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3267963
1703267964
集录《东方杂志》刊载的有关马克思主义的论文而成,包括18卷1号(1921年1月)的范寿康:《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原著为河上肇:《マルクスの社会主义の理论的体系 其三[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之三]》,《社会问题研究》第3册,1919年3月)、19卷11号(1922年6月)的施存统:《唯物史观在马克思学上底位置》(原著为栉田民藏:《マルクス学に於ける唯物史观の地位》,《我等》1920年10月号)等。
1703267965
1703267966
A74《近代社会主义》,东方杂志社编,商务印书馆1923年12月
1703267967
1703267968
集录了《东方杂志》刊载的七篇论文,包括Louis Levine著、钱智修译:《论工团主义之由来及其作用》、劳人:《新组合主义之哲学》、昔尘:《边悌之社会主义》、《柯尔和基尔特社会主义》等。
1703267969
1703267970
A75《劳农俄国之考察》,东方杂志社编,商务印书馆1923年12月
1703267971
1703267972
近史所藏。集录了《东方杂志》刊载的有关苏俄的如下三篇论文:朱枕薪:《苏维埃俄罗斯的过去与现在》(原载《东方杂志》19卷11号)、林可彝:《俄国为什么改行新经济政策》(《东方杂志》19卷15号)、罗罗、锡琛合编:《劳农俄国之面面观》(原载刊物不详)。
1703267973
1703267974
В类
1703267975
1703267976
В1《两个工人谈话》,安利科马赍特斯太著,李少穆译,人民出版社
1703267977
1703267978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国图藏,无版本记录页。《新青年》9卷6号(1922年7月)载广告作人民出版社出版,已刊。似译自Enrico Malatesta,A Talk between Two Workers.采问答形式,启蒙性小册子。虽带有无政府主义倾向,但反对资本主义的观点贯穿始终。译者李少穆的生平等不详。(①②)
1703267979
1703267980
1703267981
1703267982
1703267984
中国共产党成立史 附录三 施存统口供
1703267985
1703267986
这是施存统1921年12月被捕后在日本警视厅接受审讯时的口供,原题《附警视厅に於ける施存统の陈述要领[施存统在警视厅供述概要]》,收录于《外事警察报》(第10号,1922年2月)所载《施存统の追放颠末[驱逐施存统始末]》中。文中( )为原注,[ ]为引用者注。
1703267987
1703267988
附 施存统在警视厅供述概要
1703267989
1703267990
一 生平
1703267991
1703267992
余(施存统)曾学于淅[浙]江省杭州第一师范学校,第三学年中途退学,不久后入北京工读互助团,该团办事处位于北京骑河楼斗鸡坑7号。约三月后,至上海白尔路三益里17号星期评论社做见习事务员,旋因患肺病辞职。大正9年[1920年]7月10日来日。
1703267993
1703267994
来日后,一边疗病,一边就读于东京同文书院。客年[1921年]春退学,专心研究社会主义。
1703267995
1703267996
二 与上海社会主义团体之关系
1703267997
1703267998
上海之社会主义团体,与余有关者乃共产党、社会主义青年团及社会主义大学校。此皆为秘密团体,故没有固定办事地点,与各地同志相互联络,每以各团体主任或委员住处为通信地址。
1703267999
1703268000
上海之共产党有两种。一种乃陈独秀所创建,信奉纯粹之马克思主义;另一种为黄界民[黄介民]派所组织,信奉杂以无政府主义思想之马克思主义。而余有关者乃前者。
1703268001
1703268002
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于大正9年8月,目的在从事实际运动;现居上海南成都路辅德里625号之李达专掌团务,李人杰负总责。李达又名李鹤鸣,李人杰又称李汉俊,皆曾留学日本。
1703268003
1703268004
社会主义大学校为宣传主义之所谓通信学校,由陈独秀、俞秀松、吴明(无无)、李人杰、沈定(玄庐)、王仲甫(重辅)及余等七人于大正9年5月成立,其团员与社会主义青年团同,然前者专事实际运动,后者则以宣传主义为目的。
1703268005
1703268006
初与上海之俄国过激派代表有关系,每月接受宣传费用约一千元,干部等亦每人每月接受三十元报酬;然前年以降关系断绝,现已不再接受该代表任何资助。现有学员约六十人。其中,在中国内地者,长沙11名,武昌9名,济南10名,广州7名,北京5名,上海18名;国外者,日本2名,法国2名,俄国1名。在日本之学生,即鹿儿岛第七高等学校周佛海及余二人[旁点为原文所注]。
1703268007
1703268008
此类团体之宣传手段为报纸、杂志、通信。除社会主义大学校采通信手段外,其他多利用报纸、杂志。宣传主义之学校,另有法租界之世界语学校。该校发行《自由》杂志以为宣传机关,谢晋青及余为该杂志之驻日代表。然该杂志已停刊,故现无任何关系。
1703268009
1703268010
禁止携入日本之《共产党》杂志,其发行地点不明,亦不知与上述共产党有无关系。余自广州共和书局订阅。
1703268011
1703268012
现今,留日中国学生中,除周佛海及余外,更无同志。故即使余为上海共产党之驻日代表,其目的亦非为对留学生开展工作,实为联络上海共产党与日本社会主义者。
[
上一页 ]
[ :1.70326796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