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3199627e+09
1703199627 [27] 《太平洋铁路》,《萨克拉门托联合日报》,1869年5月11日。
1703199628
1703199629 [28] 《空无一人的峰顶地区——人们争相抢夺纪念品》,《旧金山时事通讯报》,1869年5月15日;《最后一根枕木》,《大陆月刊和西部杂志》,1869年7月,第77-84页。
1703199630
1703199631 [29] 《普罗蒙特里峰的庆祝仪式圆满结束》,《芝加哥论坛报》,1869年5月12日;《向中国佬致敬》,《旧金山时事通讯报》,1869年5月15日;《最后一段铁轨》,《上加利福尼亚日报》,1869年5月12日;《建设铁路的中国人》,《国家通讯日报》,1869年5月27日。另可参阅《赞美中国人》,《萨克拉门托联合日报》,1869年5月3日。
1703199632
1703199633 [30] 《萨克拉门托联合日报》,1869年5月8日;《副总统科尔法克斯及其政党的到来》,《萨克拉门托联合日报》,1869年8月13日。
1703199634
1703199635 [31] 《太平洋铁路竣工》,《旧金山公报》,1869年5月8日。
1703199636
1703199637 [32] 《太平洋铁路》,《旧金山每日时报》,1869年5月10日;《东部的铁路庆典》,《上加利福尼亚日报》,1869年5月12日。
1703199638
1703199639 [33] 《普罗蒙特里峰峰顶》,第20-21页、33-34页,49页;另可参阅1870年普罗蒙特里峰的人口普查结果;2014年3月25日,张素芳发给作者的邮件。
1703199640
1703199641 [34] 《紧急报道》,《上加利福尼亚日报》,1869年5月8日;《铁路华工和中央太平洋铁路的修建》,《犹他州历史季刊》(1969年冬),37: 1,第56-57页;《一条伟大而荣耀的铁路》,第263-265页。
1703199642
1703199643 [35] 《未获得报酬的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的工人》,《萨克拉门托联合日报》,1869年5月11日;J.N.鲍曼,《1869年,在普罗蒙特里峰嵌入最后一根钢钉》,《犹他州历史季刊》(1969年冬),37:1,第76-101页;迈克尔·W.约翰逊,《普罗蒙特里峰上的聚会:关于金色钢钉庆典的新观点》,《犹他州历史季刊》(2004年冬),72:1,第47-68页。
1703199644
1703199645 [36] 丹尼尔·克利夫兰,《在加州的华人》中的一个章节,《作为铁路建设者的中国人》。《丹尼尔·克利夫兰手稿,1868-1929年》,MSS HM72176,亨廷顿图书馆,加州圣马力诺。
1703199646
1703199647 [37] 《日落之地或太平洋大斜坡》,第291-292页,234页。
1703199648
1703199649 [38] 《旧金山举行铁路竣工庆典》,《萨克拉门托联合日报》,1869年5月5日;《太平洋铁路竣工》,《旧金山公报》,1869年5月8日。
1703199650
1703199651 [39] 《普罗蒙特里峰峰顶》,其中收录了许多照片,大部分照片都拍摄于1869年5月10日,其他人之前都没有见过这些照片。
1703199652
1703199653 [40] 丹尼丝·许,《铁路掠影:照片中的风景和铁路华工,1865-1869年》,收录于《华人和铁路:在北美修建横贯美洲大陆铁路线和其他铁路》。
1703199654
1703199655 [41] 安德鲁·J.拉塞尔,H69.4592030,加利福尼亚州奥克兰博物馆,可用放大镜功能观察网上的图片。
1703199656
1703199657 [42]  西德尼·迪伦,《历史时刻:联合太平洋铁路嵌入最后一根钢钉》(斯克里布纳出版社,1892年9月版),第253-259页;J.N.鲍曼,《太平洋铁路:最后一根钢钉嵌入》,《铁路纪事》,1869年5月13日,第147页;《普罗蒙特里峰上的聚会:关于金色钢钉庆典的新观点》;《俄亥俄州作为领袖的克利夫兰家族》,1893年6月;斯坦福家族剪贴簿,卷4,第96页;斯坦福大学格林图书馆特色馆藏。
1703199658
1703199659 [43] 布兰德利·W.理查兹,《荒凉的图景:查尔斯·萨维奇,摩门教先锋摄影师》(加州内华达城,卡尔·默茨出版公司,1995年版),第48页;《一幅意义深远的画面》。感谢维多利亚·桑丁,在他的提醒下,我第一次把目光转移到照片中如幽灵般的图像。
1703199660
1703199661 [44] 《普罗蒙特里峰峰顶》,第155页。
1703199662
1703199663
1703199664
1703199665
1703199666 沉默的钢钉:铸就美国铁路奇迹的中国劳工 [:1703197489]
1703199667 沉默的钢钉:铸就美国铁路奇迹的中国劳工 第十章
1703199668
1703199669 普罗蒙特里峰之外
1703199670
1703199671 美国地大人众,何以不容为数无多之华人。
1703199672
1703199673 ——黄遵宪,1882-1885年驻旧金山总领事
1703199674
1703199675 太平洋铁路的建成激发了人们对美国及其版图的新思考,在普罗蒙特里峰峰顶的庆祝仪式举行之前的几十年,美国人对国家的看法基本是南北走向的,这个国家的主要矛盾是南方的奴隶制和北方的反奴隶制之间的分歧。这种分歧塑造了美国的政治、文化、经济、社会结构、价值观、人口统计学、梦想及抱负。虽然奴隶制的遗留问题依旧存在,但在内战中北方战胜南方弥合了这种分歧,奠定了一个统一民族国家的基础。内战结束后,一条从西向东横贯美洲大陆的铁路线的建成促使人们从另一个方向来思考自己的国家。自科罗拉多州1876年加入联邦之后(犹他州直到1896年才加入联邦),美国人才把自己看作是一个横贯美洲大陆的国家,在政治上连接了世界上的两大洋,在这片海洋上,还漂浮着地球上的两大板块——亚洲和欧洲。在许多人看来,横贯美洲大陆铁路线的建成,似乎意味着这个国家实现了成为伟大的大陆帝国的天定命运,使美国有可能展望全球。在这条铁路建成之前,从纽约到旧金山,不论走陆路还是海路都要数月时间,有时甚至会让人丧命。1869年5月10日之后,从纽约到旧金山仅需要6天,不仅比以前舒适安全,花费也只是之前的一个零头。加利福尼亚州种植的草莓可以运往东部地区,和斯坦福在普罗蒙特里峰举办的宴会上食用的草莓一样;游客也可以去美国的远西地区探险,甚至定居远西地区也成为可能。这也意味着中国人可以从以前的聚集地——加利福尼亚州、俄勒冈州和内华达州向东迁移,他们也的确这样做了,开始出现在美国中部的爱达荷州、怀俄明州、科罗拉多州、亚利桑那州、得克萨斯州,甚至还远至东部和南部的许多地区。他们利用自己修建的铁路在金山周围找到了出路。
1703199676
[ 上一页 ]  [ :1.70319962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