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3223249
为了抓住衍生的讲英语社会对海洋体系权力和财富的重要性,人们必须考虑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已提供和仍在提供的战略深度与资源。除此之外,还有这些遥远、广袤而又富有的国家带给这一体系的资源和贸易。18世纪,来自美国的木材、沥青和焦油使得英国船只占据优势。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南非的黄金是英语世界银行体系和资本市场发展壮大的主要因素,它带给这些国家长期的经济优势,人们在今天仍能感受到这一优势的影响。美国南方的棉花、加拿大和美国北方的麦子、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羊肉和羊毛:丰饶的资源和机会倾泻在英语世界深感震惊的居民身上,推动这些国家的富裕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1703223250
1703223251
这些土地为海洋体系奉献了更多。去往这些地方的通路为英国人提供了一个出口,否则那些对本土的不满者可能会威胁国内的稳定。那些最有能力和希望的人(因此在特定条件下也是最危险的人)发现了让他们出发到新殖民地的路,在那里他们不仅成为社会栋梁,而且成为海洋体系的坚定支柱。1812~1914年,2000多万人离开英伦诸岛移民海外;其中很大一部分人定居美国,余下的人中绝大部分则去了白人的领地。[3]
1703223252
1703223253
不仅如此,近两个世纪以来,这些土地所蕴含的希望召集了世界上一些最有能力、最勤奋和最有事业心的人离开家乡,在英语世界建立新的家园。数千万的德国人、俄国人、波兰人、意大利人、希腊人、挪威人、瑞典人、葡萄牙人、墨西哥人、阿拉伯人、非洲人、印度人、巴基斯坦人、中国人和日本人蜂拥到英语世界——现在仍然如此——把他们的能力和雄心放进了普通股的股本里。直到今天,海外英语社会容纳和同化全世界大量移民的能力仍是美国(和其他国家)继续保持其力量的关键因素。
1703223254
1703223255
英国对哈布斯堡、波旁和波拿巴王朝的胜利令此成为可能,英语世界成为有史以来最富有和政治、经济、军事力量最强大的强权。并且,当英语世界开始收获征服所带来的财富和机会,海权国家也变得更强大、更富有,它们的全球地位变得更值得艳羡,并且也更安全。
1703223256
1703223257
当然也有受害者。澳大利亚和塔斯马尼亚的土著、美国和加拿大的印第安人,甚至相对幸运的新西兰毛利人很可能希望海象和木匠从未离开过肯特郡的海滩。如今,乡愁和神话的美丽光芒柔化了移民和放逐过程中所面临的严峻情势,那时数百万受饥荒困扰的爱尔兰人和全欧洲因失去产业而忍饥挨饿的佃农被推向这些地方,我们不能无视这些移民在登陆后所经历的剥削和困苦,不论他们是在蒙特利尔、埃利斯岛、悉尼还是奥克兰。我们也不应该忘记歧视和排外限制了亚洲移民抵达这些传说中的土地的机会。
1703223258
1703223259
在英语世界中,圣洁的城市确实光芒四射,但无可辩驳的是,用《美丽的亚美利加》的歌词来说,它们“即使泪眼模糊,依然美景在前”。
1703223260
1703223261
另一个英帝国
1703223262
1703223263
英帝国的闪电(Lightning)和19世纪不同的欧洲国家拼凑在一起的萤火虫(Lightning-fly)帝国之间最明显的差异是,任何其他国家所拥有的都无法和英语国家的领土相提并论。但即使我们把眼光从这些涌现在大西洋和太平洋另一侧的新兴不列颠国家转到更传统形式的国家,以19世纪衡量帝国财富和成功的标准来看,相比之下,英国在欧陆的竞争帝国只是用廉价的金属箔装饰起来的,华而不实。
1703223264
1703223265
