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3303554
1703303555
(29)BurtonDreben,2003,p.328。威廉.A.盖尔斯敦认为罗尔斯把民主,更准确地说是自由主义的宪政民主视为其理论的出发点,不去比较民主和其他政治体制的优劣高下,会让人们认为他陷入了一个辩论的假然概念模式(hypothetical-conceptual mode):如果我们接受民主,那么A,B,C……N就会成为我们的承诺。盖尔斯敦认为这是一种于理论和实践都不利的民主教条主义(democratic dogmatism)。我认为盖尔斯敦的这个批评在相当程度上是成立的,这不仅因为,如盖尔斯敦所说,政治哲学的传统任务——界定和捍卫政治组织形式之间的优劣差异——在今天仍然意义重大(参见威廉.A.盖尔斯敦,《自由多元主义》,佟德志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 05年,第5 8—61页),而且由于罗尔斯将理论的问题域严格限定在一个封闭的宪政民主社会中,也导致了他的整体论证方式有循环论证的嫌疑。更进一步的,罗尔斯的理论也无法正确和有效地阐明政治义务、正当性这些政治哲学的核心概念。
1703303556
1703303557
(30)Simmons,1999,p.758.
1703303558
1703303559
(31)Burt on D reben,2003,pp.328-329。虽然《政治自由主义》时期的罗尔斯将“自由主义的正当性”视为首要问题,但是罗尔斯试图回答的是自由主义理论内部关于正当性的争论,而不是比较自由民主制与其他政体之间的正当性。这一区分不能不察。
1703303560
1703303561
(32)Simon Cushing,“Justification,Legitimacy,and Social Embeddedness”,pp.20-221.
1703303562
1703303563
(33)同上书,p.20。
1703303564
1703303565
(34)Rawls,1996,p.276.
1703303566
1703303567
(35)Habermas,1996,pp.465-466,译文参考童世骏的中译本,三联书店2003年。
1703303568
1703303569
(36)参见童世骏在《在事实与规范之间》中译本中的注,第623页。
1703303570
1703303571
(37)沃尔泽,《正义诸领域》,译林出版社2002年,褚松燕译,第409页。
1703303572
1703303573
(38)Simmons,1979,p.115.
1703303574
1703303575
(39)Rawls,1996,p.144.
1703303576
1703303577
(40)罗杰·斯克拉顿《保守主义的含义》,王皖强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第38页。
1703303578
1703303579
(41)Alasdair MacIntyre,After Virtue(Nortre Dame,Indiana:University of Nortre Dame Press,1981),p.205.
1703303580
1703303581
(42)转引自慈继伟,《正义的两面》,第69页。
1703303582
1703303583
(43)威尔·金里卡、威尼·诺曼,《公民的回归:公民理论近作综述》,毛兴贵译,许纪霖主编,《共和、社群与公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36页。
1703303584
1703303585
(44)威尔·金里卡、威尼·诺曼,《公民的回归:公民理论近作综述》,毛兴贵译,许纪霖主编,《共和、社群与公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37页。
1703303586
1703303587
(45)Rawls,1996,p.428.
1703303588
1703303589
(46)同上。
1703303590
1703303591
(47)Rawls,1996,p.428.着重号为本书作者所加。
1703303592
1703303593
(48)同上。
1703303594
1703303595
(49)详细讨论参见本书第2章。
1703303596
1703303597
(50)Rawls,1996,p.421.
1703303598
1703303599
(51)Rawls,1996,p.429.
1703303600
1703303601
(52)B urton Dreben,2003,p.343.
1703303602
1703303603
(53)理查德·罗蒂,《罗蒂在中央党校演讲纪录》,网络资源www.c hi nes e-t hought.o rg。
[
上一页 ]
[ :1.70330355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