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3225217
这类信仰的每一分支都有令人敬畏甚至是恐惧的故事去宣告世人。自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后,亚伯拉罕的后人已席卷全世界,有时通过剑与火,有时通过温和的说服,还有就是战火与说服双管齐下。尽管互有分歧,绝大多数亚伯拉罕的信众都会承认,亚伯拉罕宗教传播广泛这一事实证明了亚伯拉罕的上帝就是历史的真正作者。把伊斯兰教带入爪哇的商人们,勇闯中非热带沼泽地的传教士们,在面对信仰迫害和种种不公时仍保留犹太人知识和信仰的拉比们,在印刷术发明之前一字一句手抄经文的僧侣和抄写员们,细心收集和评估先知的警句和传统的旅人和学者们;艰苦跋涉穿越加拿大荒野给密克马克族和易洛魁联盟带去福音的耶稣会士们,把信仰带进冰天雪地的波罗的海沿岸和酷热难耐的尼日尔河岸的勇士们,北部森林和东部驿车里引导贵族丈夫和儿子信教的忠诚坚忍的妻子们,把卫斯理福音传播到肯塔基的马背上的巡回福音布道家们,坚守信仰、面对酷刑和死亡也在所不惜的犹太教、基督教和穆斯林的殉道者们:这些坚守信仰的男女英雄传播并丰富了他们所接受的亚伯拉罕传统,他们的功绩、磨炼甚至他们的罪行,一起书写了我们这个世界的历史。
1703225218
1703225219
每年都有数百万的人皈依以传教为导向的某个伟大宗教。1900年,非洲约1亿人口中有10%是基督徒。到2005年时,约9亿非洲大陆人口中有约3.89亿基督徒。如果按照目前的增长速度看,未来三十年之内基督徒人口将会翻倍。穆斯林人口也同样越来越多;从1900年至今,全世界的穆斯林人口已经从2亿上升到13亿。[3]
1703225220
1703225221
亚伯拉罕宗教的扩张可视为一个单一实体构建的主导叙事的一个层面;另一个层面则是不同派系的族长之间矛盾冲突的历史。在世界上很多地方,亚伯拉罕家族之间不同支派的冲突就是政治的驱动力。《创世记》记载,从当年夏甲和以实玛利被驱逐到沙漠旷野,而以撒却在他父亲的帐篷下由母亲撒拉陪伴成长开始,亚伯拉罕的家族已经分裂了。早在耶稣诞生之前,撒玛利亚人与犹太人就因亚伯拉罕神学的一些细微之处而争论不休,而希腊化和非希腊化的犹太人为他们在更为广阔的世界文化参与中到底能走多远展开了一次次争辩,有时甚至是血腥的内乱。如今犹太人中正统派和非正统派、哈西德虔敬派和非哈西德虔敬派之间的分裂对于最古老的亚伯拉罕信徒来说,都稀松平常。基督教有东正教、天主教和新教三大分支,还有一些次生分支也遵循同样的路径扩散。当然,伊斯兰教分出的派系也折磨着伊斯兰教,该教早期分为什叶派和逊尼派,如今仍因两派之间的神学和政治冲突而动荡不安。
1703225222
1703225223
宗教战争在很大程度上是亚伯拉罕的特质,在亚伯拉罕子民中爆发战争,或为自卫而与邻人作战,都有发生。除非是大规模袭击,比如印度教教徒被穆斯林袭击而引爆流血冲突这样的大事件,一般来说,非亚伯拉罕信仰都更为和平。非亚伯拉罕信仰的人们会为日常生活中的牛羊、奴隶、谷物、土地或黄金而战,极少会因强迫非信徒去敬拜他们的神而爆发冲突。古希腊和古罗马并没有因为将众神之王称为宙斯还是朱庇特而引发战事;对于东方神秘异教在地中海地区的传播,他们虽感遗憾但并未大规模抵制。日本历史并不是被神道间不同派系的暴力血腥和经常发生的争斗而打造;新儒家和正统儒家并未使得中国血流成河。在印度,哈奴曼的信徒并没有设埋伏以谋杀毗湿奴的儿子。阿兹特克人可能史上曾有过流血宗教,但美国土著大体上同意让人们用自己的方式去敬拜神灵。非亚伯拉罕信仰中也曾产生过冲突和迫害,但这类冲突通常被看作和平规则的例外情况;宗教派系冲突是亚伯拉罕宗教的鲜明特点。
1703225224
1703225225
