经验研究必须是在学术传统内部针对某一个理论的检验,或是针对某一没有得到解释问题的说明。在对前人研究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了本书所要研究的问题。
1703167544
1703167545
在社会学研究中,不仅要通过调查“取”重要的资料,而且要经过调查分析“舍”掉那些无关紧要的因素。在对资料的处理上,笔者基本上遵循了这一原则,以经验事实作为分析的基础来说明制度是如何制造了不平等。社会学方法论的优势在于实证,因而在研究中必须对个案中的行为和过程进行抽象。理论实证是一种逻辑演绎,而经验实证却不仅仅是一种经验归纳。为了达到通过访谈对象主体的视角来呈现她们经验的目的,笔者坚持从资料出发,反复阅读主体的声音,从一个个的主题中解读和提取意义。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就要尽量与研究对象融为一体,这是唯一的途径。在反复阅读文本的过程中,笔者真正体会到定性研究的不易。为了实现研究目的,研究者要抛开自己,从研究对象的角度出发,以她们的视角为依归,呈现她们的声音。在此基础上,对她们的经验进行概括和提炼。
1703167546
1703167547
四 研究者的反思
1703167548
1703167549
(一)研究伦理
1703167550
1703167551
研究伦理是研究进行中的一个重要问题。[23]一项研究的进行和最后对研究结果的呈现与研究者本身的立场和价值取向密切相关。这不仅体现在研究的方法论上,也体现在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关系上。倾听女性的声音,研究女性的著作,从女性经验中学习,解释女性的生活,这是女性主义者试图重建知识体系和社会现实的主要方式。[24]为此,定性研究在女性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女性的生活故事,在就业场所和家庭之间的角色冲突,女性的婚姻关系和家庭生活经验,都是女性的私人生活领域,同时又是许多人关注的公共知识议题。作为一名研究者我们总是想把行为人从“社会壁橱”(social closet)中曝光。[25]因此,在有关女性的定性研究中,研究者面临这样一种两难处境,如何处理公共知识和私人生活之间的关系。[26]总之,研究者在实地研究中要涉及众多的研究伦理议题。
1703167552
1703167553
作为一名研究者使得我们有机会进入别人的生活,倾听别人的故事,通过别人的眼睛看世界。[27]但我们真的可以滥用我们的权利吗?作为研究者我们必须要坚持:被研究者第一,研究第二,研究者第三的原则。[28]想要了解“普通人”的生活经历和看法,有些时候可能会比了解所谓的“名人”更加困难,因为她们不喜欢或不愿意与别人一起分享她们的经历。当每一次访谈结束时,笔者都有一种在生命中开启一扇窗的感觉,她们将笔者带入了一个未知也未曾想过的世界。访谈中的经验是在任何一本教科书中都无法学到的,所提的问题,可能会有各种意想不到的答案,因此每一次访谈都需要调整访谈提纲。而实际上,为了达到交谈双方良好的情感交流,笔者大都放弃了问答式的访谈,而是采用和被访者聊天的形式。因为按照访谈提纲采用问答式的访谈,不利于发现问题,不利于问题的深入挖掘,也不利于找到问题的答案。而只有在那种看似聊天的氛围中,被访者才能放松她们的心情,在不知不觉中谈出她们真实的想法,你才能有更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当然这需要研究者认真倾听,及时的引导。随着调查的逐步深入,笔者越来越感觉到这种研究的魅力。笔者不断地聆听着、思索着发生在我们周围的生动故事,感受着被访者的真诚、信任与理解。虽然笔者不能给予她们什么回报,但她们依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1703167554
1703167555
在实地研究和资料收集的过程中,笔者主要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在选择访谈对象的时候,遵循自愿参加的原则。在向访谈对象讲明本研究的目的、性质和意义时,遵守和执行告知(informed consent)、不欺骗研究对象的原则。其次,在访谈之前、之中和之后,始终注重隐私权的问题,以确保不伤害访谈对象和泄露个人资料。最后,在征得访谈对象同意的前提下,对访谈予以当场即时录音。在录音资料整理、转录、使用、分析和保存的过程中,遵守有关匿名和保密的原则。[29]以确保城市贫困女性非常个人化的情感和观念等隐私不受侵害。
1703167556
1703167557
(二)资料的效度
1703167558
1703167559
效度也是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重要议题。效度是指测量准确地反映了它要测量概念的真实意义。在定性研究中,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关系会直接影响到双方的互动,进而影响研究资料的效度。研究者将被访者视为她们认知世界的积极建构者,以便在访者和被访者之间建立一种互为主体的状况,以便加深相互理解,提高测量内容效度。[30]研究者将访谈过程视为访者和被访者之间互动的过程。[31]研究者在这方面的自觉不但对建立和维持一个积极的研究关系具有正面的作用,而且对增加资料的效度意义重大。在研究中,笔者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努力。
1703167560
1703167561
1.“局外人”与“局内人”
1703167562
1703167563
对于研究对象来说,笔者是一个“局外人”,从外在的身份来看,有稳定和受人尊敬的工作,与研究对象目前的工作和生活状态是不同的。所以无论研究动机是什么,开始时研究对象都会认为我们是社会地位完全不同的人,我们能否理解她们的思想、情感和看问题的角度是令人怀疑的,所以她们的诉说有可能是说给我们这种身份的人听的,在访谈前,笔者就已经意识到这可能是作为局外人遇到的困难,也是影响资料效度的一个因素。所以在与研究对象接触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与研究对象建立真诚信任的关系。当我们清楚地解释了身份和研究目的后,引发了她们对研究的兴趣,因为研究是关于她们日常生活的切身经历、经验和体会。同时笔者也时刻提醒自己要放下任何先入为主的“文化前设”[32],拜她们为师,了解她们的生活,细心倾听和体会她们谈话的意义,站在她们的角度看问题。此外,在笔者的成长经历中,曾经接触过生活困难的人,这使笔者能够较深刻地体会她们的情感和语言的意义,包括说出来和没有说出来的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含义。同时与研究对象的年龄相仿,共同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变迁。这种共同的生活经历使笔者与她们有着共同的语言,能够互相认同和理解,因而形成了良好的互动。
[
上一页 ]
[ :1.70316751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