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3167825
1703167826
L女士说到的“借口”,实际上不就是私营业主的权力嘛!他利用手中的权力,就又和职工解除了劳动关系。由此可见,正是由于权力的作用,造成规则和实践的脱节,进而将L女士推向了劳动力市场,而劳动力市场对年龄偏大、文化不高、又没有什么技术女性的排斥,使她们最终陷入了困境。
1703167827
1703167828
(2)通过劳动力市场求职
1703167829
1703167830
在经济制度转型的过程中,能够提供劳动力自由流动机会的市场是一个两面体,它提供的就业机会与各种问题并存。在笔者所访谈的女性中,有很多人反映,她们找了好多次工作,也没找到。她们认为国家再就业政策是好,但执行中有问题。LY喜欢听广播,她说:“抚顺街(哈尔滨市某劳动力市场所在地)骗子多,报纸、广播都说过。”ZSM也去过劳动力市场求职,但“没找到啥合适的”。XGL也曾去劳动力市场找过工作,她认为“劳务市场一般是骗人的,就不去了”。DLY经常去劳动力市场求职。
1703167831
1703167832
D女士说:“它(劳动力市场)整出来的活,能有一半不真实。去了以后,都知道,去劳动力市场的外地人很多,你到它介绍的地方干几天就累跑了,都没有正经活,要是好活,你说能上那儿招去吗!哪儿都是这种情况,太好的活绝对没有,社区的活也一样。市场贴的广告,你要去,咱讲话,你真是干不了,那好的活都没有了。一个是累,再一个你还干不了,有的你都不适应,他写的和实际绝对不符。”
1703167833
1703167834
在劳动力市场的发展过程中,政府虽然介入了市场管理,但新生的劳动力市场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1703167835
1703167836
(3)通过妇联求职
1703167837
1703167838
在笔者的调查中,被访女性经常提到她们到妇联去找工作。LGQ在访谈中提到:“我一般都去妇联找活。”LXZ说:“妇联有把握,正规一些。”JYZ 也有同感,“妇联是正经找工作的地方,妇联收30元或50元介绍费,供需双方都收,当抵押金”。LY曾经和女儿同学的妈妈到妇联找工作,L女士说:“她说是妇联嘛,妇联的好嘛,但没有适合我的,时间都不行。”WYX说:“到妇联找,根本没好活儿,她们有好活儿也都给亲戚朋友了。”而且“到妇联找工作,登记要交登记钱,介绍再交介绍费。上次我在那找活儿,就交了30元钱”。妇联是帮助女性就业的一个重要的渠道,但存在着由于收费等原因而将贫困女性排斥在外的情况。
1703167839
1703167840
(4)通过人际关系求职
1703167841
1703167842
通过人际关系求职是被访女性求职的主要方式。笔者所访谈女性中的绝大多数是通过这一方式求职的。GXY找工作主要是通过别人介绍。LXZ下岗后的工作也都是由同事或者朋友介绍的。SLB说:“就是托托关系,哪块儿缺人了,上那干活儿去了。”WL说:“我干的工作可多了,打扫卫生、饭店……都是通过别人介绍的,亲戚、邻居介绍的多。”ZL说:“都是自己找工作,通过关系呗。”WYX说:“我干这两份活儿,都是认识人介绍的,要不根本干不上。”LYH、XJ、WXH等目前所干的工作也都是通过人际关系得到的。
1703167843
1703167844
在调查中笔者发现,虽然被访女性的工作大多是通过人际关系得到的,但是由于人际关系网络的不同,使其就业的职业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而职业的不同也决定了收入和地位的不同。经济状况好的女性,有一定的资本可以发展与更多或地位更高的人之间的关系,可以建立人数更多、差异性更大的社会网络。因此在其求职的过程中拥有的机会更多,选择的余地更大。WYC从某宾馆下岗后,在她朋友开的一家私营企业里做部门经理,月薪3800元。LXY下岗后先在亲戚家开的酒店帮忙,慢慢地她对管理就比较熟悉了,由于工作的关系她结交了许多做酒店管理的朋友。
1703167845
1703167846
L女士说:“先在亲戚家开的酒店干,后来在工商局的一个工商大厦,给人家做酒店管理,做了三年多。后来由于大厦转包了,换承包人了,我就下来了。先锋路新开了一家酒店,我以前认识的一个朋友在那儿做,就把我介绍到了那儿,干了四年多。那块儿后来改成承包设备了,也是慢慢就……酒店就是火的有一个阶段嘛。搁那儿下来之后,又有朋友把我介绍到了现在的这个美食城,月薪4000元。”
1703167847
1703167848
但对于城市贫困女性来说,由于经济拮据,她们没有能力、没有机会,也没有时间发展人际关系网络,结果导致了资本欠缺(capital deficit),即不同的投资或机会所导致的某一群体的资本在数量或质量上相对不足的结果。[35]在调查中,笔者了解到帮助贫困女性找工作最多的人,是她们的父母、兄弟姐妹等直系亲属,其次是再就业单位的同事,而通过同学和朋友求职的极少。资本的欠缺直接导致了资本的不平等,并进一步导致了诸如社会经济地位和生活质量等的差异。