亚伯拉罕的后裔在很多事情上都争论不休,但他们达成一致的部分并非微不足道。实际上,他们正是因为彼此赞同而争吵。正因为耶路撒冷是三大亚伯拉罕宗教的圣地,大量鲜血才经常在街道上流淌。各类不同的亚伯拉罕宗教实际上都认为历史有形态和目的:开始、中间和结尾。真理是普遍存在的:世界存有一个真理,它放之四海而皆准。亚伯拉罕信仰皆认定必有一个至高无上的道德秩序,并且政治体制和个人有责任来体现它。然而,他们并没有在到底什么是最高道德秩序这个问题上取得一致,对于到底该建立什么样的机制及如何实施等方面各有各的看法。反对意见可能来自同一宗教,比如当今以色列的正统犹太人和现代派犹太人之间,沙特阿拉伯和伊朗的逊尼派和什叶派穆斯林之间,或者是当今美国的自由公理会和美南浸信会之间;冲突也会出现在不同宗教之间,像在尼日利亚和巴尔干地区。但不论是哪一种情况,这些分歧都有着深远的政治影响。
1703225226
1703225227
无论是亚伯拉罕信仰的传播,还是亚伯拉罕传统中成员竞争所导致的战事,都远未结束。21世纪的历史和之前诸多世纪一样,在很大程度上会由这些纷争不休的宗教扩张到新的地理区域以及扩张所引起的冲突塑造而成。后现代主义者可以否认或解构这种非凡叙事,但对于叙事本身却没任何影响。它照样继续前行,塑造了后现代主义者们所生活着的世界。
1703225228
1703225229
亚伯拉罕叙事并不仅仅是向外扩张和倾轧冲突。亚伯拉罕一神教及其分支推动了人类智识和精神领域的发展变迁。尽管亚伯拉罕革命的宗教后果很重要,其智识和政治发展后果也必须予以考虑。由单一上帝创造了整个宇宙,并赋予人类理解力和塑造人类赖以生存的世界的使命,这个理念背后其实隐藏着很多古老的和最现代的科学。连贯的世界观试图找到理性的因果联结,以使人类社会的存在可被理解,并指导我们的行为举止,这样一个意识形态的概念同样在亚伯拉罕世界观里生根。
1703225230
1703225231
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都相信人类可以至少部分地领会天地万物的本性,因为世界被视作由一个单一理性实体创造,自然事件的正常过程则是服从于法则的,原则上可以被人类理解并最终预测。科学和数学在非亚伯拉罕文化中也同样蓬勃发展,但近代欧洲西方科学的繁荣——如今席卷全球的科学革命的主要基础——显然植根于和关联于亚伯拉罕传统的知识基础。宗教法庭也许迫害了一些反对他们重要观点的早期科学家和神职人员(那些人在当时被认为是非常危险的),但文化和精神层面的背景使科学家们敢于公然藐视并战胜这些阻力,这和教会的强硬一样,都是亚伯拉罕传统的产物。
1703225232
1703225233
我们的历史观念,即人类的故事,是一个有目标的过程,是另一个从亚伯拉罕传统中得来的理念。在日常谈话中,我们经常把“历史”作为“事件”的同义词来使用;如果说法国是有历史的国家,其实就是指法国已经存在了一定的时间且发生了很多事情。当人们听到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的《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一人》这个书名时,他们以为福山是说某种历史已经结束了,在他们看来福山的立场毫无意义、不可理解,而且是荒谬的。历史——就是接连不断的事件发生不穷——怎么可能会结束呢?除非地球上的所有人和事物都被毁灭了,才称得上终结。那样的话,也就不应该存在关于这个话题的著作和讨论了。
1703225234
1703225235
这当然不是福山想阐述的意义所在。他指的是亚伯拉罕的历史,作为人类长河中一段时间的历史,有某些问题需要解决。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历史并不等同于人类存在的整个时期。在通往下一个更高阶段之前,历史就是人类解决(或给出一个解决方案)当下系列问题的一个阶段和一个过程。
1703225236
1703225237
