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3242269
1703242270
☠为了在夺取猎物时减少损伤,降低各类成本,海盗们会想方设法在不釆用暴力手段的情况下让他们的受害人乖乖投降。
1703242271
1703242272
☠海盗们之所以要挂起“快乐罗杰”的旗帜,在于作为一群法外之徒,他们需要尽量留给人们残忍冷酷的印象。而这会大大降低他们的劫掠成本,提高收益。正是利益动机驱使着他们以最不暴力的方式来降伏受害人。
1703242273
1703242274
☠在大多数情况下,海盗们也会坚持“快乐罗杰”承诺中光明的一面:对那些和平投降的人手下留情。
1703242275
1703242276
1703242277
1703242278
1703242280
海盗经济学 第3堂课 你可以打我,但不可以控制我的船员
1703242281
1703242282
中心课程:立法监管很重要,但是动用政府来推行监管可能会引发事与愿违的后果。
1703242283
1703242284
阅读书单:杰佛瑞·布伦南(Geoffrey Brennan)及詹姆斯·布坎南合著的《宪政经济学》
1703242285
1703242286
G.瓦伦.纳特(G. Warren Nutter)发表在《政治经济与自由》上的《监管窒息》(Strangulation by Regulation)
1703242287
1703242288
如我在第2章中曾探讨过的,对任何社会来说,要运作,就一定要有规则和监管。无论是由政府来订立这些规则,还是由私人管治来取而代之,个人都需要某些规章制度来引导其个人利益,使之能驱动个人多做一些有益于彼此之间合作的活动,少做一些影响彼此合作的活动。由于海盗们都是法外之徒,他们都是游离于政府监管范围之外的。为了防止他们的犯罪组织从内部开始崩溃,他们就自行监管自己了。海盗们的规章制度是私底下推行并且都是自愿接受的,恰恰正是因为这样,所以他们的自我监管很成功。海盗们比起外界更加了解他们的船上需要什么类型的规章制度。例如,他们清楚地知道,对他们来说,严禁在货舱里吸烟很重要,但是,全面禁止吸烟就没必要了。对他们所处的特殊环境以及不同的规则将会如何影响他们在船上的生活,海盗们十分明白,他们拥有经济学家所说的“局部知识”。
1703242289
1703242290
对于他们自己需要什么样的规章制度来协助工人之间的合作、什么样的规章制度是不必要的甚至是会削弱工人之间的协作能力,比起外界旁观者,现代社会中的合法企业同样也有更多的“局部知识”。然而,现代政府不会对这方面的事情很感兴趣,相反,他们经常自以为他们比起企业自己更加清楚企业需要些什么样的规章制度。政府强加在企业头上的这种监管也许有着非常崇高的动机,但是,就如我在前面的探讨中所说的,动机和实际结果两者之间可能会是南辕北辙。就如自私自利的动机有可能带来使社会受益的结果一样,“仁慈的”动机也有可能给社会带来不那么好的结果。因此,好好评估一下“不道德行为所带来的潜在利益”很重要,而评估“优秀道德品质所带来的潜在危害”也同样重要。
1703242291
1703242292
很多时候,当人们有意识地以帮助他人为目标时,他们实际上是在伤害他人而不是在帮助他们。就以《美国残疾人法案》(Americans with Disabilities Act)为例,美国政府在1990年实施了《美国残疾人法案》,以防止雇主们歧视残疾工人。这个法案通过禁止“错误地解雇”残疾雇员来达到其目的,同时还引入了其他数项强制措施。在法案实施后,要是残疾雇员认为他的雇主因为他的残疾而解雇他或者因此歧视他,他可以起诉他的雇主。实施这个法案的目的本在于增加美国残疾人的就业。这个目标当然是很崇高的,但是这项法规的效果却是适得其反。《美国残疾人法案》的真正影响其实是被大家忽视了。麻省理工学院的达龙·阿塞莫格鲁(Daron acemoglu)和乔舒亚·安格里斯特(Joshua Angrist)两位经济学家在2001年的一项研究中发现,《美国残疾人法案》实际上使得美国残疾人的就业人数大幅减少了。用经济学家们的行话来说,这项法案带来了“反常而且出乎预料的结果”。这项法案使得雇用残疾人的成本提升了:例如,要是一个残疾工人表现得没那么勤奋或者高效,可尽管要解雇他的理由和他的残疾本身毫无关系,在法案的影响之下,雇主还是很难解雇他的。因此,雇主们索性在一开始就不雇请残疾工人了。
1703242293
1703242294
尽管在利润动机驱动下的企业规章制度并不完美,但是比起政府强加于企业头上的法律法规,至少这样往往会得出更好的结果,以及更少地像上面所述的《美国残疾人法案》那样带来“监管法规所带来的事与愿违的结果”。回忆一下,正是在利润动机的驱动下,海盗们有动力去实施一些可以创造一个最得人心的规章制度。例如,为了吸引水手们,海盗“企业”需要实施一些规章,来保证船上的头目们不会骗走水手们应得的赃物或者以其他方式来欺压他们。由于他们也是受利润动机驱使的,所以现代企业同样也要面对类似的压力,他们也要去为员工们创造一个让其满意的工作环境,以防止员工们都流向竞争者一方。创造一个让员工满意的工作环境,包括自愿实施某些工作场所规则以及某些有助于员工协作、能保障员工安全的章程。由于企业都有相应的“局部知识”,他们知道对他们来说什么规章制度是合理的、什么是不合理的,因此,他们所釆纳实施的规则会更为有效,更不可能像政府法规那样会带来一些令人讨厌而且出乎预料的后果。
1703242295
1703242296
1703242297
1703242298
1703242300
海盗经济学 第四章 罪恶之德:海盗酷刑背后的经济学
1703242301
1703242302
☠一个蓄着胡子、安着假肢,胳膊上站着鹦鹉的船长对着俘虏们大吼大叫,而他身边的喽啰们则欢呼雀跃,旗杆上高高飘扬着的则是那令人胆寒的黑色骷髅旗。借助书籍和电影的宣传,海盗们的这种形象已深入人心。海盗们确实拥有恐怖的名声,他们确实有虐待和惨杀俘虏的行为,然而海盗们真的会不分青红皂白地去折磨每一个束手就擒的人吗?抓到的俘虏真的会统统杀掉吗?果真如此,那他们和癫狂的精神病以及变态又有何不同?若非如此,那背后又有什么狡黠的目的呢?
