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3313423
[202]Essay,页241。
1703313424
1703313425
[203] Seneca,《一个廊下主义者的来信》,Letter 7,10。页43。
1703313426
1703313427
[204] Passmore,《人的完美性》,前揭,页195。
1703313428
1703313429
[205] Polybius,《罗马帝国的崛起》,前揭,6.8.,页308。更深入的讨论亦可参见Springborg,《西方的共和主义》,前揭,页66。
1703313430
1703313431
[206] Reesor,《早期和中期廊下派的政治理论》,前揭,页23。
1703313432
1703313433
[207] Machiavelli,《君主论》,1.2,页107。
1703313434
1703313435
[208] Montesquieu,Laws,1.8.5,pp.115—116.
1703313436
1703313437
[209]P.I.,页245。
1703313438
1703313439
[210]Essay,页248。
1703313440
1703313441
[211]History,页277—278、页294。
1703313442
1703313443
[212]Essay,页223。
1703313444
1703313445
[213] 这里的讨论有些混乱。弗格森似乎是在谴责阶级区分的体系,但在其他时候他又认为这不仅是自然的而且是有益的。
1703313446
1703313447
[214]Essay,页228。
1703313448
1703313449
[215] 但是弗格森小心地解释到,当且仅当偶尔地和暂时地沉浸在其中时,追求愉悦才是自然的。P.II.,页386。
1703313450
1703313451
[216]Essay,页248。
1703313452
1703313453
[217]Essay,页219。
1703313454
1703313455
1703313456
1703313457
1703313459
激情社会:亚当·弗格森的社会、政治和道德思想 第十一章 进步与衰退
1703313460
1703313461
弗格森的矛盾
1703313462
1703313463
弗格森在著作中始终试图向我们展现社会自然地、可预测地依照人的自然进步的倾向从“野蛮”状态向“文雅”状态前进。然而,尽管他坚持认为,进步是神圣计划所固有的,[1]商业阶段是这种进步“自然的”一步,但弗格森对进步还是有很大保留意见,特别是在“文雅”或商业阶段的发展方面。他告诫到,商业时代会带来国家灭亡的可能性,如果英国继续按照现在的道路走下去,它将注定遭遇与罗马相同的命运,即退化和衰落,并可能导致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彻底崩溃。弗格森对进步不吉利的批判似乎与整个自生自发秩序理念的乐观主义和神义论相矛盾。即使他称赞进步,他似乎也对其有所担忧,这使他的体系含糊不清,甚至出现断裂。
1703313464
1703313465
弗格森对堕落的担忧以及对商业时代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兴趣,并非是一般的进步历史之外次要和附带的关注,而是耗费了他相当的注意力。这种明显的悲观主义如何与弗格森将秩序解释成自我调节的,进步主义的甚至完美主义的兼容呢?下面的讨论试图用弗格森的神学术语化解这一难题。[2]
1703313466
1703313467
一、可能的解释
1703313468
1703313469
对于弗格森的历史编纂中存在的张力,有多种解释。例如,有人主张,弗格森的观点前后不一,自相矛盾,并且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变化。与之不同,可以通过将他的历史解读成末世论的,循环的或者轮回的而获得一条解释线索。
1703313470
1703313471
不只一位学者持有弗格森仅仅是自相矛盾的第一种观点,这很可以理解。[3]虽然弗格森[194]肯定存在矛盾之处,特别是与斯密或休谟相比,但是任何一位专业的哲学家如此持续地保持不一致似乎是不可能的,这需要专门解释。既然弗格森对进步持保留意见远非偶然为之,那么他疏于更为仔细地思考它们的含义似乎是不可能的。他也不大可能将未充分发展的观点送交出版,特别是在如此漫长的学术生涯中。
1703313472
[
上一页 ]
[ :1.70331342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