对于这个想法我们往往口惠而实不至,尤其是在区分史前时代(人类文明发展到可以书写之前的时代)和历史时。历史是人类行为的记录,是人类有了足够的组织能力后记录并保存过去的事件。后历史时代仅仅是下一个阶段,那时人类文明经历了深刻又根本的变革,如当年书写的发明或农业的发展,或如同当年亚伯拉罕的原初呼召一般。像福山这样的思想家们思索历史的终结,其实是在问历史过程的目标到底是什么,放眼当下看看我们是否已经达到了这个目标。
1703225238
1703225239
历史这个理念对于亚伯拉罕宗教和意识形态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亚伯拉罕宗教和政治运动主要通过解读历史意义来定义它们自己,它们尝试的途径往往结构相同。从圣经叙事到今天,亚伯拉罕文化将人类发展分成三个阶段:史前时代、历史和后历史时代。
1703225240
1703225241
标准的基督教故事有一个高调的开始:创世以及将亚当和夏娃安置在史前的伊甸园。堕落接踵而至,野蛮和暴行等人类罪行不胜枚举,装备落后且自大傲慢的人类耕田刨地,过着贫乏的生活。对于基督徒来说,这个故事说明历史的起源就是堕落。给动物们命名并和上帝共融是史前时代;耕田农作和建立城市则把我们带进历史。
1703225242
1703225243
到目前为止,人类故事的轨迹一直是走下坡路的。但是上帝决定把世界重新拉回正轨,而不是将亚当、夏娃和他们的子孙后代遗弃到他们自身缺点的后果中。上帝之手伸向诺亚、亚伯拉罕、摩西和先知们。他为自己创造了一族人,即古代希伯来人,他们是亚伯拉罕的子孙和当今犹太人的祖先,他让这些人能首先知晓他的旨意,但同时也会将暗示和提示传达给地球上的所有人。基督徒相信,上帝通过本性和计划的全部启示来完成这个过程,通过拿撒勒的耶稣的位格、教义,以及行为。
1703225244
1703225245
从经典的基督教观点来看,历史就是上帝应对堕落人类的记录。其目的就是救赎:人类回归到应有的、与上帝共融的状态当中。正因如此,历史划分成若干个阶段。两个大的划分分别是基督出生前和基督出生之后,在基督纪元中就把历史划分成公元前和公元后。在公元前后的历史中都有更为细小的划分,作为上帝计划的展开。这种观点认为,历史并非永恒的过程;根据基督教教义,基督将会在未来某个时间重回地球并建立上帝的国度。那将是历史的终结。
1703225246
1703225247
从这种观点来看,历史并非只是时间的流逝。它是一个任务的完成。世界已经出错,并且伤痕累累。历史是一个纠错的过程,是一个疗伤的过程。历史可能看起来喧闹混乱又毫无意义,但发生的每件事情最终都是这个治愈过程的一部分,在它的巅峰时刻将会有一个全新世界被建立起来,一个没有当下的罪恶和苦难的世界。
1703225248
1703225249
虽然有很多重要的差异,但从纲要来看,犹太教和伊斯兰教的观点在结构上非常类似于基督教的计划。它们都认为历史是上帝对人类逐步自我显现的过程,以一个终极启示达到顶点(对正统派犹太教而言是上帝在西奈山向摩西和以色列人显现,对穆斯林而言是通过《古兰经》的默示向先知穆罕默德显现),并在未来上帝的确定行动下终结,上帝将一劳永逸地建造完美的人类社会,从而带来历史的终结。亚伯拉罕的三大宗教后代为了很多细枝末节争吵不休,频频暴力相向,但他们一致认为,这是揭示了人类生活的本性和意义的基本故事。
1703225250
1703225251
亚伯拉罕宗教的兴起意味着,这些观念也正在塑造着越来越多的生活在基督纪元21世纪的人们的意识。
1703225252
1703225253
第四种信仰
1703225254
1703225255
这里还有一个需要我们考虑的因素。现在,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信徒几乎占了世界的一半人口,这个统计数据确实很震撼,但是对于从未间断的亚伯拉罕革命在人类事务中显现的重要性来说,却并不完全公正。这场革命不仅使宗教活力历经千年仍不断增强;它所产生的革命性的世俗意识形态同样席卷了全世界,而且改变了亿万人民的生活和信仰方式。