1703167849
1703167850
经济制度转型前,我国的就业制度采取的是招考、接班、分配等形式,这使贫困女性的父母、兄弟姐妹几乎都在同一个工作单位,当她们面临下岗失业时,她们的父母、兄弟姐妹也大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LXZ失业后,从事过保洁员、看过孩子、做过小时工。
1703167851
1703167852
L女士说:“找工作,谁也帮不上我。他(丈夫)家那边儿都下岗了,我家这边儿也都是下岗的,也都身体有病啥的。我们家是哪股都不行,谁也帮不上我们。有时要不寻思孩子,我都活够了,我这也是啊,这家里外头活儿可多了,也可累了。一天活的可累了。”
1703167853
1703167854
城市贫困女性由于再就业所从事的工作大多为家政、保洁等非正规、间断性、职业地位较低的工作,这决定了她们所拥有社会网络的规模和性质。社会网络是在社会地位的基础上建立的,它往往具有很强的同质性,即同一网络内部的地位差别较小。因此,由贫困女性社会网络中的人所提供的就业信息也基本上属于地位较低的职业。XZX目前在一家鞋城从事保洁工作。
1703167855
1703167856
X女士说:“我没有去过劳动力市场,就自己出去找点儿活。完了干一段吧人家不用了就回来,完了再找。主要就是在外面接触的这些一起干活的、搞卫生的人,完了有活儿就告诉我。我在鞋城就是给人家搞卫生,给人家扫地、拖地啥的。咱也不认识别的人,干不上啥好活儿。亲戚也都不行,我姐、哥也都下岗,都没工作呢。想干点啥别的,也没有钱,没有本钱啥也干不了。”
1703167857
1703167858
由于经济上的原因,她们没有能力和时间去沟通、交流,因此以前的同学、朋友都慢慢疏远了。GJ在眼睛没手术之前在早市卖过菜,也做过计时工等工作。
1703167859
1703167860
G女士说:“基本不跟同学、朋友来往了。同学毕业都多少年了,没啥来往了。我觉得都40多岁了,也没上大学,没干啥的,没有那个太多的同学、朋友了。再说咱条件也不好,你说和人家交往你不需要钱吗!平时接触的就是小区里的这些人,上下碰着说个话的,打个招呼,也不接触谁。”
1703167861
1703167862
从以上分析的四种求职方式来看,劳动力市场对城市贫困女性的排斥最强,单位再就业中心也基本上将贫困女性排斥了,通过人际关系和妇联求职的整合度较高,但由于贫困女性与非贫困女性相比资本欠缺,导致了她们资本的不平等,并进一步导致了社会的不平等。
1703167863
1703167864
3.再就业过程中的不平等
1703167865
1703167866
(1)受雇的经历
1703167867
1703167868
在笔者所访谈的城市贫困女性中,她们都或多或少、或长或短有过受雇的经历。她们受雇的绝大多数都是个体和小型私营企业。对于从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被排斥出来的城市贫困女性来说,个体和小型私营企业是她们主要的工作选择。虽然《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对企业用工的合同、薪酬、工作时间和劳动强度以及受雇者的人身自由等方面都有明确的规定,但规则在实际执行中却变了形。许多个体和小型私营企业违规用工,使城市贫困女性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害。
1703167869
1703167870
①签订合同不规范
1703167871
1703167872
2007年通过的《劳动合同法》第十六条规定,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第三十七条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由于劳动力市场中有很多无业、下岗、失业的人可供个体和私营企业选择和雇用,所以他们有生意的时候就雇用人,干得时间一般都不长。当企业没生意了,就立刻让员工离开,因此一般不签订劳动合同。正由于没有劳动合同,雇用者极其容易将市场风险转移到被雇用者身上,形成对她们的排斥。在访谈中笔者发现,绝大多数贫困女性在被雇用时,没有签订劳动合同。
1703167873
1703167874
DLY说:“都说不合理,不合理你去,谁给你签合同啊!你爱干不干,我哪有合同,都是这个。而且签合同是好事,你看得都挺像,你有的时候你看不明白,谁注意这事儿。到真正的时候一看,哟,还有这一块,完了咱干活当中再失误咋咋的,完了。我就遇到过,我在那商建公司干过活。给穿线,完了,就是包工程的人跑了。白干了三个月,那时候答应一个月给600到800呢,那是十来年以前的事,那时候给的真不少,其实穿线那活,挺好的,没事干去呗,咔咔的穿。白干了,人家商建公司都找不着那个人。他属于包了好几手,明白吧,好几个人。”
[
上一页 ]
[ :1.70316782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