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3318580
与印度爆炸核弹同时,日本的民族主义电影《自尊》同样招致了中国人的愤怒。
1703318581
1703318582
从4月底到5月在日本全国一百五十家电影院上映的《自尊》,经过新闻及广告炒作,闹得纷纷扬扬。
1703318583
1703318584
《自尊》的首映式在东京繁华区银座的东映公司总部大楼电影厅进行。从大楼一层进入电梯,迎面一张《自尊》大幅海报。整个画面都是东条英机头像大特写。东条面色严峻,蓄短须,戴眼镜,行军礼。旁边一行大字杀气腾腾:“斗争仍未结束”。
1703318585
1703318586
《自尊》的广告词说,“东条对抗美国”,是“为了国家的荣誉”。
1703318587
1703318588
这部电影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1703318589
1703318590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之后,国际审判庭命令头号战犯东条英机投案。
1703318591
1703318592
东条在被逮捕当天自杀未遂,被关进监狱。
1703318593
1703318594
在狱中,东条写着口供。虽然他很苦恼,但他认为应该写下日本的真实情况。此时支持着他的信念是:“一个人即使面对死亡也不可剥夺的东西,就是尊严。”
1703318595
1703318596
在法庭审判东条时,法官、检察官、律师及证人互相矛盾,东条所提出的指控不能服人。影片竭力刻画中国等国的原告“浅薄无知”,“证据不足”,借此反衬出被告东条是“无辜”的。
1703318597
1703318598
影片中,律师为日本侵略者辩护说:“日本部分军队在中国进行的残酷事件的确令人遗憾,但是,不当的夸张达到了捏造的程度。日本从未做过像德国人迫害犹太人那样故意违反人道的事情。”
1703318599
1703318600
影片进而渲染南京大屠杀是“传闻”。
1703318601
1703318602
影片最后还演出美国检察官和东条辩论,表白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是出于“自卫”,是觉察到美国的威胁,被迫选择先下手为强的行动。
1703318603
1703318604
在审判中,“东条英机为尊严和真实做着努力的抗争”。
1703318605
1703318606
总之,影片意在说明,法庭判决东条死刑“缺乏公正”。
1703318607
1703318608
显然,这是一部为东条英机歌功颂德的电影,是一部为军国主义辩护的电影。
1703318609
1703318610
一位十九岁的观众看完电影说:我对东条英机的印象变了。过去只知道他是令人讨厌的人物,今后将改变看法。
1703318611
1703318612
当然,电影院外也有一些人举着横幅,抗议这部电影上映。他们说:如果不是史实,就不该制造这样的作品。
1703318613
1703318614
日本有识之士还组成“批判《自尊》之会”,该组织声明说:《自尊》歪曲历史,推卸侵略责任,是对日本国民希望和平的背叛。
1703318615
1703318616
为什么拍摄这样一部长二小时四十一分、耗资十六亿日元的电影呢?日本报纸的评论和中国学者的研究揭开了其中的奥秘。
1703318617
1703318618
从1991年下半年起,日本经济持续七年不景气,笼罩在愁云和恐慌之中。日本近代史表明,每逢这样的时刻,民族主义就容易抬头。就目前情况来看,民族主义思潮已经取代80年代以前占统治地位的和平主义思潮,处于主导地位。
1703318619
1703318620
标志是修宪论上升为主流。二战后的日本宪法有关于放弃武装的规定。50至70年代,绝大多数人反对修改宪法。而近期一项调查显示,有百分之五十二的人赞成修改宪法。这说明,和平主义退潮,民族主义兴起。
1703318621
1703318622
日本民族主义思潮有以下两个特征:
1703318623
1703318624
一是要求确立大国地位,重新建立武装,在国际上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1703318625
1703318626
二是回避或者掩盖战争罪行,混淆战争性质,模糊侵略者和被侵略者的界限。有些人甚至还想否认历史;彻底为战争翻案。
1703318627
1703318628
近些年来,“修改教科书”事件、政要人物“参拜靖国神社”事件、否认南京大屠杀事件以及“修宪”问题等等,背后都有民族主义明潮暗涌。《自尊》是最新的例证。
1703318629
[
上一页 ]
[ :1.7033185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