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3204098e+09
1703204098 [364] 《三国志·吴志》孙皓传及注引《搜神记》,诸葛瑾传注引《吴书》,陆凯传。
1703204099
1703204100 [365] 《三国志·魏志·邓艾传》。
1703204101
1703204102 [366]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注引《蜀记》。
1703204103
1703204104 [367] 《三国志·吴志》陆逊传,孙权传,周瑜传,吕蒙传,陆凯传,孙休传。
1703204105
1703204106 [368] 《晋书·北狄匈奴传》。
1703204107
1703204108 [369] 《三国志·魏志》梁习传,魏志注引《魏略·西戎传》。
1703204109
1703204110 [370]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注引《汉晋春秋》。
1703204111
1703204112 [371] 《华阳国志·南中志》。
1703204113
1703204114 [372] 《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陆胤传。
1703204115
1703204116 [373] 《三国志·魏志·武文世王公传》注引《袁子》。
1703204117
1703204118 [374] 《晋书·王恂传》。
1703204119
1703204120 [375] 《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王朗附王肃传注引《魏略》,王朗传注引《魏名臣奏》。
1703204121
1703204122 [376] 《晋书》食货志,傅玄传。
1703204123
1703204124 [377] 《三国志·魏志·高柔传》。
1703204125
1703204126 [378] 《晋书·王恂传》。
1703204127
1703204128 [379] 《三国志·魏书·陈泰传》。
1703204129
1703204130 [380] 《晋书·山涛传》。
1703204131
1703204132 [381] 《三国志·魏志·武文世王公传》注引《魏氏春秋》载曹冏奏。
1703204133
1703204134 [382] 《文献通考·晋诸侯王列传》。
1703204135
1703204136 [383] 《初学记·绢第九》。
1703204137
1703204138 [384] 《三国志·魏志·陈留王纪》。
1703204139
1703204140 [385] 《晋书》武帝纪,慕容皝载纪。
1703204141
1703204142 [386] 《晋书·食货志》。但《初学记·绢第九》载:“晋故事:凡民丁课田,夫五十亩,收租四斛,绢三匹,绵三斤。……其余租及旧调绢二户三匹,绵三斤,书为公赋,九品相通,皆输入于官,自如旧制”。《文献通考·田赋考》二,三载:“按两汉之制,三十而税一者,田赋也,二十始傅人出一算者,户口之赋也,今晋法如此,则以合二赋而为一。然男子一人占田七十亩,丁男课田五十亩,则无无田之户矣”,“不必履亩论税,只逐户赋之,则田税在其中”,可能是田赋简化为一户以一丁计算的户税。
1703204143
1703204144 [387] 《晋书》武帝纪,食货志。
1703204145
1703204146 [388] 《晋书·地理志》。
1703204147
[ 上一页 ]  [ :1.70320409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