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3272727
1703272728
还有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是在社会阶级斗争和政治斗争中组建的,议会甚至是这些政党通过斗争创设的,如19世纪末的日本自由党和立宪改进党,其组建的宗旨即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其政治主张之一则是开设日本的国会。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德国、意大利等国的主要资产阶级政党都是在议会外组织起来,尔后以议会党团为主要形式进入议会运行的。
1703272729
1703272730
总的说来,政党在政治系统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主要起到三方面的作用:
1703272731
1703272732
(一)整合阶级的利益要求和政治意识,发展壮大本阶级力量
1703272733
1703272734
一个阶级以自在状态存在着时,其利益要求和政治意识往往是分散的、肤浅的和多变的,而政党则以自己的理论纲领、方针政策和特殊的组织形式使得本阶级的利益要求和政治意识理论化、集中化、政治化、深刻化、明确化,从而有效地整合本阶级的利益要求和政治意识。
1703272735
1703272736
政党是阶级利益的代言人,为了使本阶级利益的实现更加顺利,政党不仅仅要壮大自身力量,还必须最大限度地壮大本阶级的力量,扩大和充实政党的群众基础。
1703272737
1703272738
政党壮大本阶级力量的途径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动员和组织本阶级的力量整合,二是争取其他阶级成员。
1703272739
1703272740
1703272741
1703272742
1703272743
德国第一国际支部绘制的宣扬社会主义的宣传画。像第一国际这样的无产阶级的国际性政党组织在维护无产阶级利益,推动人类进步和正义等方面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1703272744
1703272745
无产阶级政党集合和发展本阶级力量的基本方式是通过说服教育,使群众认识到自己的利益所在,联系群众,既要和群众打成一片,又要身先士卒,起模范带头作用;而资产阶级政党往往以宣传、鼓动,甚至拉拢、欺骗和收买等手段来集合自己的政治力量,这也显示了资产阶级政治的利己主义本质。
1703272746
1703272747
(二)影响和领导社会政治生活
1703272748
1703272749
政党以夺取或巩固政权为目的,必然会对社会政治生活产生影响。在获得政权之前和获得政权之后,政党影响和领导政治生活的方式是不一样的。政党没有获得政权时,往往通过制定自己的政纲、方针、政策和策略,组织党员和群众展开合法的或非法的、和平的或暴力的、议会内的或议会外的政治斗争来影响国家的政治生活,使之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在获得政权以后,政党就要完成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政党就会以执政党的身份控制和监督国家政治权力,并把自己的政治纲领、方针政策转变为国家的方针和政策,以国家权力向社会推行。同时,政党还必须培养本党骨干力量,以派遣党员担任国家要职、直接参与国家政策执行过程等方式支配和影响国家政治生活的发展方向和实际过程。
1703272750
1703272751
(三)影响国际政治和国际事务
1703272752
1703272753
在当代,政党不仅仅是国内政治的重要因素,而且是国际政治中的重要力量。政党或政党联盟可以是国际政治的特定主体,政党之间的关系可以是国际关系的重要内容,政党可以在国际舞台上进行特定形式的政治活动,以实现和维护其所代表的阶级的利益。
1703272754
1703272755
在19世纪和20世纪上半叶,无产阶级的国际性政党组织如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一国际、第二国际、第三国际等都在组织国际无产阶级的政治斗争,维护国际无产阶级利益,推动人类进步和正义事业方面发挥过重大影响和作用。今天,除了无产阶级政党之外,第三世界的民族主义政党如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等也在国际政治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影响着国际政治的发展。
1703272756
1703272758
第八节 永恒的利益
1703272759
1703272760
我们经常会提及到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利益集团、眼前利益、长远利益等,同时利益分析法在政治学中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利益既是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又是政治学的研究工具。同时,人们所从事的一切活动,往往都与其自身利益密切相关。从事政治活动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也是如此。因此,利益成为了政治学永恒的研究对象。
1703272761
1703272762
一、利益的内涵和本质
1703272763
1703272764
简单地说,“利益”是在一定经济基础和社会关系中人的需要的满足。每一个人都有物质和精神各方面的需要以及满足需要的愿望,所以,“利益”在人类社会中无所不在,无处不有。“利益”也成为中西方思想史上古老的话题。
1703272765
1703272766
在我国的古代,最早对利益问题进行论述的是春秋时期的管仲。此后出现的儒法道等诸家,也都把利益问题作为自己研究和论述的重要内容。在西方,英文的利益“interest”一词来源于拉丁语“interesse”,原义为“夹在中间”,后来引申为在非报酬性的东西和事件中包含着某些报酬性的成分。亚当·斯密【9】提出了“经济人”的假设,把每一个人追求自己的利益看成是社会财富增长的动力。后来的一些西方经济学家提出了“理性人”的假设,他们认为,人类具有以推理和行为实现有目的之结果的能力,所以,人是有理性的。人们理性地选择和追求自己的利益是人类信仰和行为的属性,也是人类发展的根本所在。
1703272767
1703272768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利益形成过程是一个从人的需要到人的劳动再到社会关系的逻辑过程。利益起源于人的需要,满足需要的过程就是一个从事生产和结成社会关系的过程。所谓的利益,就是在一定生产基础上获得了社会内容和特征的需要。
1703272769
1703272770
二、利益的特点
1703272771
1703272772
根据人类历史发展的经验,人们利益的实现呈现出以下特点:
1703272773
1703272774
(1)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结合。利益的普遍性有两层含义:其一,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相关。如《史记》中所载:“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其二,人类社会每一事物的发展中都有人们自始至终的利益活动。利益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人们之间不同利益相互区别,各有特点。同时,同一利益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特性。人类社会的利益关系就是这种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1703272775
1703272776
(2)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结合。利益就其内容而言是客观的,人们追求利益的最大满足是客观的,这在任何社会中都是不变的。这就是利益的绝对性。利益的相对性指的是人们利益的实现是有条件的,利益是发展变化的。人们利益的实现和利益关系的调整就是在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结合中完成的。
[
上一页 ]
[ :1.70327272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