1703225256
1703225257
世俗现代主义(secular modernism)是亚伯拉罕大家庭中最年轻的成员。它弱化或消除了人格化神的理念,但除此之外,它却忠实再现了亚伯拉罕范式中最重要的部分。如同犹太人、基督徒和穆斯林一样,现代主义者有自己信仰的道德价值观念,并且认为它普遍有效且应该在全世界得到确立。他们把历史看作通过古老的亚伯拉罕阶段的一个过程。他们相信史前时代原初的天真或无知,真理在道德和政治斗争过程中被逐渐发现并被宣告,最终他们相信,到历史胜利终结之时,真理将在全球获得胜利。
1703225258
1703225259
第四种信仰的信徒们并不喜欢被人们称作信徒。他们认为第四种信仰基于科学和理性的清澈光芒,而不是宗教信徒在迷信和情感驱动下的认信。马克思列宁主义者认为,历史规律是已知且不可动摇的,他们相信他们已经解开了历史进程的秘密之锁,并发现了创造乌托邦的绝对可靠的方法。黑格尔派哲学家认为,人性是不变的、已知的,并十分自信地宣称历史距终结还有两百年。20世纪90年代,自由主义和新保守主义的政治学家们满怀信心地断言,民主国家之间不会开战。
1703225260
1703225261
我并不认为持第四种信仰的人不如他们在绘制通往乌托邦之路时想得那么好。毕竟,基督徒、穆斯林和犹太人都不止一次地在历史往何处去这个问题上被蒙蔽过。我认为,第四种信仰和前三种一样,符合《新约》使徒书信中希伯来书里给出的定义:“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经验、证据、理性和动机使一些人倾向于成为共产主义者,一些人倾向于成为自由主义的辉格党,还有一些人则倾向于成为进步论者或社会主义者。大致相同的方式、相同的因素会导致其他人成为犹太人、基督徒和穆斯林,或是保留犹太人、基督徒和穆斯林的身份。这四种信仰都会对已知和已发生的事情做出解释,也会对未知事务做出预测。
1703225262
1703225263
和前三种更为古老的信仰一样,第四种信仰也产生了自己的英雄和殉道者。无数男女为了他们的政治信仰遭受苦难甚至付出生命,政治信仰在他们看来,对人类命运的完整是必不可少的。像宗教改革时期天主教和新教的英雄一样,在第四种信仰的圣战中,共产主义者和一些其他信仰者被认为既是魔鬼,也是殉道者。要建立一个人们从未见过的、公正自由的完美世界,唯有通过信仰来展望,无数人遭到屠杀,也有成千上万的人欣然完成屠杀。自由主义社会的自由同样有其殉道者:那些信仰无神论的男男女女,无论他们为自己的政治信念而活或死。
1703225264
1703225265
差不多像每一位宗教裁判所大法官一样,大多数新信仰的虔诚信徒都相信自己信仰的是一条确定的路,而且历史会因真正信仰的胜利而达到顶峰。苏联最高领导人赫鲁晓夫(Nikita Khrushchev)曾放话给美国:“我们要把你们埋葬!”基督徒的歌声唱道:“因耶稣的名而无不屈膝。”日益壮大的亚伯拉罕大家庭中的最新支系可能会低估甚至全然废弃上帝在此叙事中的角色,但他们采用了亚伯拉罕历史理念中的核心架构来讲述他们自己关于世界的故事。一些现代主义者认为历史是开放式过程,并无既定的决心,很多现代主义者仍把历史看作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一个为了向前发展而给独立于人类自由意志的发展规律分配职责的过程。一些现代主义者,比如参加戒瘾十二步(secular twelve-stepper)的成员,承认存在以自然法或人性为基础来塑造历史的“更高权力”,尽管他们拒绝了很多传统有神论的特征。
1703225266
[
上一页 ]
[ :1.70322521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