1703242303
1703242304
蓄着胡子,凶残野蛮,装着一只钩子作为假肢,肩膀上还站着一只鹦鹉,正为了获得施虐的快感而对着俘虏大喊大叫。“走上跳板吧!”这也许是最广为人知的海盗形象了。在影片里,这名船长会站在他那艘船的边上,身旁围着一圈欢呼雀跃的海盗,而可怜的俘虏则站在一块从船边伸出去的木板上,在他的脚下,凶险的海浪翻搅着犹如扯开了贪婪的大口,甚至还会有成圈的鲨鱼鱼鳍若隐若现。电影和书籍都会把这种折磨描述成海盗们的消遣活动,是他们的乐趣的源泉。然而,尽管看起来极富娱乐性,但是这种经常出现的有关海盗生活基本“事实”的画面却纯粹是虚构的。事实上,在有关17世纪或者18世纪海盗的记录中,并无以钩代手的海盗或者是强迫俘虏走上木板跳进海里的海盗的踪迹。而且,海盗们可不是把每一个抓到的人都拿来折磨一番以获取乐趣的施虐狂,甚至还有少数海盗对待其目标猎物是非常仁慈博爱的。
1703242305
1703242306
尽管如此,人们还是会很容易就把海盗看成嗜血的“人间魔鬼”——就如他们手中的其中一名俘虏所描述的那样,“对他们来说,这就是一种为非作歹的运动”。还有许多和海盗同时代的人也会这样描述海盗。例如,查尔斯·约翰逊就曾如此描述巴沙洛缪·罗伯茨那伙人引人侧目的疯狂:
1703242307
1703242308
“这伙人所造成的破坏和麻烦,简直就是罄竹难书。他们在胡作非为之后完全毫无悔恨可言,没有什么比强大的力量落在那些刻薄而又无知的人手中更为可悲了,这种事情会让人变得蛮横、轻率……他们就像疯子一样,四处放火、放箭,取人性命,然后还要说,我们不是在玩儿吗? ……他们就和给他们撑腰的魔鬼一样,就是以胡作非为为娱乐,以残酷折磨为消遣,并且以诅咒灵魂为其终身职业。”
1703242309
1703242310
现代人对海盗的看法依然和此类描述紧密相关。文学作品中的海盗,有时会被描绘成风趣而又富有魅力甚至是惹人喜爱的家伙,但是,每一个“杰克·斯派罗”(Jack Sparrow)[⑩]船长的背后都会有数十个堕落、凶残、喜欢虐待的海上恶棍来扮演坏人的角色。当然了,肯定少不了会有一些心理变态、神经兮兮的海盗,但绝大多数的海盗所表现出来的却是更类似于塞缪尔·贝拉米在其讲话中所体现的态度:“我鄙视任何一种不能给自己带来利益却损害了他人的行为。”没错,很多时候海盗们会折磨俘虏,但他们是出于理性的选择而这样做的——他们要提升自己的利润,用贝拉米的话来说,“这能给他们带来利益”。
1703242311
1703242312
海盗们巧妙地用他们那些用以制造恐怖的臭名昭著的工具,催生出以残忍和疯狂而闻名的名声,并且以此“蜚声”海上世界。他们做得如此巧妙,以至于都将这种名声提升为海盗的一个“品牌”了。这个品牌使得海盗劫掠行当的收益效率得以提高,从而能从其打劫航程中获得更大收益。不幸的是,对沦为海盗目标的人来说,这样的海盗品牌意味着,海盗们根本不会容许像走上跳板跳海这么仁慈或者迅速的折磨方式存在。
1703242313
1703242314
海盗们折磨俘虏主要有三个理由。
1703242315
1703242316
其一,他们这样做可以套取情报——通常就是关于值钱的东西都藏在被抢船只上的哪些地方。
1703242317
1703242318
其二,海盗们折磨俘虏,是为了惩罚政府官员,因为他们企图抓住海盗。
[
上一页 ]
[ :1.70324226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