正如预期的那样,最顽强持久的对手是法国。尽管被英国在漫长战争中的胜利逐出公海,法国转而越过地中海,在北非扎下了根,在那儿,尤其是阿尔及利亚,法国的殖民影响深远长久,并且很难连根拔起。后来法国对西非,尤其是中南半岛的征服从面积上讲都是坚固持久的,法国内阁部长和学童为地图的大片区域涂画着赏心悦目的高卢蓝而欣喜不已,但法国海外帝国从规模、财富和战略意义而言,都被不列颠粉红所超越并被映衬得黯然失色。
1703223266
1703223267
英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达到巅峰,那是英国人最后一次有能力在被打败的德国和奥特曼帝国最好的领土上取得传统式的收获,这些地方覆盖地球表面的1/4,有超过1/4的世界人口。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英国掌控了财富惊人的印度次大陆,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兰卡和缅甸等国家。尽管托马斯·皮特爵士把摄政王的钻石出售给了法国王室,在征服印度旁遮普邦锡克王国时,英国夺走了价值连城的科依诺尔(又叫“光明之山”)巨钻;负责指挥的英国将领把钻石急忙装进一个盒子,放入自己的口袋,秘密将其运回伦敦献给维多利亚女王,女王将钻石镶嵌在她的皇冠上。
1703223268
1703223269
英国控制了这些从伦敦到印度的主要海洋航线上或附近的土地。拿破仑的失败令英国拥有了今天的南非,这是传统好望角航线的战略要地。在地中海,从直布罗陀到亚历山大和苏伊士,英国也拥有一连串海军基地。在苏伊士运河开凿前后,当苏伊士航线开始取代开普敦路线,英国权力便迅速穿透埃及及其卫星国苏丹,以及阿拉伯半岛和波斯湾。
1703223270
1703223271
马六甲海峡是从印度洋进入南海和太平洋的关键航线,同样与地图上让人很踏实的不列颠粉色接壤。新加坡是一个富有战略意义的港口,1809年由托马斯·斯坦福德·莱佛士(Thomas Stamford Raffles)爵士修建为贸易站,此后迅速成为且至今仍保持这一地位——印度和中国之间主要的转口贸易中心。(尽管尽了最大努力,在英国殖民早期,当地的老虎平均每天会杀死一个人。)
1703223272
1703223273
在道德上堕落但无疑有效的鸦片战争后,英国从中国人那里夺取了香港,这个城市被证明同样宝贵,在这里进行的鸦片和其他商品贸易为英国和中国贸易商行创造出神话般难以置信的财富。
1703223274
1703223275
英帝国在非洲的版图像是随意拼凑起来的,但这里的英国领土也同样在总体上优于其对手。埃及是这个大洲人口最多的国家;英属南非有最好的黄金和钻石矿藏,那片土地也最适合欧洲移民。桑给巴尔是非洲东海岸的关键战略点;西部土地肥沃、富产石油的尼日利亚是1/4的撒哈拉以南非洲人的家园。英国人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夺取了德国人在东非的殖民地,此后英国便控制了从好望角到尼罗河口完整的一系列土地。
1703223276
1703223277
看不见的帝国
1703223278
1703223279
经过前大英帝国的旅行者,仍常有机会访问英国人在南非的德班和肯尼亚的内罗毕建造的非凡植物园,并惊叹不已。这些花园的布局通常都极为精美,至今仍被细致地维护着,它们比人们说出来的见证之词更能说明英国人对园艺的热爱,或者甚至对科学的好奇心,这引导了博物学者如查尔斯·达尔文进行他们的探险。培养有用的植物是英国的特色之一,也的确是帝国通向成功的关键。
1703223280
1703223281
糖是18世纪大英帝国及其殖民地繁荣兴旺的伟大动力,其重要性甚至超过烟草。生产糖的岛屿在那个时代对世界经济非常重要,法国在七年战争失败后有机会选择拿回加拿大或瓜德罗普和马提尼克等产糖的岛屿,在这样的选择之前,法国可以说是毫不犹豫。
1703223282
1703223283
