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3320134e+09
1703320134 《冲突》还谈到:如果中国的经济增长放慢,贫富差距扩大,腐败现象得不到治理,甚至出现其他意料之外的震荡,中国就很容易地“把各种问题归咎于外部世界,特别是美国”。
1703320135
1703320136 两位作者说,在中国领导层内部有一条强硬路线,把美国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视为头号敌人。中国对美国的态度有时是中国政治生活的中心,是北京时常发生的权力斗争中的一个因素。强硬分子利用民族主义的仇外来加强他们自己,使反美成为一个涉及国家尊严的问题。尽管邓小平一直主张对美友好,不赞成与美国对立,但在个别时候,邓小平也制止不了强硬分子。
1703320137
1703320138 该书说:1995年和1996年,中国发出了许多信号,表明它把美国视为精神上和实际上的敌人。“中国是在做这样的赌博:它能够为即将到来的中美冲突做好准备,尽管它在公开场合否认其最终目标。”
1703320139
1703320140 接着,两位作者分析了中国的军事力量,并就人权、最惠国待遇等问题批评了克林顿政府的对华政策。该书认为:克林顿对中国的态度太软,太容易退缩。这样就给中国发出了一个错误的信息,使中国认为,只要强硬到底,美国就会退让。“最重要的是,克林顿在人权问题上的软弱和退缩更有可能使今后必然发生冲突,而不是防止冲突。”
1703320141
1703320142 《冲突》一书批评了基辛格等力主对华友好的政治家,批评了美国工商界“放弃原则”为中国的利益也为自己赚钱而奔走。该书暗示基辛格等人从中国得到生意方面的照顾和巨大的好处。
1703320143
1703320144 作者明确地告诉人们:“同中国的激烈冲突不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在我们看来,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冲突将是中美关系最有可能呈现的情况。”
1703320145
1703320146 与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异曲同工的是,《冲突》一书的最后一章具体设想了中美两国发生冲突的细节。
1703320147
1703320148 两位美国记者预测的战争版本与亨廷顿的版本有很大区别。
1703320149
1703320150 由于亨廷顿以“文明的冲突”立论,所以他设想的战争是儒教的中国与伊斯兰世界结盟,与西方文明国家(美国为首,包括俄罗斯与印度)大规模开战。
1703320151
1703320152 而《冲突》一书主要是从中国自己的因素来预想中美之间冲突的发生与进展。
1703320153
1703320154 因此,战争不是从进攻越南开始,而是从遏制台湾独立开始。
1703320155
1703320156 《冲突》一书描述说,大体上在2004年左右,随着台湾独立倾向加强,大陆向台湾动武。首先用潜艇封锁台湾海峡。美国海军出动,在台湾海峡进行反潜演习,制止大陆的潜艇攻势。一年之后,中国用演习的方式动用空军力量,大批军用飞机轮番飞到台湾上空示威。接着,大陆动用大规模海军力量全面封锁台湾。台湾为了打破封锁而向大陆军舰开炮,激烈的战争爆发。大陆向台湾各地发射导弹,并空袭台湾。美国就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展开辩论。日本军事力量全面进入针对中国的战备,但并未参战。而俄罗斯却因为与中国大陆经济、军火贸易利益,站在中国大陆一边。
1703320157
1703320158 美国辩论结果是:“我们必须干涉。问题不是要不要干涉,而是如何干涉。另外,不管我们如何干涉,都有很大可能与中国直接交火。”“到那时,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都得介入。”
1703320159
1703320160 中美之战如何展开?书中没有给出答案。但是,在介绍美国辩论的各种意见时,却也以各方发言的方式,设想了与中国交战的各种措施及可能的后果。
1703320161
1703320162 上面介绍了一些火气冲冲的著作。
1703320163
1703320164 在美国,还有一种十分流行的理论说,在世界史上,每一个新兴强国的崛起,都带来过暴力冲突。比如古代的雅典和罗马,17世纪的法国,18世纪的英国,19和20世纪的德国,20世纪的日本和苏俄等等。这是因为,已有强国和新兴强国在利益规则、资源分配等方面存在许多矛盾,两方面的领导人往往只看到这种冲突,而看不到他们之间更深层次的共同利益。
1703320165
1703320166 除了这些著作和理论之外,再加上美国国会中一些议员对中国的猛烈批评,以及一些美国媒介对中国素有敌意的报道及评论,一时间,由于两国民族主义者特别是美国一些人的行为引起的偏激倾向连环上升,中美两国关系再度成为一 个问题。
1703320167
1703320168 中美关系向何处去?
1703320169
1703320170 这是摆在中美两国领导人和两国人民之间的重大问题,也是全世界都十分关注的重大问题。
1703320171
1703320172 战略伙伴关系:江泽民和克林顿互访成功
1703320173
1703320174 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正是在这样复杂的背景之下,于1997年10月26日开始了历史性的美国之旅。
1703320175
1703320176 这是一次高瞻远瞩、力挽颓势的重要访问。
1703320177
1703320178 在此之前,江泽民主席虽然与克林顿总统在各种国际交流场合曾有四次会见,但这次意义不同。这次是中国国家主席十二年来首次对美国进行正式国事访问。
1703320179
1703320180 中美两国近年来的一些波折,使两国国内一些人发生短视。天边涌起乌云,隐隐传来雷声。
1703320181
1703320182 中美两国,恩恩怨怨,长短交错,关系复杂,真可谓是“剪不断,理还乱”。好走极端的人也能从两国的波折当中为自己的主张找到充分的支持证据。
1703320183
[ 上一页 ]  [ :1.703320134e+09 ]  [ 下一页 ]