英帝国花园中的另一种植物——罂粟——对帝国崛起发挥了巨大作用。清王朝与世隔绝的消费者对英帝国提供的消费品不感兴趣——但鸦片打开了一个现成的市场,而且英国人已经准备好了对它的供应。拥有了制海权所赋予的全球眼光和全球权力,英国人开始从现在的土耳其购买鸦片,然后经好望角海运到中国。当英国开始在印度种植醉人的罂粟花之后,抵达中国的航程缩短了数月,土耳其种植者被挤出了市场。
1703223284
1703223285
更为凑巧的是,英国的植物学家认出了生长于如今缅甸和印度边境的野生茶树;英国人在锡兰(今斯里兰卡)所有的茶园很快成为中国茶叶在世界市场上的有力竞争者。[4]
1703223286
1703223287
经济植物橡胶树(拉丁名为Hevea brasiliensis),就像它的名字所显示的那样是南美洲的原生植物。然而,今天世界上约90%的天然橡胶来自亚洲的种植园。在橡胶市场还是巴西人财产关键的那个时代,受命于位于伦敦的印度事务部的英国植物学家把橡胶树的种子带出了巴西。一开始橡胶树生长在英国皇家植物园,随后被运到锡兰和新加坡的植物园。马来亚的橡胶园后来成为英国走向繁荣的核心资源,直至1963年马来西亚获得独立。
1703223288
1703223289
英国有着世界最大的疆域之集合,其疆域分布在这个星球上的每一个气候带,将世界最大的金融和贸易体系整合在一起,同时它还有着世界上最好的科学家和最神通广大的企业家。幸福而富裕的海象发现,在拿破仑倒台之后的这个世纪,世界的确是英国的牡蛎。
1703223290
1703223291
英国人有条件了解橡胶树和它非同寻常的树液的种植和使用,这不是偶然的。在哥伦布时代之前很久,阿兹特克人和其他印第安人就曾以多种方式使用橡胶树的树液。第一位详细报道橡胶树价值的欧洲人是法国远征队的成员,这支队伍在西班牙和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的间隙访问了南美。1736年,探险家康达敏(Charles-Marie de La Condamine)将样本送回欧洲,这一材料的新用途逐渐被发现。当过女傧相,却从没当上新娘,法国人没有享受到对这一热带产物不断进行研究的好处,而这本来可以令其在发展中处于领先地位。
1703223292
1703223293
两个英国人在此基础上继续研究。1820年,托马斯·汉考克(Thomas Hancock)发现了制造大块薄片橡胶的方法;苏格兰发明家查尔斯·麦金托什(Charles Macintosh)改进了这一方法,从而可以把一层橡胶放在两片毛料之间。橡皮防水布和近代橡胶工业诞生了。
1703223294
1703223295
英国与巴西的关系在那时好到极点。1807年末,英国舰队护送葡萄牙王室越过大西洋逃往巴西以躲避拿破仑军队对葡萄牙的入侵,那时拿破仑企图扩展他对大陆体系的支配。若昂六世1808年初到达里约热内卢,他宣布巴西是葡萄牙帝国享有同等权利的一部分,并以向英国开放巴西港口贸易作为对英国的回报。在写给英国的详细说明中,这一条约规定英国出口巴西的税率低于葡萄牙出口巴西的税率,并且很不寻常的是,其中包含了“本条约无时间限制,条约中明示或隐含的责任和条件永久不变”的要求。[5]
1703223296
1703223297
前往里约热内卢的旅程是不愉快的。若昂六世离开欧洲时所搭乘的船上跳蚤太多,女人们包括公主们都不得不剪掉头发以减轻虫害之苦。[6]里约抚慰了王室;若昂延迟返回葡萄牙,直到那里的政治问题在1821年变得迫切需要解决。他把他的儿子唐·佩德罗(Dom Pedro)留在巴西当摄政王。葡萄牙议会致力于让巴西重回殖民地地位,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废除其与其他国家,包括英国,进行贸易的权利,王子拒绝了敦促其回里斯本的命令,随后在他的父亲和伦敦的默许下,宣布巴西为独立帝国,他是巴西皇帝佩德罗一世。永久不变的条约得以继续执行。
1703223298
[
上一页 ]
[ :1.70322324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